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中冶集团来讲可谓流年不利。集团子公司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被世界银行列入黑名单,禁止其未来3年参加世行合同竞标;集团投资4年的中冶恒通也被曝出累计亏损74亿,因而不得不易手他人。
10月13日,世界银行北京办事处的一位李姓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世行近些年对这种腐败行为抓得特别严,是总部专门设立的一个稽查队在负责,具体细节不会给出太多,而一旦抓住,世行和其他几家合作银行会实行联合制裁。”
中国一冶遭世行制裁
世界银行给中国一冶的罪名是欺诈,而同被处以3年禁入的土耳其公司Oztas Insaat则被认为是串谋投标。世界银行稽查队负责人Leonard McCarthy表示,如果公司肯配合调查合作,禁入期或许可以减少至两年。
根据世界银行的规定,该两例案件同样适用于世界银行集团的其他多边合作银行,根据2010年的协定,一冶集团和Oztas Insaat在禁入期内不能从非洲开发银行集团、亚洲开发银行、欧洲重建与发展银行、泛美开发银行取得任何项目,与此同时,中国一冶的禁入还适用于受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组织机构。
对于欺诈的内容和细节,世行方面并未详细透露,记者就此致电至一冶秘书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都是交由中冶集团的新闻发言人回答,而中冶集团及其下属的上市公司中国中冶公开的总机均无人接听,其官方网站对于受罚情况的说明显示:世行于2010年12月底对孟加拉摩哈卡利立交桥项目部分安装施工提出质疑并作出处罚,而一冶在今年1月和3月份先后两次提出申诉但均未被采纳。
据记者了解,这并非中国企业首次拿到世界银行罚单,在2009年1月,中国路桥集团、中建总公司、武夷实业及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分别被处以8年、6年、6年和5年的禁入,处罚均较之一冶更为严重。虽然世界银行融资项目在全球的份额很小,但其处罚在全球范围之内具有示范效应,犹如一张世界市场上的通缉令,将遭遇很大程度的信用和市场危机。而最严厉的惩罚是永久丧失世界银行融资项目资格,截至去年4月,拿到永久罚单的企业是72家。
分析人士认为,世界银行此举不但影响了一冶的海外扩张之路,其母公司中冶集团的名誉也大受影响,在参与新项目之时,中冶集团的各子公司乃至其他的央企都可能会招致更加严苛的审核。
投资中冶恒通巨亏74亿
10月11日,据新华社援引中冶集团最新财务数据显示:中冶集团自2007年投资河北唐山恒通后改名中冶恒通以来,累计亏损74.29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中冶集团对中冶恒通最初投入的注册资金10.72亿元,以及截至2011年8月31日中冶集团对中冶恒通借款本息余额63.57亿元,这个数字比此前报道的46亿还要大。
年初已传出中纪委开始介入公司的亏损调查,后在6、7月间,有大量消息指出中冶恒通因巨亏停产,首批裁员已超过600人。中冶恒通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011年8月末,中冶恒通资产总额为64.39亿元,其中流动资产7.53亿元,非流动资产56.86亿元;负债总计为87.16亿元,其中银行债务18.9亿元,欠中冶集团63.57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2.77亿元,原3750名员工目前只剩下742人。
有消息称,就该公司重组事宜,中冶集团与唐钢进行谈判但未能达成一致,后又与港中旅洽谈重组事宜,把所有债务免除后将所有资产负债无偿划转至港中旅集团。如果重组不成功将实施破产,中冶集团的损失将进一步扩大超过80个亿。
回复该发言
流年不利的中冶
2 回复:流年不利的中冶
黑乎乎百分点2011-10-16 21:02:29 发表
巨亏触目惊心之余,中冶恒通的处置还涉及到中冶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中冶的上市承诺:2009年9月,中国中冶上市时,基于中冶恒通的土地、房屋等资产权属存在法律瑕疵,且该公司的实际经营业务、主要产品和股份公司不存在实质性同业竞争,所以中冶集团在重组改制设立股份公司时,未将中冶恒通纳入上市公司,并在招股书中承诺,中国中冶上市后的24个月内,拟通过转让所持该公司股权等方式予以处置。
目前大限已至,资产处置又有何最新进展?记者拨通了中冶恒通的销售部试图了解最新运营状况和重组动态,公司的一位女士表示不清楚便匆匆挂上了电话。而唐钢集团对外宣传部的孙主任则告诉记者:我们在尽我们的努力去公司的各个部门了解,反馈的结果是公开可查的,确实没有这回事,我们也觉得比较奇怪。如果确实有这种意向和举措,我们一定会公布出来。
据媒体披露的一份港中旅委托所做的尽职审查文件副本称,中冶恒通存在产量不符及资产重大减值等问题,且由于没有取得投资项目的立项批准文件,以及主要资产无发票等等,若港中旅接管中冶恒通后,或需要负担不容忽视的潜在支出。而中国中冶董秘康承业在对媒体的书面回应中表示,亏损对集团上市公司并无实质性影响。
回复该发言
目前大限已至,资产处置又有何最新进展?记者拨通了中冶恒通的销售部试图了解最新运营状况和重组动态,公司的一位女士表示不清楚便匆匆挂上了电话。而唐钢集团对外宣传部的孙主任则告诉记者:我们在尽我们的努力去公司的各个部门了解,反馈的结果是公开可查的,确实没有这回事,我们也觉得比较奇怪。如果确实有这种意向和举措,我们一定会公布出来。
据媒体披露的一份港中旅委托所做的尽职审查文件副本称,中冶恒通存在产量不符及资产重大减值等问题,且由于没有取得投资项目的立项批准文件,以及主要资产无发票等等,若港中旅接管中冶恒通后,或需要负担不容忽视的潜在支出。而中国中冶董秘康承业在对媒体的书面回应中表示,亏损对集团上市公司并无实质性影响。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