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年时间缔造出一家被人出价100亿人民币收购的公司,创业者还拒绝出售,他们希望在中国能够打造出一家未来能够和KKR、高盛、凯雷比肩的公司。
九鼎投资是近两年PE江湖上蹿起最快、风头最劲的公司。2009年之前九鼎还默默无名, 同年10月创业板启动,第一批上市公司中有两家九鼎投资的公司。当年底清科创投将九鼎排入年度PE公司英雄榜,还有人问清科创投总裁倪正东:“九鼎是谁?”
2010 年底清科创投的年度英雄榜上,九鼎列民营类PE公司第一名、内资类第二名、全部PE公司第四名。
4年时间,九鼎从五道口的一间地下室、2名员工起步,加速成长为当前拥有四百多名员工的业内顶尖公司。更重要的是,他们改造了行业生产方式,将PE行业贵族式、随机式、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彻底颠覆,以流水线式“PE工厂”在江湖上异军突起,独成一派,生猛无二。
整个行业以打造“米其林三星餐厅”为追求目标,九鼎则在全国致力于打造麦当劳连锁店。“野蛮生长”的同时,九鼎堪称业内最受争议的公司,五花八门的质疑扑面而来:靠关系、粗放式、人海战术、激进、高价抢项目、压根不做尽职调查等等。继被称为“魔教”之后,九鼎又被冠上了“PE公敌”的头衔。
上海一家投资公司的一位合伙人曾经扬言:“我们投过的公司谁都可以投,就是九鼎不能投!”九鼎投资合伙人黄晓捷觉得莫名其妙,也无可奈何,“其实之前我们压根没见过他,见面打交道之后,彼此其实很认同,我们又成了朋友。我们山西的负责人说,现在全山西都传遍了,九鼎幕后控制人位高权重,有名有姓的。我说我都不知道,真是太搞了。”
倪正东说:“如果市场都不关注你,说明你无足轻重;如果有几个人提你,说明你是个人物;如果所有人都提你,说明你在市场上有很大影响,让大家都觉得痛。”
2
这是一场以金钱为出发点的追逐。最初吴刚建议黄晓捷做PE,就是想“快速赚大钱”。
2006年12月,黄晓捷从香港做访问学者回来的第二天,和吴刚在北京西四环世纪金源大饭店咖啡厅坐下。
“我们当时很穷,一年工资也就挣五六万,另外七七八八赚点小钱,就想挣钱改善生活。”黄晓捷说。
此时黄晓捷在央行研究生院(俗称五道口)做校长助理,吴刚在证监会机构部任职。两个人都不是一般人,分别是央行和证监会系统最年轻的处长。当九鼎投资开始引人注意时,两人的这段履历也被赋予无限想象,成为九鼎被质疑的一个因素。
黄晓捷,四川内江人,生于1978年;吴刚,四川巴中人,生于1977年。两人相识于2002年,那一年黄晓捷还在五道口读硕士,吴刚初到证监会工作。
报考五道口的硕士、博士,黄晓捷都创下了历史最高分纪录,吴刚则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证监会。黄晓捷的一个师弟也是巴中人,对他说,“我认识一个人和你很像,也特有激情,你们一定要认识一下。”
在五道口时,黄晓捷经常半夜12点还去打篮球、跑步。办公室的灯几乎天天亮到半夜两点,以至于他走之后看门的老大爷都觉得不习惯。
吴刚在证监会工作也比较卖命,但是,“你有满腔的热血、无穷的精力,有很多很好的想法,无法实施。每天除了一些琐事,完了就没有事可干。我当时感觉这一辈子好不容易在这个世上活一下,就几十年的时间,呼——晃荡过去,太可惜了。”
2006年12月的一天晚上,吴刚对黄晓捷说:“你换个办法赚钱,去买原始股。”转头春节到了,黄晓捷没回家,跑到上海去筹钱,总共拉来了1760万元,搞了个小基金。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