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公园鬼屋“清宫残异录”,靓女吓到失晒声

海洋公园今年最值得期待“3D恶魔潜行”幽闭密室,“3D鬼”恐怖升级
近几年,“洋节”在国内越来越流行,其中,大众参与度最高的,除了年底的圣诞节,就数10月底以“鬼”为噱头的万圣节了。

海洋公园主席盛智文与哈啰喂共和国首相Lady 鬼鬼林莉在鬼屋前合照
早在国庆前,升格为“哈啰喂共和国”的香港“海洋公园十月全城哈罗喂”已经正式开启,据悉,这是香港最早创立的本土万圣节景点,今年已是第十一届,规模更加宏大。除此之外,十月的香港还有数个以“鬼”为名的景点和活动,可谓满街皆是“哗鬼”氛围。

身着万圣节服装的儿童在纽约街头欢度万圣节
鬼文化有别:
西方向左 东方向右
“鬼文化”向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封神榜》、《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红楼梦》等古典名著中,鬼的形象多变,妙不可言。而中西方的鬼文化,各自有其衍生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在出游"撞鬼"之前,不妨先看看那些有趣的鬼文化。
1 西方鬼文化:
全民狂欢与“万人迷”吸血鬼
代表国家:欧洲
关键事物:南瓜头、女巫、吸血鬼
普遍的看法认为,东方的鬼神文化要比西方更加古老、更成体系,然而谁也不能否认,在今天,西方的鬼文化似乎更有魅力和影响力,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西方的万圣节几乎能在全世界各个角落找到拥趸。

加拿大多伦多"僵尸"大游行活动中的狂欢者
在有关万圣节起源的众多版本中,流传度最高的,是说万圣节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当时这几处的人们统称德鲁伊特人,他们的新年在11月1日,而在新年前夜10月31日,年轻人就会戴着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后来演变成南瓜灯)游走于村落间,这样做的初衷,既是为了驱赶恶鬼,也有赞美秋天、庆祝丰收之意。
如今,全欧洲的人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吓唬彼此的好机会,各种庆祝活动此起彼伏。譬如,每年万圣节前夜前的一周,加拿大多伦多都会举办"僵尸"大游行活动,上千名狂欢者把自己装扮成怪诞、恐怖的鬼怪造型游街;在纽约,10月31日这一天,孩子们会身穿万圣节服装,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走家串户向大人索要糖果……场面温馨热闹。西方鬼文化的传承,俨然已经成了一种流行的节日,全民的狂欢。
代表景点:
在西方有关鬼怪的传说中,基本上离不开南瓜头、女巫、吸血鬼等几大元素,其中又以吸血鬼最受欢迎。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