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关注与研究民国时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从蔡元培到胡适》《陈寅恪与傅斯年》《南渡北归》三部曲等作品。
傅氏一上任,就将与之共同筹办研究所的原北大同窗、史学家顾颉刚一脚蹬出
圈外,另起炉灶选拔人才,并把目光投向了声名显赫,威震天下儒林的清华国学研究院
1928年10月14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正式宣告成立,所址设在广州东山柏园。“五四运动”著名北大学生领袖、留学欧洲七载、时为中山大学文学院长的傅斯年(字孟真)辞去教职,应聘出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氏一上任,就将与之共同筹办研究所的原北大同窗、史学家顾颉刚一脚蹬出圈外,另起炉灶选拔人才,并把目光投向了声名显赫,威震天下儒林的清华国学研究院。
此时清华国学院五位导师中的王国维已跳颐和园昆明湖自尽,梁启超因被协和医院孟浪的医生“错割了腰子”(将好肾割掉,留了一只坏肾),生命之灯即将熄灭。年轻的赵元任正准备出国讲学,李济的心思仍放在田野发掘和器物整理研究上,只有一个陈寅恪在勉力苦撑,整个研究院已成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之势。
傅斯年趁此机会,凭着自己非凡的人脉背景和满身霸气,迅速向陈寅恪、赵元任“二大”伸出了橄榄枝,对方很快做出回应,表示愿意接受傅的聘请,分别出任史语所下设的历史组和语言组主任。
待搞定“二大”之后,像当年清华国学院成立之初,暴得大名的胡适没敢忽视王国维、梁启超这两座文化昆仑的存在一样,心中窃喜的傅斯年,同样没敢忽视另一位讲师衔的导师李济的存在。
尽管傅、李二人同庚,都是盛极一时的“海龟”,但傅斯年是北大国学门出身,留学地点是英国伦敦大学与德国柏林大学,七年时间没有得到一张文凭。李济则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且归国后开创了田野考古发掘的先河,声誉日隆,学界为之瞩目。鉴于这种现实的存在,继陈寅恪、赵元任之后,傅斯年以极大的热情与真诚准备邀请李济加盟这一阵营。
1928年初冬,刚从国外访学归来的李济自香港下船后,于中山大学访友时与傅斯年不期而遇。这是傅、李二人人生旅途中首次相见,却一见如故。
傅对李说:在此之前,自己在中山大学与顾颉刚等人办了一个语言历史研究所,现在又办一个历史语言研究所,名称倒过来了,该所隶属于蔡元培为院长的中央研究院。原来在中大办的研究所聘请的都是土学者,现在全部或大部分要改为“海龟”,并且要以欧美派的西洋“海龟”为主,留学日本等地半土不洋的“海龟”不值一哂,目前已聘请了陈寅恪与赵元任两位大字号“海龟”,希望李济能鼎力相助,并出任第三组---考古组主任云云。
李济听罢,很是高兴,从事新式的专职田野考古工作一直是他的梦想,现在有这样一个能实现梦想的地方,当然是件令人愉快的事。
这种愉快,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正如李济后来在回忆中所言:“我感觉陈寅恪和赵元任先生都已答应他参加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工作,分别主持历史组和语言组,现在要我来主持考古组,地位和他们平等,而我的年纪比较轻,这使我感觉到很大的荣幸。在学术上,傅先生可以说是给我一个很好的待遇。”
从这几句简短话语透出的信息推断,是否李济此前已感到自己在清华没有被列入“四大”的尴尬,而为这次与陈、赵二人同时被列为“三大”而庆幸?但无论作何考虑,李济的心是被说动了,他决定辞去清华和弗利尔艺术馆的本兼各职,加盟史语所并集中全力主持考古组工作。自此,清华国学研究院残存的三位导师尽数归入傅斯年高举的大旗之下。
那一年,傅斯年33岁,李济33岁,赵元任37岁,陈寅恪38岁。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