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奢侈品挺进中国小城市 二三线城市消费潜力大
1959年,建国十周年前夕,位于原肇州县大同镇附近的三号探井喷出了有工业价值的原油,我国就此摘掉“贫油国”的帽子,此地因之得名大庆。铁人王进喜的故事更将这个新地名传遍中国寻常百姓家。以至现在提到大庆,绝大多数中国人脑海中还会出现王进喜用身体搅动冰冷水泥的黑白画面。
不过2011年的10月,当你亲身站在周日下午的大庆街头,将发现这个52年前为新中国建设输送“黑金”的基地,正成为全球奢侈品大牌淘金的富矿。
在当地最大的购物中心新玛特商场门前,拎着奢侈品包袋的行人随处可见。短短半小时内,《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看到6只LV、4只Chanel、4只Gucci、2只Dior和2只Celine。这些奢侈品拥有者告诉记者,因为大庆市没有这些品牌的专卖店,他们习惯于前往哈尔滨、大连、北京乃至上海购买,其中车程仅一个半小时的哈尔滨成为奢侈品购物的首选地。“据说哈尔滨的奢侈品,有一半是大庆人买的。”一位拥有LV的女士向记者略显骄傲地说。
根据贝恩公司《201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下称《贝恩报告》),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中约有67%来自新增消费者,而他们正来自为数众多的二三线城市。
“目前Ermenegildo Zegna在二三线城市的平均年增长速度是25%,某些城市的增长速度甚至高于30%,许多一线城市比之犹有不及。”接受本报专访时,Ermenegildo Zegna全球CEO吉尔多-杰尼亚(Gildo Zegna)毫不遮掩地透露这个敏感数字。进入中国20周年,全国店铺超过60家,吉尔多-杰尼亚显然对这盘棋非常满意。
大庆Omega日售十余块腕表
根据《贝恩报告》,中国的富裕阶层只有30%工作和生活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70%以上居住在一线城市以外。二三线城市作为奢侈品消费未来的主力市场,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和消费意愿已接近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消费者;消费金额几乎等同甚至超过一线城市同等收入的消费者。“二三线城市这个大引擎正在隆隆作响。”吉尔多-杰尼亚如此形容。
“黑龙江年销售额超过10亿的商厦大约有7家,其中2家在大庆,新玛特商厦甚至超过16.7个亿。”大庆市商务局发言人陈万里科长告诉记者,大庆的购买力确实吸引到很多品牌的关注。有数据显示,2009年大庆市的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为17937元,超过了哈尔滨市的15207元。
这些城市的购买力太过汹涌,一些品牌为了把握时机,不得不放下身段,出现在平常绝不可能出现的地段。在大庆新玛特广场一层,以Omega、Longines(微博)、Girard Perregaux(芝柏)为首的名表被超市和山寨促销紧密包围,其中浪琴距离超市不过10米之遥,Omega与麦当劳仅一墙之隔。然而这样的地段没有丝毫减低这座城市对于奢侈品的狂热。据店员介绍,入驻商场仅一年的Ulysse Nardin(雅典表)在上个月刚刚售出一款价值两百余万元人民币的陀飞轮腕表,而售价范围在14万~4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Girard Perregaux入驻一年来也保持着相当好的销售业绩,Omega的店员亦承认“日售逾10块腕表”的销量。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