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庾澄庆与小易合影。
(文/empty 图/伟子)10月26日下午,庾澄庆为即将于平安夜上演的“哈林夜总会 2011庾澄庆北京演唱会”宣传造势,这也是他时隔近20年再度在京举行的个人演唱会。发布会结束后,庾澄庆接受网易娱乐独家专访,回顾出道25周年的心路历程。虽然对于感情闭口不谈,大打太极,但回忆起出道多年的往事,哈林却显得十分兴奋,侃侃而谈。对于这场让歌迷等待已久的演唱会,哈林表示,虽然场地的限制不会有太多炫技的舞台设计,但会让观众感受到“哈林夜总会”的独具用心,“我完全不担心观众进来以后的感受,我只担心他不进来,我的个唱就是要让人意想不到”。
出道已经25年的庾澄庆是当年台湾福茂唱片签下的第一个歌手,从做古典音乐起家的福茂唱片在签下哈林并大获成功之后,也跃升成为台湾数一数二的一流唱片公司,庾澄庆回忆了曾经与福茂创始人张耕宇从一开始互相看不顺眼,到一起当兵弹琴组乐团的深厚情谊。哈林还自嘲曾经被人质疑“不适合当歌手”。创造了独特的哈林风格的庾澄庆对于自己的评价竟然是“传统极了”,从小听京剧长大的哈林私下的爱好竟然是写书法,更自曝小时候听姐姐买来的西洋音乐觉得很无感,更因为对于音乐的品味太过传统“跟不上时代”也曾经受到同学排挤。哈林透露,音乐上的转变直到专科的时候开始学吉他,便“一发不可收拾”,之后也组了学生时期的乐团“云霄飞车”到各个学校、民歌西餐厅演出,积累了很多音乐上的灵感,哈林也表示“当年苏芮、罗大佑的出现对于我的唱片,以及整个台湾乐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音乐上大获成功的哈林,在台湾主持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哥级人物,提到跨界机缘,庾澄庆笑称是因为“写歌撞墙,遭遇瓶颈,就跑去做主持”,也正因为如此,哈林也改变了自己音乐上的一些坚持,“这时候开始做‘哈林夜总会’,发现和很多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听我的歌。之前一直坚持不做翻唱,想说我自己能写歌,为什么要唱别人的歌,但后来发现翻唱可以让不同的人通过他们熟悉的音乐找到自己的故事,这次北京演唱会也会有‘哈林夜总会’的部分,把一些歌混搭进来,要带动观众一起玩,需要一点技巧”。
此前,庾澄庆曾表示以后不会再出唱片,改为不定期发EP,而近日,太合麦田的创始人宋柯也公开再次发表“唱片已死”的言论,对此,庾澄庆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实体唱片的部分确实已死,已经是夕阳工业了,但并不代表整个唱片工业已经完蛋”,现在的唱片公司已经开始要转型,而他透露,自己的音乐之路也面临转型期,“我想要做一些特别的音乐表演,不同于一般的演唱会、音乐剧,类似纽约外百老汇一些比较实验性的音乐形式。当然会加入传统的东方元素,这个还在构思中。”
和福茂老板是音乐“发小”曾被质疑不适合当歌手
网易娱乐:出道时签约的第一家公司福茂,当是你也是福茂签的第一个歌手?
庾澄庆:对,第一个。福茂在签我之前是做古典音乐的。它当时是台湾唯一一家做古典音乐的唱片公司,在当时唯一有做的比较大众化的音乐,一个是那个弹钢琴的理查克莱德曼,另外一个就是经典的那个ABBA,它没有国语的任何音乐。福茂的第二代老板张耕宇跟我一起在外面搞乐团,我们从一开始两个人见面就互相不顺眼,然后慢慢到,我们在同一个地方唱后来,就开始认识了。然后最好笑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一起当兵,他就睡在我隔壁,所以我说很多事情就是缘分。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