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10月31日报道 据最新研究表明,在德国这个孕育了奔驰、宝马、大众品牌的国度里,新一代德国人却在冷落国家的经济基石———汽车业。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德国自1994年以来每年秋季一周内1500人的出行方式,18-30岁年轻人每周驾车里程比1995年时短四公里,同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里程多了5.5公里。该校的研究人员MartinKagerbauer称“30岁以下的年青一代开车没有过去那么多了,这代人考驾照、买车的年龄看似也相对推迟了。”德国汽车业2010年销售额约达3,150亿欧元,是德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去年,德国汽车厂商全球范围内制造汽车1,270万辆,雇员人数达70.9万,约占德国劳动力的1/7.城市公共交通改善、汽车搭乘、自行车出租、网上购物等等,均是年轻司机减少开车出行的原因。
点评:这一代德国年轻人减少用车频率,推迟考驾照甚至是不开车的选择,似乎令正在期待着拥有一辆新车或是换一辆更好的车的中国人难以理解,事实上,并不令人意外。不仅是普通民众,部分发达国家的政府也在鼓劲市民们更环保的出行,在巴黎,不断增加城市绿化隔离带,当然也占用了原来的车道。用车成本高企是一大掣肘,但事实上,路透社的记者也忽略了一点,用车频率下降并不意味着冷落了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销量依然在呈同比上升的趋势。即便在广州,现在汽车保有量不断地增加,但每辆车的年行驶里程却在不断地下降,许多人可能只是在周末开车出行,平常选择公共交通。冷不冷落不是重点,关键是我们将车回归到代步工具的本质,选择最便捷、最划算的出行方式才是重点。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