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孤儿成长救助项目 请点击献爱心:“孤儿成长救助”
全 称:孤儿成长救助项目
发 起: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项目推出背景: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瞬间房倒屋塌,数千人遇难,一些孩子成了孤儿。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从地震废墟中接出百余名孤儿,在浙江新湖集团的大力协助下,推出“百名孤儿成长救助”项目,肩负起把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抚养到18岁的社会职责。
孤儿是少年儿童弱势群体中需要给予更多关爱的群体,因贫、因病、因灾、因祸造成的孤儿,其生活与教育,心灵与健康都处在母爱和家庭亲情的缺失中,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对孤儿救助的许多政策,但很多边远贫困地区受各种条件原因的限制影响,仍然有一些孩子覆盖不到,需要各类慈善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予以有效补充。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是2010年成立的具有民间性质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将孤儿救助列为五种救助对象的首位。
项目说明:
项目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地震发生之后,我们立即对玉树孤儿进行救助。2010年5月至6月底,我们先后接来145名玉树孤儿汇聚北京,参加了玉树儿童北京休养营活动,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情感抚慰、参观游览和文化课补习。经过如同相亲相爱一家人般的关爱,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笑容又重新回到他们的脸上。
第二阶段 完成了为期三个月的短期休养计划后,救助工作转为长期妥善安置。在参加北京休养营的玉树孤儿中,有一部分儿童根据本人意愿,送回玉树。其余孤儿,根据本人及其亲属的意见,按其年龄和文化程度,将他们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部分,分别安置在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班;安徽蚌埠市美佛儿国际学校小学班;北京市北大附属实验中学初中班、高中班读书。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对这些孤儿所需的生活费、学杂费以及寒暑假期间探亲的费用等均作了妥善安排。
第三阶段 中华儿慈会为了把这些孤儿培养成国家有用人才,承担着家长的责任,不仅解决他们吃饭、读书的需求,而且对孩子们的进行亲情、情商培养。2011年4月,在纪念玉树地震一周年活动中,我们推出了对玉树孤儿的认养、助养计划,得到社会各界的热情响应。经过慎重遴选,在短短半个月时间中,小学生就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全部被爱心家庭接回家过节。初中学生的认养、助养工作目前也在进行当中。有了爱心家庭一对一的深情关爱,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内心深处的幸福感得到提升,自信心也大大提高了。
项目需求: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