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是因为极客们不爱出门带钱包,他们现在把目光瞄准了支付领域。
他们连信用卡都不想要—现在的信用卡好像已经够方便了,用不着掏钱和找零,还可以用来完成各种各样的网上交易,但极客们对“少即是美”原则的追求总比我们想的更极端—他们想让钱包、手机和钥匙合而为一。
顺便说一下,他们还想要你的钥匙一起见鬼去。
这方面的尝试中,最新的一次发生在极客聚集的Google。这家公司正在进行一项致力于让人们花起钱来更方便的事业,它被称为Google Wallet(谷歌钱包)。
这玩意儿对皮具生产商来说应该不是个好消息,但对那些IT公司来说则可能是个大机会。对更多传统商业及金融业公司来说,这意味着巨大的变化。你永远不能低估一点点的方便会带来多大的市场,并且它还很酷—你只需要晃一下,然后就可以拿着你的面包或者电视机走人了。
如果眼光稍微再放远一点,可以发现这与我们所说的“更方便地花钱”好像已经很接近了。我们不用带上鼓鼓囊囊的钱包和名目繁多的银行卡,也省掉了掏钱、找零或者刷卡,如果未来的手机可以解决“只有主人才可以使用自己手机上的支付功能”这样的问题,那么就连输入核对密码都不再需要。
甚至手机也可能是多余的,因为任何终端都有可能安装上NFC(近场通讯)芯片。至于那块芯片是装在手机上、手表上,或者干脆找个牙医把它镶到牙齿里,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NFC这种信息交互技术展示了一种未来的可能。利用这种技术—不管是NFC,还是未来其它更新的近场通信标准,人们通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完全可以脱离实体钱包和货币,随时随地在线下进行消费。
早在1999年,全球最大的支付平台公司美国 PayPal就在试验这样的计划。他们为当时尚如日中天的Palm 手机开发了一个名为“Beam”的应用,它基于红外技术,可让资金在两台 Palm 设备之间流转。那时这家公司的一句内部口号即便现在听起来也足够蛊惑人心:所有的朋友都是你的ATM。
那发生在12年前。是的,NFC并不是一种全新的理念,甚至也不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它由飞利浦和索尼公司共同研发,2004 年两家公司加上诺基亚发起成立了NFC 论坛,推动NFC的商业化应用,但遇到了很大的障碍。没有多少商户愿意在不获得太多额外好处的情况下支付成本,去安装一台NFC支付终端。
Google的加入很可能改变这样的尴尬。
虽然现在只有Google的Nexus S 4G手机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并且暂时只在15万家集中于华盛顿和纽约的商户安装了终端,能够在背后支持它的银行卡也仅仅只有花旗银行的万事达卡—更多品牌和商户的推广计划,似乎还在谈判的过程当中。
商户,关键问题还是商户。
“我们不赞成驱动整个行业一定要采用某种特定的支付技术。”PayPal旗下开放平台X.Commerce总经理Matthew Mengerink说。他认为在NFC技术足够成熟、用户开始普遍接受之后会自然推广,但眼下“没有必要去迁就它”。
换一种说法:PayPal看好NFC这样的技术,但它不愿意为此付出太多培育用户的代价。因为它没有Android手机,也没有Google Places。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早在12年前,PalPay公司就在Palm手机上试验了手机之间近距离接触而转移资金的技术。而到了2011年5月,它开始起诉跳槽到Google的两名前高管,指责他们从PalPay公司中带走了NFC的相关技术。
回复该发言
让钱包见鬼去
2 回复:让钱包见鬼去
mad3022011-10-29 14:11:50 发表
对于NFC,PayPal显然也在睁大眼睛,但它试图通过另一种方式找到融合NFC的途径。公司CEO Scott Thompson说,PayPal 正在重新设想货币,并让它更好地为商家与消费者服务。“不管你使用的是哪种设备,不管你身处世界哪个地方,也不管你想买什么。”
在PayPal于2011年9月份展示的技术中,商家无需购买新的终端设备,无需适应新的基础设备,消费者也无需升级手机,甚至无需银行账户。
在百货商店,用户通过在支付终端输入手机号和一个PIN码完成支付,然后相关信息会被应用到与PayPal账户绑定的银行账户或信用卡上;在咖啡馆,PayPal 用户通过刷卡完成支付,卡片由PayPal签发,没有VISA等机构的Logo,配合PIN码使用;在开放式货架的日用五金杂货店,用户先用手机扫描产品条码,PayPal会检查该零售店中的库存情况,用户在货架过道中结账,然后产品会被送往顾客家里……
这些场景与NFC的理念有着共同之处。比如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这些信息又可以与用户的地理位置、产品信息发生实时联系。与完全依靠NFC的Google阵营相比,这是一种利用自有技术的紧跟策略,不需要商户额外的资金和设备投入,可以稳固发展用户。当NFC在Google的扶植之下变为成熟市场,商户开始普遍安装NFC终端,PayPal也不至于远离潮流。
正如Matthew Mengerink所强调的,一旦NFC发展成熟,“自然就会成为PayPal移动战略的一部分”。
Google现在成了被观望的对象,人们在期盼一个NFC救星和伯乐的诞生。
比如一位拥有CVS连锁药店特别关爱卡(CVS ExtraCare Card)的用户,在使用谷歌钱包时,终端会自动识别并给出合适的折扣;如果提前把梅西百货(Macy’s)这类商户的礼品卡注册并同步到谷歌钱包里,就不用带着这些礼品卡出门了;通过搜索引擎,用户还可以在网上搜索到更多优惠券,将其同步到谷歌钱包中……
由于可以准确反映使用者在购买商品时的时间、地理位置,还记录了以往的消费信息,谷歌钱包还将对传统商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别忘了,Google还有一个结合地图的本地商户查询服务Google Places,以及带有商户评分和评论功能的Google Hotspot,这些都是谷歌钱包的天然土壤。在商家眼中,基于NFC技术的谷歌钱包会成为一个相当有想象力的促销和广告平台。
商家产生了动力,这是“NFC论坛”这样的纯技术联盟在推广时无法解决的问题。
批评者们的声音有时也不无道理。他们说商家和消费者需要进行设备升级,所以依赖NFC技术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普及;还有人说,现在在零售店刷卡已经足够简单了,为什么还需要NFC技术呢?
这些问题可以回答,但有时似乎又不值一提。“Google在推动”会是一个足够充分的理由。它提供了硬件和软件,提供了互联网服务,还正在发展商户和银行的合作伙伴,并且,它还很有钱。在Google之前,还没有哪一位NFC的推动者同时具备所有这些条件。
Google有足够的动机做这些事。NFC—或者比NFC更近一步的近场支付技术,具备了移动、精准、实时、互联网和本地化服务的特征,一个不折不扣的SoLoMo概念,它与Google的移动互联网战略高度吻合。
除了万事达,Google还正计划与VISA、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和发现卡(Discover)等机构合作。
万事达首席技术官Garry Lyons相信,手机一定是支付的未来。
回复该发言
在PayPal于2011年9月份展示的技术中,商家无需购买新的终端设备,无需适应新的基础设备,消费者也无需升级手机,甚至无需银行账户。
在百货商店,用户通过在支付终端输入手机号和一个PIN码完成支付,然后相关信息会被应用到与PayPal账户绑定的银行账户或信用卡上;在咖啡馆,PayPal 用户通过刷卡完成支付,卡片由PayPal签发,没有VISA等机构的Logo,配合PIN码使用;在开放式货架的日用五金杂货店,用户先用手机扫描产品条码,PayPal会检查该零售店中的库存情况,用户在货架过道中结账,然后产品会被送往顾客家里……
这些场景与NFC的理念有着共同之处。比如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这些信息又可以与用户的地理位置、产品信息发生实时联系。与完全依靠NFC的Google阵营相比,这是一种利用自有技术的紧跟策略,不需要商户额外的资金和设备投入,可以稳固发展用户。当NFC在Google的扶植之下变为成熟市场,商户开始普遍安装NFC终端,PayPal也不至于远离潮流。
正如Matthew Mengerink所强调的,一旦NFC发展成熟,“自然就会成为PayPal移动战略的一部分”。
Google现在成了被观望的对象,人们在期盼一个NFC救星和伯乐的诞生。
比如一位拥有CVS连锁药店特别关爱卡(CVS ExtraCare Card)的用户,在使用谷歌钱包时,终端会自动识别并给出合适的折扣;如果提前把梅西百货(Macy’s)这类商户的礼品卡注册并同步到谷歌钱包里,就不用带着这些礼品卡出门了;通过搜索引擎,用户还可以在网上搜索到更多优惠券,将其同步到谷歌钱包中……
由于可以准确反映使用者在购买商品时的时间、地理位置,还记录了以往的消费信息,谷歌钱包还将对传统商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别忘了,Google还有一个结合地图的本地商户查询服务Google Places,以及带有商户评分和评论功能的Google Hotspot,这些都是谷歌钱包的天然土壤。在商家眼中,基于NFC技术的谷歌钱包会成为一个相当有想象力的促销和广告平台。
商家产生了动力,这是“NFC论坛”这样的纯技术联盟在推广时无法解决的问题。
批评者们的声音有时也不无道理。他们说商家和消费者需要进行设备升级,所以依赖NFC技术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普及;还有人说,现在在零售店刷卡已经足够简单了,为什么还需要NFC技术呢?
这些问题可以回答,但有时似乎又不值一提。“Google在推动”会是一个足够充分的理由。它提供了硬件和软件,提供了互联网服务,还正在发展商户和银行的合作伙伴,并且,它还很有钱。在Google之前,还没有哪一位NFC的推动者同时具备所有这些条件。
Google有足够的动机做这些事。NFC—或者比NFC更近一步的近场支付技术,具备了移动、精准、实时、互联网和本地化服务的特征,一个不折不扣的SoLoMo概念,它与Google的移动互联网战略高度吻合。
除了万事达,Google还正计划与VISA、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和发现卡(Discover)等机构合作。
万事达首席技术官Garry Lyons相信,手机一定是支付的未来。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让钱包见鬼去
mad3022011-10-29 14:11:50 发表
万事达卡组织最早于2003年开始逐步推广PayPass,迄今为止已在全球范围内34.1万家商户中部署了终端设备。与代表了NFC技术的谷歌钱包的合作,显示出这家全球最大的信用卡组织之一也不得不开始拥抱移动互联网,及其背后的SoLoMo理念。
实际上,自RFID/NFC诞生之日起,众多衍生技术就一直如影随形。除了PayPass,还包括了VISA卡组织的Visawave,以及中国移动主导的手机移动支付标准SIMPASS和RFID-SIM。
当Google重新树起NFC的大旗,这必然是一个技术融合的世界。
2011年4月,渣打银行主办了一场名为“极客—让银行转型”的论坛。“再也没有地理限制,通过电子银行和移动支付,银行总是24小时呆在你的身边。”Jeff说。这样的事情恐怕真的会发生。只是到了那时,金融机构人士们的心情已经不会像现在这般轻松。
一个不能忽视的势力是移动运营商。对于远程网上支付,移动运营商早已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而NFC这样的近场支付则进一步突出了手机的作用。至少从目前的趋势看,没有比手机更完美的线上和线下手持支付终端了。无论是小额消费还是大额消费,它都能应对自如。
在这样的场景中,移动运营商事实上已经动摇了传统银行的根基。在传统互联网时代,银行只需推出自己的网银系统、或者与支付宝和PayPal这样的机构合作,就可以圈住用户;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规则被打破了。因为占据主动的将是移动运营商,手机成了用户接触银行最直接、最常用的终端。
如果银行不想总被移动运营商牵着鼻子走,那么竞相推出自己的手持终端就成了一种趋势。它们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等其它设备。通过这些终端,更好地留住自己的客户。我们可以再回忆一下PayPal公司在十多年前进行的那场试验,通过两台手机,有两个人完成了一次资金转移。
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事情还很遥远。移动运营商与传统银行业的联盟是必然的。
2010年10月,中国移动完成对浦发银行20%股权的收购。
“经过广东移动对移动电子商务的试点,公司认为这一业务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中移动有5亿用户,如果20%的人使用,就会有1亿人成为移动电子商务客户。”说这话的是王建宙,中国移动的董事长。此前,你可以认为他还是一个金融行业的“局外人”。
2011年10月,中国电信与银联的标准之争也有了个和谐的结局—“翼机通”。该业务以天翼手机UIM卡和智能SD卡为支付账户载体,以天翼手机为支付信息处理终端,“翼机通”将手机与银行卡、公交卡、优惠卡等多种功能整合为一。
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你身边的所有设备都可以变成你的钱包,你会花更多钱,而你的所有朋友,都像是你的ATM。少即是多—极客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未来很可能就是这样的。
01 这是一个设想了很多年的未来—让“钱包见鬼”这件事情很早就不是科幻小说里的主角了。有时候,人们总觉得它还很远。但极客们早就宣布,钱包这种事情还是早点去死比较好—大概这是皮具公司们恼火的事情。在Google的世界里,这个未来已经开始了。华盛顿特区一些有名的商店里,比如麦当劳、7-11便利店、百思买电器城,Google联合花旗银行在其中安装了一种终端,它的大小与传统POS刷卡机差不多,充当的角色也大同小异。
回复该发言
实际上,自RFID/NFC诞生之日起,众多衍生技术就一直如影随形。除了PayPass,还包括了VISA卡组织的Visawave,以及中国移动主导的手机移动支付标准SIMPASS和RFID-SIM。
当Google重新树起NFC的大旗,这必然是一个技术融合的世界。
2011年4月,渣打银行主办了一场名为“极客—让银行转型”的论坛。“再也没有地理限制,通过电子银行和移动支付,银行总是24小时呆在你的身边。”Jeff说。这样的事情恐怕真的会发生。只是到了那时,金融机构人士们的心情已经不会像现在这般轻松。
一个不能忽视的势力是移动运营商。对于远程网上支付,移动运营商早已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而NFC这样的近场支付则进一步突出了手机的作用。至少从目前的趋势看,没有比手机更完美的线上和线下手持支付终端了。无论是小额消费还是大额消费,它都能应对自如。
在这样的场景中,移动运营商事实上已经动摇了传统银行的根基。在传统互联网时代,银行只需推出自己的网银系统、或者与支付宝和PayPal这样的机构合作,就可以圈住用户;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规则被打破了。因为占据主动的将是移动运营商,手机成了用户接触银行最直接、最常用的终端。
如果银行不想总被移动运营商牵着鼻子走,那么竞相推出自己的手持终端就成了一种趋势。它们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等其它设备。通过这些终端,更好地留住自己的客户。我们可以再回忆一下PayPal公司在十多年前进行的那场试验,通过两台手机,有两个人完成了一次资金转移。
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事情还很遥远。移动运营商与传统银行业的联盟是必然的。
2010年10月,中国移动完成对浦发银行20%股权的收购。
“经过广东移动对移动电子商务的试点,公司认为这一业务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中移动有5亿用户,如果20%的人使用,就会有1亿人成为移动电子商务客户。”说这话的是王建宙,中国移动的董事长。此前,你可以认为他还是一个金融行业的“局外人”。
2011年10月,中国电信与银联的标准之争也有了个和谐的结局—“翼机通”。该业务以天翼手机UIM卡和智能SD卡为支付账户载体,以天翼手机为支付信息处理终端,“翼机通”将手机与银行卡、公交卡、优惠卡等多种功能整合为一。
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你身边的所有设备都可以变成你的钱包,你会花更多钱,而你的所有朋友,都像是你的ATM。少即是多—极客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未来很可能就是这样的。
01 这是一个设想了很多年的未来—让“钱包见鬼”这件事情很早就不是科幻小说里的主角了。有时候,人们总觉得它还很远。但极客们早就宣布,钱包这种事情还是早点去死比较好—大概这是皮具公司们恼火的事情。在Google的世界里,这个未来已经开始了。华盛顿特区一些有名的商店里,比如麦当劳、7-11便利店、百思买电器城,Google联合花旗银行在其中安装了一种终端,它的大小与传统POS刷卡机差不多,充当的角色也大同小异。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让钱包见鬼去
mad3022011-10-29 14:11:50 发表
02 区别只在于,在顾客结账的时候,他们只需要掏出自己的手机在这些终端面前晃一下。这真的很酷。在这个过程中,手机中内置的NFC芯片这个时候就与终端产生了信息交换,支付瞬间完成。信息当然是事先注册和设置好的,而且必须在手机唤醒、同时解除锁屏状态之后才能激活。NFC由 RFID (射频识别)衍生而来,向下兼容 RFID。与其它近距离信息交换技术如红外、蓝牙相比,NFC在操作便捷性、识别率、技术成本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它由飞利浦和索尼公司共同研发,后来加上诺基亚发起成立了NFC 论坛,推动NFC的商业化应用,但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03 迄今为止还有大量的中小商铺并没有自己的POS机,小商贩更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就成就了Square这种利用挂在手机上的小装置发展小额电子支付市场的公司。但在手机上附加一个小装置,付付小钱,终究还不是最理想的未来。商家,重点还是商家。Google可以命令所有Android手机装上NFC芯片,但它无法让所有商户短时间内迅速接受NFC终端,因为这需要商户额外掏钱。快速增长的Android手机、海量的本地商户信息都是Google的重要砝码,但商户还希望得到更多。眼下这一技术最大的市场在日本,但那是依靠运营商最初对商铺的大量补贴换来的。
04 PayPal正在重新设想货币的形式—抛开卡号和银行。当然,在美国,PayPal本身就是一家类似于银行的金融公司。未来,它可能真的会变成一种新形式的银行。
PayPal用户将可以通过在现有支付终端上输入一个手机号码和一个用以核对的PIN码完成支付,或者也可以通过刷一下PayPal签发的卡片(上面没有卡号,也没有和任何银行相关联)完成交易。
05 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是全球手机市场的明星,NFC将成为所有Android手机的标准配置,它搭上了一部快车。当这个并不年轻的产业链出现新的主导者时,变化就随之而来了。
06 广告主们喜欢说:我知道我的广告费被浪费了,但我不知道被浪费的是哪一部分。而商家则困惑于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向那些进入商场和附近位置的人推送优惠券和促销信息,并且准确命中。这些问题现在有了解决方案。
07 万事达与谷歌钱包合作的支付终端,实际上都建立在现有的万事达PayPass支付终端之上。万事达卡PayPass卡和设备内嵌了芯片和无线电天线,同样采用了非接触、近距离射频识别的原理。只不过在与谷歌钱包的合作中,万事达PayPass卡变成了Android手机。
08 2006年,NFC论坛的组织者之一飞利浦公司将半导体业务独立,成为今天的恩智浦半导体公司(NXP Semiconductor),眼下已经是全球最大的RFID/NFC芯片供应商。按照恩智浦的最新计划,除了Google,它也将与诺基亚(当然现在这一合作的主导者变成了微软)和RIM合作。诺基亚的C7、N9等机型开始内置NFC芯片,外界推测苹果公司也将成为NFC新的拥趸。在传统的PC厂商中,联想等公司已经开始生产集成NFC芯片的笔记本机型。
09 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注意这一趋势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银行将建在你需要的任何地方。
渣打银行创新渠道总监Jeff描述了自己设想中的下一代银行:通过互联网社会化应用,消费者将会有更多渠道和银行保持联系;移动化成为趋势,下一代银行将建在你需要的任何地方;大鸣大放的广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依据个人喜好得出的个性定制……
10 没有比手机更完美的线上和线下手持支付终端了
回复该发言
03 迄今为止还有大量的中小商铺并没有自己的POS机,小商贩更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就成就了Square这种利用挂在手机上的小装置发展小额电子支付市场的公司。但在手机上附加一个小装置,付付小钱,终究还不是最理想的未来。商家,重点还是商家。Google可以命令所有Android手机装上NFC芯片,但它无法让所有商户短时间内迅速接受NFC终端,因为这需要商户额外掏钱。快速增长的Android手机、海量的本地商户信息都是Google的重要砝码,但商户还希望得到更多。眼下这一技术最大的市场在日本,但那是依靠运营商最初对商铺的大量补贴换来的。
04 PayPal正在重新设想货币的形式—抛开卡号和银行。当然,在美国,PayPal本身就是一家类似于银行的金融公司。未来,它可能真的会变成一种新形式的银行。
PayPal用户将可以通过在现有支付终端上输入一个手机号码和一个用以核对的PIN码完成支付,或者也可以通过刷一下PayPal签发的卡片(上面没有卡号,也没有和任何银行相关联)完成交易。
05 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是全球手机市场的明星,NFC将成为所有Android手机的标准配置,它搭上了一部快车。当这个并不年轻的产业链出现新的主导者时,变化就随之而来了。
06 广告主们喜欢说:我知道我的广告费被浪费了,但我不知道被浪费的是哪一部分。而商家则困惑于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向那些进入商场和附近位置的人推送优惠券和促销信息,并且准确命中。这些问题现在有了解决方案。
07 万事达与谷歌钱包合作的支付终端,实际上都建立在现有的万事达PayPass支付终端之上。万事达卡PayPass卡和设备内嵌了芯片和无线电天线,同样采用了非接触、近距离射频识别的原理。只不过在与谷歌钱包的合作中,万事达PayPass卡变成了Android手机。
08 2006年,NFC论坛的组织者之一飞利浦公司将半导体业务独立,成为今天的恩智浦半导体公司(NXP Semiconductor),眼下已经是全球最大的RFID/NFC芯片供应商。按照恩智浦的最新计划,除了Google,它也将与诺基亚(当然现在这一合作的主导者变成了微软)和RIM合作。诺基亚的C7、N9等机型开始内置NFC芯片,外界推测苹果公司也将成为NFC新的拥趸。在传统的PC厂商中,联想等公司已经开始生产集成NFC芯片的笔记本机型。
09 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注意这一趋势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银行将建在你需要的任何地方。
渣打银行创新渠道总监Jeff描述了自己设想中的下一代银行:通过互联网社会化应用,消费者将会有更多渠道和银行保持联系;移动化成为趋势,下一代银行将建在你需要的任何地方;大鸣大放的广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依据个人喜好得出的个性定制……
10 没有比手机更完美的线上和线下手持支付终端了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让钱包见鬼去
mad3022011-10-29 14:11:50 发表
如今申请开通了手机银行和手机支付的用户,可以在网上实现包括登录、查询、支付、转账在内的几乎所有功能—你还记得上一次前往线下的营业大厅是什么时候吗?是不是因为“由于太久没有用卡片,以至于丢失”,所以不得不去银行?以后,这都不是太必要了。
11 但问题来了: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在这么干,而你最常用的银行却没有这样的功能,你会如何选择?或者,你完全不高兴走到银行营业厅去填写那么多表格,然后申请一个账户,又该怎么办?
请注意,这时候可能只是一个账户,而不是一张卡片。
12 所以,移动运营商们有机会了。中国移动收购了浦发银行20%的股份,前者拥有超过5亿的移动通信用户,而后者有着金融业务的牌照。事情再清楚不过了,从此中国移动用户的手机将不仅仅是一个通信终端,更变成了自己可以控制的金融和支付终端;至于浦发银行,在拥有了一张数以亿计、遍布全国的手机终端“网点”之后,它的网站+手机的移动银行模式将会使很多中小银行相形见绌。
13 将你的手机或者其它移动终端、甚至身体,靠近支付设备—就这么简单。这是所有基于射频识别发展起来的近场支付技术的终极目标。
它使得人们能够有机会自由选择,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脱离钱包和货币,挑选最适合自己需求和生活方式的途径进行支付。
14 或者未来,NFC这个技术将被另外一种标准所代替,但正如极客们设想的那样,未来的支付将更加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前提是只要你想花钱。与此同时,他们重新定义了“商业世界”。而且,他们重新定义的这个未来一点也不遥远,它已经开始了。
回复该发言
11 但问题来了: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在这么干,而你最常用的银行却没有这样的功能,你会如何选择?或者,你完全不高兴走到银行营业厅去填写那么多表格,然后申请一个账户,又该怎么办?
请注意,这时候可能只是一个账户,而不是一张卡片。
12 所以,移动运营商们有机会了。中国移动收购了浦发银行20%的股份,前者拥有超过5亿的移动通信用户,而后者有着金融业务的牌照。事情再清楚不过了,从此中国移动用户的手机将不仅仅是一个通信终端,更变成了自己可以控制的金融和支付终端;至于浦发银行,在拥有了一张数以亿计、遍布全国的手机终端“网点”之后,它的网站+手机的移动银行模式将会使很多中小银行相形见绌。
13 将你的手机或者其它移动终端、甚至身体,靠近支付设备—就这么简单。这是所有基于射频识别发展起来的近场支付技术的终极目标。
它使得人们能够有机会自由选择,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脱离钱包和货币,挑选最适合自己需求和生活方式的途径进行支付。
14 或者未来,NFC这个技术将被另外一种标准所代替,但正如极客们设想的那样,未来的支付将更加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前提是只要你想花钱。与此同时,他们重新定义了“商业世界”。而且,他们重新定义的这个未来一点也不遥远,它已经开始了。
回复该发言
共有5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