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房产讯北京市住建委发布的《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外省市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能提供相应证明且本市均无住房的人员”可以申请公租房,但相关标准并未公布。因此业内人士担心《通知》虽然为外地人留出空间,但可能无法执行。
据悉,《通知》虽有意向外地人放开了申请公租房的一个缺口,但对于“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等相关细则并未作出明确规定,而是下放到各区制定。但由于各区县人口分布等情况不一,可能实行标准也会不一致,因而出现不均衡情况。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显示,来京工作的外省人员多聚集在城八区和近郊。而能提供“连续稳定工作”年限社保证明的多集中在城八区,但这些区域也是房产资源最为紧张、租房需求最为旺盛的区域,因此如何建立相应的分配机制将面临考验。业内人士担心,外地人虽然有申请公租房的机会,但很可能又被高标准排除在外。
“买房吧钱不够,申请保障房吧工资又显得高了”,已经在北京工作5年多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周围很多朋友像她一样属于“夹心层”,只能租房住。
据链家地产统计,今年1-9月以来租赁市场外地租客占比达到65%。每年租赁市场上至少70余万套的房源被外地人消化。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对于外地人连续工作年限的设定很可能设定为3到5年,但此类人群的收入情况要好于来京时间较短却更需要租房的人,而且其中大部分人的收入应该高于公租房的要求标准。不过,从长期看,由于公租房能有效缓解租赁压力,从而让外地来京工作者间接受益。
廉租房和公租房申请标准
家庭人均使用面积
三口家庭年收入
四口家庭年收入
廉租房
7.5-10
0.9-1.2万
公租房
15以下
10万以下
13万以下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