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成交低迷,尚未形成降价通道

有迹象表明,现阶段深圳楼市已经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图为近日购房者在一楼盘模型前驻足观望。 深圳商报记者 姜志强 摄
自2010年1月“国11条”颁布以来,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已有一年又10个月。多位业内人士昨日向记者表示,当前市场成交低迷,价格僵持,深圳楼市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
楼市深度调整特征明显
市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锋博士表示,现阶段深圳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深度调控阶段,其两大特征十分明显:一是价格僵持,且有明显回落迹象;二是销售低迷,观望气氛浓厚。
数据显示,今年1~9月,深圳新房价格一直维持在每平方米2万元左右,没有太大的变化。楼市交易量明显回落,市场成交极为清淡,这一点尤其是二手房表现得更为明显。市房地产信息系统的统计表明,与今年前7个月的平均水平相比,8月份和9月份,全市二手房月均成交量大幅下降75%。新房成交也是如此,今年头9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达25%。而国庆长假期间,全市新房成交更只有去年同期的一成。
下降通道形成言之过早
深度调整之下,业内所普遍认为的楼市下降通道是否已经形成?多位人士昨日向记者表示,在现阶段作出这一判断还为时过早。
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有三点理由可以表明深圳楼市并没有进入下降通道:第一,从供应量上看,目前深圳市场上现存约为300万平方米。对于深圳来说,这一数字不小,但也不算大,市场对它进行消化并不十分困难。第二,现阶段开发商的资金链还没有紧张到引发房价大幅下跌的程度。第三,深圳的刚性需求已经压抑了很长时间,今年秋交会上也没能得到释放。“这一点,将会逼出一些豁出去的消费者去购房。在此情形下,开发商也不必一定要采取大幅度降价销售的策略。”
王锋表示,现在还不能认为楼市下降通道已经形成。自去年开始的新一轮宏观调控以来,时间已经长达一年零10个月,但是深圳的房价并却未像2007和2008年那样出现大幅波动。楼市下降通道是否能够形成,将要取决于开发商抗风险的能力。
开发商抗风险能力强
那么,在目前的形势下,开发商的抗风险能力怎么样?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深圳的主流发展商并不需要太多的降价即能实现自己的销售目标。
万科董事会秘书谭华杰表示,随着政策效果的显现,市场成交速度持续放缓,国内主要城市存货积累逐渐增加,买方市场的特征日益明显。他说,万科一直采取积极促进销售的原则,在上半年市场整体推盘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万科有意加大了推盘力度,尤其6月份时有过一轮较大的推盘。截至9月底,万科今年以来的销售额已达到970.8亿元,根据已经签约的情况,10月份万科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没有问题。
金地集团昨日发布公告称,9月份公司实现签约面积3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7.6%。签约金额37.8亿元,同比减少36%。但是,1月~9月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面积14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6%,累计签约金额197.3亿元,同比增长28.4%。
招商地产今年上半年实现认购金额120亿元,与去年全年合同销售额146亿元仅一步之遥。安信证券认为,公司实现全年200亿元的销售目标可以期待。
王锋认为,在这一轮楼市调控中,显示了经过2008年的洗礼,深圳主流开发商总体实力比较雄厚,抗风险能力已经大大增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