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闲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一直是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的理论体系,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科学、适用的评估方法,通过衡量全国4个直辖市、15个副省级城市和268个地级城市的休闲功能,树立休闲城市的示范品牌,促进城市休闲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体现休闲创造快乐、休闲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为城市找到科学发展的新路径。
2011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在去年成功举办的经验基础上,立足于7年的休闲指数研究基础,立足于多年的休闲理论研究、城市调研、标准制订、规划设计等专业工作,立足于搜索技术最先进、超过5106万个休闲用户及自由评价信息的在线运营平台,立足于休闲领域的专业技术组织和专家团队,按照科学严谨、专业规范、大众参与、公正公开的原则,因此具有专业性、全面性和权威性。
本活动自2010年开始,按照年度活动的模式,今年是第二年。
本活动由国家旅游局提供特别支持,中国旅游研究院负责学术指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负责成果研发。
本活动由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网易旅游(travel.163.com)、去哪儿网(www.qunar.com)和中国旅游休闲网(www.cntl.org)联合主办。
一、理论依据

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是在城市休闲系统理论的框架下构建体系、选取指标、综合评价。城市休闲系统是以人为核心的城市休闲要素在空间、结构所进行的组织与整合的复合系统,在以城市居民为主的人的活动支配下,城市休闲系统的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四大体系。即以人的休闲需要为核心,以城市景观结构、休闲空间结构、休闲产业结构和公共休闲服务与管理结构为四大体系(见图1)。
休闲主体:现代城市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人是城市得以运行的根本,也是城市休闲系统的主体。本文对城市休闲主体的研究,主要是从其对城市功能的需要、休闲时间的分配和休闲的行为和方式来研究,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解剖系统内部构造,为休闲城市的建设和指标体系的搭建构造理论基础。
城市景观结构体系:它是城市进行休闲规划最重要的内容,它所体现的规划理念、设计理念不仅包含有对美学和艺术的要求,更重要的反映了城市的本质,表征着人类文明的存在和人类需要的演进,它是从情景规划和体验设计的角度,充分调动人的眼、耳、鼻、舌、身、心、神的感觉器官,以此达到城市休闲环境和休闲氛围的营造。城市景观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城市的实体和空间处理,城市的整体轮廓线,城市与自然因素的结合部分等等。从城市尺度的大规模区块到小尺度的小品雕塑等,都属于城市景观的范畴。对城市景观的艺术追求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密切相关,人们的休闲需要和城市休闲化的过程是城市休闲景观建设的根本,而人在休闲中所表现出的审美情趣、创造能力是对城市景观的追求的动力源泉。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