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新房,二手房也正面临滞销和越来越高的库存积压压力,部分急于出售的业主正面临降价压力。
据链家地产统计,由于受限购和整个宏观政策的影响,今年北京二手房市场新增房客源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目前每月房源新增量大约在1.5-2万套左右。与去年相比大约下降了15%。而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二手房共网签93928套,仅为去年成交的65%,降幅为35%。这意味着,房源挂牌的下降速度要比房源消化速度慢130%,在售房源积压量正进一步增高,已经攀升到13.5万套。按照当前月均0.85万套的消化速度来看,在未来不增加新房源的情况下,大约需要15个月消化完成。
从区域角度来看,二手房可售房源集中的区域主要为朝阳、海淀、丰台区,尤其是朝阳区滞销房源占比大约是30%,这三个区域一直都是传统的成交热点区域,此外,昌平、大兴、西城区(含宣武区)、通州、等区域滞销房源占比相对较高。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表示,从未来销售难度及业主心理压力上看,率先面对滞销难题的主要是位于郊区的通州、大兴区,因为这两个区的二手房房源潜在消化能力不强,租赁需求也较弱。
据统计,目前大兴和通州区目前新房的库存量分别为12764套、18637套,仅次于朝阳区新房库存量。但与新房相比,这两个区域二手房优势并不突出,因此其销售压力将会更加明显。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