私募排排网最新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在运行的非结构化证券私募产品共1156只,根据最新公布净值,累计收益为负的产品有621只,占比为53.72%。也就是说超过50%的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从成立至今依然是亏损。其中,深国投·鑫鹏1期亏损高达71%。
在亏损的621只基金中,绝大部分为2010年和2011年成立的基金,数量分别高达251只和243只,占亏损基金总量的40%和39%。于2008年大熊市成立的基金相对表现较好,只有31只基金亏损。
从亏损的私募产品和同年度成立的基金对比情况来看,2010年和2011年亏损的基金占总量的比重非常高,相比之下2008年和2009年成立的基金亏损比重相对较低不到30%,而2007年成立的老基金仍然还有超过40%的基金处于面值以下。

从私募基金亏损的程度来看,亏损超过40%(含)的有14只,亏损超过20%(含)但低于40%的有111只,亏损超过5%(含)但低于20%的比例最高,达到334只,占比超过一半;亏损低于5%的有162只。
在亏损超过40%(含)的14只私募产品中,亏损最多的为深国投·鑫鹏1期,亏损幅度高达71.38%,深国投·时策1期、深国投·龙马、湖南信托·中国优质1号3只基金亏损超过50%,分别为59.19%、58.28%和53.53%,其余10只亏损幅度在40%-50%。
这些亏损超过40%的基金绝大多数成立于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仅有2只基金成立于2010年,分别为山东信托·首信英选1号和中融·天星2号。此外14只基金中有8只公司位于深圳,这些基金大多生不逢时,成立初期就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而一蹶不振。
在亏损超过20%(含)但低于40%的私募产品中,有20只亏损超过30%,91只亏损在20%-30%之间。在亏损超过30%的中,广东新价值旗下基金占据5席,分别为黄金优选二期的七、八、九和十号四只产品和兴业信托·新价值19期,其中亏损最多的为平安财富·黄金优选二期十号,达37.05%。
从621只累计亏损基金在今年的表现来看,获得正收益的仅有12只,收益最高的为中信信托·国弘2期,达10.67%,另外还有一只获得零收益,其余608只产品在2011年均亏损。
在这608只产品中,有21只亏损超过了30%,其中亏损最高的为深国投·时策1期,达47.96%。而广东新价值则有11只产品在本年度亏损超过30%,数量位居榜首。此外,亏损在20%-30%之间的也多达89只。
在亏损的基金中,剔除2011年新成立的243只产品,有204只2011年以前成立的产品亏损吞没掉之前年度的正收益,其中上海里成资产的中海·海洋之星2号——理成转子吞没程度最高,净吞没高达33.3%。
从这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和公募基金一样,私募基金也难逃“靠天吃饭”的命运。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