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从中国资本市场草创时期就沉浮其中的大佬们,以独特的方式掘得人生的财富,经历过起落的他们,对中国股市都是百味杂陈。对他们来说,炒股不过是追涨停玩概率赌大小的游戏,早年他们杀入股市,将股市当作赌博操作,获得巨大的财富,在资本做大后,他们也曾尝试价值投资,却无所适从
这是一批成长于股市蛮荒年代的技术派高手,他们并非科班出身,却有超人的市场嗅觉和胆魄。他们凭借对股市的灼热追求,依靠追击涨停板的操作手法,在中国股市中竟然脱颖而出。一个响亮的绰号在2003年诞生:宁波涨停板敢死队。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
经历两轮牛市后,他们财富的命运由此改变!
如今,他们的命运如何?在新的投资时期,在大漠流沙,聚散无形的资本市场,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动向?
“宁波涨停板敢死队”声名鹊起
解放南路宁波涨停板敢死队声名鹊起,是在2003年的春节过后。
2003年2月15日,农历新年刚刚过去,《中国证券报》头版刊发《涨停板敢死队》一文,正式提出“宁波涨停板敢死队”这一名号。
该报道细数宁波解放南路的天一证券和银河证券营业部的多次上榜记录。据统计,在当年春节过去的第一个交易周中,沪深两市共有19只股票共20次收在涨停,宁波银河证券解放南路营业部已上榜共有5次。
此文引发各方关注,并引起证监会的高度重视。
“一度引起恐慌,监管部门来查过后,也没发现什么,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曾在宁波银河证券担任过经理的张建(化名)告诉本刊记者。
在当年的《中国证券报》报道中,详解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涨停板敢死队的构成:四五个客户,操作思路一致,总量资金约一个多亿,一年交易金额大概是50多个亿,占到营业部交易额的60%以上。
这些资金是在超短线炒作。
据当年报道的统计,从2003年1月2日开市至2月14日,共26个交易日,在沪深交易所公开披露的信息公告涨幅榜中,“敢死队”共有11天18次榜上有名,操作的股票达17只,榜上封涨停资金累计达1.5亿元。
张建告诉本刊记者,在经过报道后,其实宁波涨停板敢死队的成员和操作手法便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宁波涨停板敢死队主要分布在天一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和银河证券宁波和义路营业部,这三个营业部因常常在异动股龙虎榜上,也被称为“三驾马车”。
敢死队的操作手法简单,却颇有气势。正常的手法是,在大盘强势时期,若个股短线上升势头凶猛,便果断介入,用大量资金将所挂抛单一扫而光,在短期内将各股封停后,再用一笔大单,将涨停板牢牢封住。
等第二天开盘,不论盈亏,坚决出货离场。
在大盘上涨的局面下,涨停后的个股第二天都会高开,因此短线出货也非常容易,但也有一些机构故意在第二天压低价格,涨停板敢死队也不恋战,迅速斩仓出局。
熊市也疯狂
神秘的涨停板敢死队的成员,到底是什么来路,一直是各方记者打听的要点。有人说他们是玩内幕交易,也有人说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只是纯粹地玩资本游戏。
“刚入市时,宁波涨停板敢死队的资金不过7万元,靠着这样的手法,在第一波牛市后,2001年的时候,差不多身价接近千万。”作为宁波最早的一批股民,现从事建材批发的张连刚告诉本刊记者。
但是,在2001年到2005年的4年时间内,中国股市进入漫漫熊市,敢死队的实力却得以保存。张建告诉本刊记者,在2005年熊市结束的时候,很多敢死队队员的资金量不减反增,身价普遍在1500万元左右。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