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热仍在持续,其中多数人是为了子女而移民 河南商报记者 王棣/摄
“冲出去”的人感叹生活美好:国外有免费教育、丰厚的社会福利、优美的生活环境……
回归的人也越来越多:国内多方面环境的改善,根文化情结,新的投资热土
果子成熟了,奔着果子而去,就能摘到果子吗?
为着心中的一些理想而移民,确定能够得偿所愿吗?
河南商报报道 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移民到异国他乡,万千华人的希望和梦想是否照进了现实?
目的
移民,为了孩子快乐长大
按招商银行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58%的富人移民是为子女教育。
郑州抱此想法的移民占了多少?
郑州枫华海外发展咨询有限公司咨询顾问邹川这三年的观察是:通过该公司移民的基本都是有钱人,为孩子教育而移民的约占80%。
郑州某公司总经理赵军就是为了孩子教育而办理移民的。
赵军说,10年前,他妹妹全家移民到了加拿大。如今,妹妹的女儿正就读于多伦多大学。这所大学对外称:如果我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而多年国外读书经历,外甥女出落得“单纯、美好,有自然的芬芳”。“孩子的性格和未来的教育,实在非常吸引我。”
赵军还谈到了他对国内教育的担忧,“互联网上,有网友总结国内教育一片‘失’,幼儿教育失范、义务教育失衡、社会教育失态……这些东西,不好确定多少真多少假,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校园拼爹厉害,风气不太好。”
除此之外,赵军不希望孩子为了考试而学习,因为学习而苦恼。
《三联生活周刊》一篇文章中,刘太太的移民理由让赵军深有同感:“我宁愿把他送到英国去。我也不指望他能上牛津、剑桥,我就是希望他能回到我小时候那样子——上下学自己去,走几条马路就到学校,遇见陌生人也不害怕,不用家长去接,路上没那么多汽车,汽车知道避让行人,不用给老师送礼拍马屁,就这么简单。”
赵军的计划是,等儿子初中毕业,马上送到国外读书——最终,像他的外甥女那样,快乐地生活,进入一所好大学。
感触
生活挺美好的,真的
和赵军不同,目前生活在澳大利亚南部城市阿德雷德市的吴凯一家,是出于经商目的而移民的,目前她的丈夫在当地做工程装饰生意。
吴凯说,在澳大利亚,从孩子出生至6岁,政府每两周会给予数百澳元的奶粉补贴,还有数百澳元的“家长看护金”。
她说,孩子上学后,从幼儿园到高中,享受的是免费教育,早餐和午饭学校也免费供应。具体到上大学,澳大利亚提供无息贷款,参加工作后按工资比例逐渐扣除。
澳大利亚丰厚的社会福利,也是吸引吴凯夫妇移民的原因之一。
比如,居民看病免费,出院时签字即可。对于低收入家庭,政府会给予交通、水电气补贴。如果没工作,政府会每两周发450澳元的补贴……
吴凯相当喜欢她家的私家花园,常常会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鸟儿出没;走在路上,会经常与袋鼠、袋熊不期而遇,“生活挺美好的,真的。”
和吴凯不同,去年年底一家四口全部移民到加拿大的张伟正在为生活奔波。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