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学生走过获得研招资格的北京城市学院
齐鲁晚报讯 北京城市学院等5所民办高校,首度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引起不小的波澜。民办高校涉足专业硕士培养领域,将对高等教育格局带来何种影响?教育部批准民办高校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背后有何寓意?申办专业硕士,是否会成为民办高校未来提升办学层次的发展路径?
民校升研 “打破垄断才有优质产品”
“热烈庆祝我校升研成功”———20日,在北京城市学院主校区教学楼前,十个大字无声地传递着这所民办高校的骄傲和喜悦。“最近几乎天天接待媒体来访。”该校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说。
作为首批获批培养专业硕士的民办高校,北京城市学院已建校27年,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民办高校676所,招生146.74万人,在校生476.68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高校本专科招生总数、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8.6%、22%和21.3%。
兴奋的声音不仅仅来自民办高校自身。
“唯有打破垄断,才有优质产品啊!各行各业都同此理。”获悉民办高校也可以培养专业硕士后,网友“30”在博客上第一时间转发了这条消息并评论。
记者采访的高教研究专家普遍认为,首批5所民办高校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民办教育的发展以及推进教育公平均有重要意义。
“与西方一些国家拥有一批历史悠久的一流私立大学不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短,就像大树和它下面生长的灌木丛,在高大树木的遮掩下,灌木丛先天条件有限,它想发展起来与前者一争高下,存在很多困难。”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业这样评价道。
但刘志业仍认为,民校获得研招资格标志着民办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逐渐得到了社会认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事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微博)也认为,此举表明我国正推进教育公平,“甚至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民办高校获得博士点。”
记者调查 获批的不只是民办高校
与各界的热烈反响不同,教育部对此事表现平静。
“我们一切都是按照‘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报名条件接受各地申报,并按程序组织专家审批,获得批准的不只是民办高校。”19日,教育部新闻办工作人员如是说。
在国务院学位办的有关通知中,该项目明确“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且现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难以满足培养需求的,择重安排少数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相应学位。并且,参与该项目试点的高校仅限“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近年来,国家控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何反而要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口子”招研究生?
“‘开口子’主要还是为了适合紧缺项目的社会需求。”北京市教育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今年首度以“项目”的形式允许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申报专业硕士培养资格,且授权以5年为期,实行动态管理,申报方式上更灵活。项目期满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验收,根据人才需求变化和项目实施质量决定是否继续授权。
“以北京城市学院获批的社工专业硕士为例,北京市这几年很重视社区化管理,这方面人才是很缺的,有必要培养一些对社工方面有了解的人;另外有些社工也有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涵养、提高学历学位的需求。”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