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需要欧内斯特—海明威,历史需要《老人与海》!”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颁奖辞中,有这么一句。

经典回顾(13):2000年全明星扣篮大赛卡特封王 卡特演绎“飞龙在天”
二战后的欧美,一边是重振的经济,一边是不可遏止的精神迷惘,过往如同噩梦,而前路消极未知,幻灭感油然而生,于是吸毒、酗酒、散混,渐成潮流。
就在这当儿,一部中篇小说适时地给“迷惘的一代”抽过来一记响亮的耳光——既然连续84天都没打到过鱼的老头,都有信心在第85天出海并且成功抓住一只比船还大的马林鱼,那么谁有资格放弃生活的信念和勇气,前提是——你必须像那位叫做圣地亚哥的老人那样,“梦里常常见到狮子。”
乔丹宣布退役,随即联盟停摆,2000年前后的NBA,同样陷入浩劫后的迷惘。忧心忡忡的大卫—斯特恩,需要一个历史性的硬汉,以及历史性的作为,给予这个联盟,这个联盟的球迷,以硬邦邦的信心提振。
庆幸的是,斯特恩和球迷们,并没有等待太久。
1
2000年2月12日晚,加利福利亚洲奥克兰市,NBA第49届全明星周末的扣篮大赛开场。
由于停摆,扣篮大赛已经停办了两年。即便没有停赛,恐怕很多人也并提不起多少兴趣来。这项在1976年的ABA率先开创的以单纯取悦球迷的表演,经过1980年代的繁花盛开,至1990年代中期山穷水尽,就像小沈阳的段子,总是那么几个,难免要招人腻歪,何况这年头观众真的不太好伺候了。
在整个1990年代,扣篮大赛上拿得出手的,也只有科比了,而且还是沾了向乔丹致敬的光。其余时间,人们只能怀念流光溢彩的1980年代,怀念J博士、飞人、人类电影精华、滑翔机……
但是斯特恩还是决定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年头恢复这项比赛。一个叫做文斯—卡特的1998年5号秀给了老爷子足够的信心,每一周,甚至每一场比赛,都有这小伙子的扣篮入选集锦。更何况——1.98米的身高,北卡大的背景,得分后卫的位置,和当年的乔丹何其相似。
假如,假如,卡特参加扣篮大赛,科比也来捧场,那么不但扣篮大赛将重现1988年乔丹vs威尔金斯的盛景,整个联盟都将被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很可惜,科比拂逆了联盟的邀约——入行三年半的他对这种马戏团的把戏已经没有半点兴致,除了总冠军。
然而,那一届的扣篮大赛,依然是我们记忆中的瑰宝。卡特一个人,用5次扣篮,足以让那个奥克兰之夜熠熠生辉,溢满梦幻色彩。
2
和卡特一同参加的,有他的远房表弟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微博),还有斯蒂夫—弗朗西斯、杰里—斯塔克豪斯、拉里—休斯和里基—戴维斯。
卡特的呼声自然最高。开赛前,伊赛亚说,“我不认为有人可以比文斯更擅长这门手艺,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他的扣篮,比起迈克尔、多米尼克的究竟怎样。”
这句话算是提前对当晚发生的一切盖棺定论,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了卡特一个人身上。其余5位的扣篮,无论多好,难免被忽略,无论多糗,同样被忽略。
所以,我们几乎忘了,休斯的两个扣篮分别只拿到了30分,铁定是扣篮大赛历史上最丢人的一位了。而斯塔克豪斯也在用眼神以及喋喋不休,告诉所有人他并没有获得应该有的尊重,尽管他同样来自北卡,同样身高1.98米,但是谁在乎呢?!
戴维斯的扣篮也是平庸至极,这三位年纪稍长的“酱油客”在初赛中被淘汰。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