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中主演们的墨镜造型备受观众批评。

黎耀祥:挑刺也是技术活哦! (设计对白)
南方都市报10月30日报道
《法证先锋Ⅲ》
播出:翡翠台22:30
品质鉴定:★★★☆
看剧情设置:气场不够,墨镜凑
职业剧一向是港剧乃至TVB剧的传统强项,在法医领域,TVB曾推出过颇为成功的《鉴证实录》和《法证先锋》系列,但如今这部《法证Ⅲ》就目前已推出的数集来看,似通识普教片多过剧情片,套路并不复杂,新鲜的只是里面的高科技仪器及名词。
《法证Ⅲ》的罪案剖析号称借鉴了著名的《C.S.I》,里面的高科技鉴证手段恐也有参考另一部正于无线电视热播的美剧《识骨寻踪》,但毕竟如剧中自美回流的蒋卓君所言,纽约法医与香港法医权责大不相同,布Sir和Doctor钟如果处处越俎代庖,冲在前面抢Madam的风头反而不真实。只是《法证Ⅲ》里这两位专家(乃至他们身边的同事)多次以专业术语解释日常生活细节,未免过于神化角色及职业。
真实性向来是职业剧的灵魂,然而《法证Ⅲ》却Hold不住细节安排。譬如被誉为本剧最CHOK体现的墨镜有出现过密之嫌,剧中人第一次集体戴墨镜其实是在阴天,及至第二次墨镜出动时的布Sir居然是透过墨镜端详石头上的血迹,一直到取样时也未摘下。对比起来,《法证Ⅰ》出场时同样戴墨镜出场的Tim Sir,进入现场后即做除下的举动更为合理一点。
究其原因,其一也许是由于广告植入需要,其二则是由于整部剧集对主角乃至法医形象的Hard销过滥,把一部职业剧简化为一群中产精英的职业卖弄。除了墨镜外,从植入的爱可视到闲聊中出现的皮包、口红品牌,乃至满口英文的专用名词,无不为了刻意营造出法医这一精英群体的气场——其作用就好比剧中的神棍那样通过故弄玄虚的神秘来营造信众对天眼少女的敬畏感。
也因这一气场产生的距离隔阂,黎耀祥演绎下的布Sir总有不如Tim Sir真实,观众对四岁即熟读百科全书的天才Doctor钟也难有太多代入感。因为,他们都太完美了,只能让人记住他们的墨镜和专有名词。
今时今日的TVB也许在短时间内再也提供不了吴启华、陈慧珊等气质上“雅痞”,而表演上放松的职业剧演员,客观上亦导致了近年TVB职业剧魅力下降,角色设定变得符号化,剧情缺少张力。譬如本剧发展至两周,但剧中几位主角的戏剧冲突依然平淡,相比起《法证Ⅰ》开头即把男主角置身于杀妻疑云,《法证Ⅱ》开头的蒙佘两位女主角交锋,《法证Ⅲ》可以给黎耀祥、张可颐们的爆发空间委实有限,反不及配角中陈展鹏饰演的心理专家,胡定欣饰演的律师更为写实丰满。
职业剧原本是为了帮助观众走入剧中行业的生活,是时候把他们从墨镜背后拉出来晒晒太阳了。
看角色设计:各种“穿越”,各种“走神”
首先该剧是由2009、2010的“视帝”黎耀祥与2003年的“视后”张可颐联袂出演开始切入,对这两位已是四字头的实力派,可以说看他们演戏,怎么看怎么放心。黎耀祥这次扮演的专业人士很有一种吸引人的味道,他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显得张力十足,视帝果真是视帝,演技就是令人折服。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