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微利甚至亏损迫使黑龙江海伦市某制油厂的总经理陈威(化名)将已生产豆油、豆粕近20年的油厂改建为大豆精深加工企业。“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国产大豆已沦陷,用东北非转基因大豆生产油粕并不挣钱,大部分时候油厂是赔钱开工,或是干脆停产。”11月3日,陈威在电话中对本刊记者说。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告诉记者,近期黑龙江油厂只有少量在收购开工,近八成油厂处于停产状态,目前整个购销情况要比去年清淡很多。确实,与去年秋季新豆上市后黑龙江油厂普遍开工的情形相比,今年的情况只能用“糟糕”来形容。
“目前大豆临储收购价格还未确定,压榨亏损,所以油厂在收购时比较谨慎,而且今年黑龙江大豆减产严重,种植成本又高,豆农惜售心理严重,导致市场上可流通的大豆很少,有价无市,油厂也就无豆 下锅 ,日子并不好过。” 中华油脂网大豆分析师侯聪说。
据中华油脂网监测,黑龙江今年大豆播种面积同比减少了21.37%,产量减少了19.21%。王小语也指出,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大幅降低,今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为5193.6万亩,比2010年减少了1486万亩,2010年则比2009年减少了560万亩。今年大豆产量600万吨,比2010年减少了接近200万吨。
导致种植面积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大豆种植经济效益低。侯聪告诉记者,2011年大豆种植成本较上年继续增加,其中地租、人工费用、化肥等增幅较大,总成本为407元/亩,同比增加25.0%,斤成本为1.77元(亩产按260斤计算)。如果价格为2元/斤,一亩收益也就60元。
在油厂加工利润方面,侯聪指出,哈尔滨地区国产大豆4080元/吨,加工成本120元/吨,出油率按16.5%计,出粕率按79%计,四级豆油价格为9700元/吨,豆粕价格为3150元/吨,油厂盈利水平约-111元/吨。“虽然各个油厂成本和使用机器不一样,会有一定差异,但整体是亏损的。2009/2010年度国家给过油厂160元/吨的补贴,但今年还没有。”侯聪说。
面对目前的僵持现状,陈威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最低收购价格,进行国储托市收购。侯聪则预计大豆临储价格11月会公布,市场猜测会为1.95-2.0元/公斤,比目前的市价低。
事实上,低于2元/斤的价格并不符合豆农的心理预期,业内人士担心如果今年大豆临储价格仍然偏低的话,明年东北大豆的种植面积可能会进一步下降,长期来看大豆原料供应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国产大豆跟进口大豆相比已不具备任何优势。“种植大豆的收益远不如玉米,种植成本又高,如果收益上不去,豆农减少播种是一定的。”侯聪说。
这样的趋势将使得国内油粕需求更加依赖于国际市场,对外依存度会逐步提高,而目前依存度已高于60%。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累计进口大豆5480万吨,同比增长28.8%,2011年1-9月累计已进口3771万吨。
中华油脂网甚至认为,播种面积的连年下降,供应和采购周期的季节性和阶段性、价格波动等,使得黑龙江大豆的“小杂豆”周期性加剧。“小杂豆”的定义为一种小范围种植、产需有限的经济作物,其运行的周期特点是价格易大涨大落、全年淡旺季明显。
“在经济环境和供应面上,今年的形势比去年严峻,而后期东北油厂的开工率是否增加,关键要看临储政策和油粕的需求情况。”侯聪说,前段时间豆油、豆粕价格下跌,主要是国际市场和经济面影响,随着春节消费旺季的来临,下游需求形势应该会有所回暖。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