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私宅”竟然可以拿到“复工”批文
陈先生向记者举报的在建“私宅”,坐落于琼州大道那梅立交桥旁,已经盖至第四层。接到举报后,记者来到该工地旁边的“项目部”。一名工作人员说:“楼一盖好就对外销售。”

中山南路的这栋在建私宅也“复工”
记者看到“项目部”的墙上贴着一张“管理人员通讯录”,上面写着该项目工程名称为“绿佳园公寓”。“建设工程复工公示牌”批文也挂在项目部的墙上,批文上标的工程名称是“私宅”,规划、施工审批单位是原琼山县建设委员会,复工审批单位是海口市琼山区住建局,核发时间为2011年6月15日。建设单位列了三个自然人,建设规模为1栋12层框架结构,共11860平方米。

那梅立交桥旁的在建私宅“复工”批文
“原琼山县建设委员会当年批的工程,按时间算起来也有十几年了,现在还能‘复工’?”陈先生对琼山区住建局给该工程核发的“批文”感到十分不解。随后,记者走访该工地周围的居民后得到证实,该楼是今年才盖的。
“复工”批文由琼山区住建局今年核发
根据调查的情况,记者联系了琼山区城管大队相关执法人员,但被告知,该在建楼盘有“复工”手续,他们无法查处。随后,记者到琼山区住建局核实情况。

海口市住建局签发的复函
琼山区住建局副局长陈泽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被举报建筑的确有该局核发的复工手续。当记者要求查看备案手续时,陈泽奇表示,管理材料的工作人员外出培训,等其上班再与记者联系。
10月17日,记者再次到琼山区住建局。该局分管备案材料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出示了核发的复工批文并表示,今年以来,该局给辖区施工项目核发了“复工”批文确切的数字是12宗(给记者查看的档案只有9宗),其中2宗为私宅,分别是陈先生反映的那栋那梅立交桥旁的楼房及府城中山南路加油站旁边的一栋在建私宅。
项目是原琼山建委或琼山建设局报建
当日,琼山区住建局副局长陈泽奇向记者表示,这些复工的项目都是原琼山县建委或琼山市建设局报建的,但2002年底“海口、琼山两市”合并后,海口住建局不接收原琼山县建委或琼山市建设局的档案材料,所以材料一直未移交。
“后来有公司及个人反映以前报建过的工程能否续建。”陈泽奇说,2009年,该局根据诉求也发过一些复工批文,但有人提出异议后,这项工作被叫停,发出去的复工批文也全部作废。今年,同样诉求的声音再次响起,该局针对此事向海口住建局去函咨询,最后,海口市住建局同意了该局的做法。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