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新能源车产业规划年内或出台
新能源车最近确实有一些利好消息。
首先是北京市计划出台新政鼓励纯电动汽车销售政策——私人购买纯电动汽车拟无须摇号,可直接上牌。
在即将出台的北京汽车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有望规定在京购买和行驶的纯电动汽车将不被纳入限购范围,购车后仍需遵守尾号限行规定。同时,北京市还将制定纯电动汽车补贴方案,每辆车最高可获补贴12万元。如果方案得以实行,比亚迪e6和未来将上市的日产聆风等纯电动车将受益。北京此前曾是国内车市的风向标,限购后市场一度陷入困境,所购买的车辆也倾向于高端,此举有望扩大新能源车的政策。
而此前一直呼唤的新能源车政策也有望出炉,在刚刚结束的成都全球汽车论坛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已经报送国务院,具体定稿或者修改都已经不受工信部掌握,需要国务院相关领导最终判断。”工信部产业装备司司长张相木接受采访时说,规划年内出台的希望很大,工信部已经把具体工作和相关规划制订完毕。

去年底亮相广州车展的赛欧电动概念车,今年已进入实车研发阶段。
不少厂家已经研发了不少新能源车,只等新能源车规划的出台便推向市场。
忧:技术没突破成本居高不下
但更多人士对目前新能源车发展不看好。在e6先行者的媒体交流会上,多数媒体对新能源车仍然持怀疑态度。“新能源车的使用环境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广发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员汤俊对本报记者称,“各大厂家仍然很谨慎。”
首先,目前各大厂家对新能源车的路线还不太明确。日产、三菱将宝押在纯电动车上,丰田则认为,混合动力(包括可插电混合动力)才是实现可持续移动的一项关键技术,也是现阶段最适合的技术;在国内整车厂中,上汽、长安、北汽重点放在了电动车上,东风、广汽则表示混合动力、电动车、氢燃料都要搞。
其次,新能源车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没有企业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解决办法,都寄希望于政府出台政策支持。

例如在电动车领域,电池技术仍然没有有效突破,比如比亚迪号称代表电动车领先水平的e6,续航里程为300公里,号称全球最长,但记者仍然记得,三年前推出的e6就是这个水平。也许比亚迪认为,300公里足矣,但充电时间也没有缩短啊。其实,电池技术的突破是全球范围的一个难题,日产风光无限的leaf巡航里程也才160公里。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