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样年集团总裁 潘军
15岁,正值青春的花样年华。
15年光景,花样年已然成为中国地产最具有艺术气质的开发商。目前,花样年已经完成了今年九成的销售目标,这在房地产严控下的2011年,已属奇迹。
忽闻岸上踏歌声。11月12日的姜育恒“我和我的朋友们”演唱会上,将为人们揭开“地产界最会唱歌的人,唱歌界最会做地产的人”——花样年掌门人潘军的另一个侧面。届时,潘军和姜育恒同台演唱。
15年地产生涯的踏歌而行,潘军是如何行来的?寻声访迹,记者专程采访了他。
有可能出音乐专辑
记者:在姜育恒演唱会上,你将和姜育恒同台演唱一首歌?
潘军:一个偶然的机缘,我认识了姜育恒,并且拜师姜育恒。姜育恒教会了我唱歌精髓,那就是——用心、用情,就像在和朋友面对面地诉说一样。此次姜育恒的新专辑《我和我的朋友》里,有一首歌由我们共同演绎,11月12日的姜育恒演唱会上,我们将同台共唱。
记者:从2006年开始的“发现幸福之旅”已经走到第五个年头,每年都成功推出一位艺术家。听说这个策划出自你手,当时的初衷是什么?你怎样看待幸福?
潘军:我在当时意识到,2006年开始往后的这十年,将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十年。此时花样年在历经十年发展之后,亦在酝酿蜕变。何不通过某种艺术方式来记录这非同寻常的十年,一来为花样年的企业文化添彩,二来为后人留下一段精彩的历史。这就是“发现幸福之旅”出炉的初衷。
幸福其实是一种态度,而每个人对幸福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对于花样年来说,干好一件事情,盖好一套房子,包括把一个小区管理好,我们公司的员工过好自己的每一天,都是一种幸福。
15年的舍与得
记者:花样年己经走过15个年头,你如何总结这15年的历程?
潘军:花样年一路走来,应该说一直没有产生过大的偏离。在这个过程当中,当然会有一些小的舍得,比如说,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小产品的研发方法,比如说去年年底,把星彦卖给了思源。星彦是我一手创办的,对我而言,就像是在“嫁女儿”。可是我要这么做,因为我觉得由于自己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资源,造成了我的高管团队丧失了一些斗志,所以当时我就说,我要更严格地要求自己,集中精力搭建更多的专业平台,但这种个人的兴趣有时候会面临放弃,必须放弃很多小的爱好,所以会很舍不得,但就像我为了唱歌就不能抽烟一样,想得到一些东西就必须得放弃另外一些东西。
“我们要上大学了”
记者:你对集团未来的规划是怎样?
潘军:15岁刚好是个年轻人,这个时候对于未来充满了幻想。现在我们确实处于展望未来、改变模式的时候。对于未来,我们希望通过对于自己核心能力的打造,提升打造有趣味体验空间的核心能力,在规模上有所提升。
就像我们要上大学了,15岁的年轻人要考虑未来了。我们将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化成为多元化、补充性的运营机制,成为一家相关产品多元化和现金流稳定化的全国性集团企业,会越来越关注一些具有持续性稳定现金流供应的产品,如商业地产、养老地产等等。
在房地产开发规模上,希望每年有30%~50%的增长。5年内,希望我们的商业面积能够超过150万平方米,酒店达到接近20座,会有五六间养老院,并且这些产品并非孤立的,应该相互支持。
生活就要“玩花样”
记者:商业地产现阶段特别火,近期北京、武汉、青岛等地都推出了非住宅房产税等政策,是否预示着商业地产的火热也会导致调控政策的出台?你怎样看待商业地产未来的走势?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