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4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22日发表社论说,在经济世界层出不穷的问题里,中国大陆正面临如何扶持中小企业的问题。这方面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发展策略、发展措施,很值得借镜,也可以是今后两岸合作的一个新领域,甚至可以提到两岸产业合作的平台上。同时由于大陆中小企业正面临结构性的问题,两岸在这方面应可架构出标本兼治的方案。
文章摘编如下:
在经济世界层出不穷的问题里,中国大陆正面临如何扶持中小企业的问题。这方面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发展策略、发展措施,很值得借镜,也可以是今后两岸合作的一个新领域,甚至可以提到两岸产业合作的平台上。同时由于大陆中小企业正面临结构性的问题,两岸在这方面应可架构出标本兼治的方案。
大陆最近密集关注中小企业,进一步推出金融与财政政策。这些财金政策都有具体针对性,更是金融海啸后,各级领导经过许多调研所汇集的结论。在这波抗金融海啸的作战中,大陆至今表现良好,要说还有待考验的地方,目前则聚焦如何救中小企的问题。
除了市场因素外,中小企业在竞争生产要素上处于不利地位;其中尤以资金最为显著,这也是许多经济体会有中小企业融资体制建置的道理,包括对中小企信用增强的措施,譬如信用保证制度的设立与推广。事实上,保证制度原本是一种保险机制,是有费用成本的,如果不能朝政策性、强制性方向规划,那么企业将难以吸收本项费用成本。这项业务如果以特许形式发放执照,结果不是经营变调,就是经营亏损无以为继。这些都是包括台湾在内有过的经验。
此外,为了校正市场对中小企的不利,国务院常务会议所采的六项金融措施,大多是以指标来引导资金流入中小企,若能善加利用,应有成效。例如对微型企业贷款的比例,既可以订定下限的要求,也可以有达标以上的奖励。最佳的奖励手段就是特许证照的发给,这对金融服务尚有不足的大陆市场而言,应有挥洒空间,若能安排台资金融机构准入的设计,其综效更大。
如果能够把对微型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与发展机制建立起来,将是中小企融资问题的治本作法,也是可以向台湾取经的地方。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