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广州日报11月7日报道
据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即将出台,该规划的起草者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10月的全球汽车论坛期间透露,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年内出台的希望很大。根据我们国家的惯例,没有把握之前,领导一般不会表态。作为汽车媒体的从业者,当然是备受鼓舞,在能源紧缺的情况下,新能源车是未来支撑车市继续向前发展的希望,车市好了,相关从业人员包括媒体才有饭吃。
其实,记者对一般的政策支持并不感冒,在目前车辆保有量过亿的情况下,任何鼓励消费的措施(包括节能车补贴3000元)都应退出市场,这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正如取消冶金部后,中国的钢铁产量全球第一,取消纺织部后,中国的纺织工业也跃居世界第一。但由于现在新能源车售价居高不下,又是国家所鼓励发展的方向,因此在资金上补助扶持也未尝不可,这也是国际惯例。
作为政府财政补贴行为,这就涉及到公平问题,俗话说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此之前,所进行的几个新能源车的试点城市的过程中,几乎把所有的关爱都给了纯电动车,除了有失公平外,实施效果也不明显,纯电动车电池续航能力不足、成本居高不下,充电设施奇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推广效果不明显,至少,目前也没有看到一款明星级的纯电动车出现。
作为新能源车的一种,混合动力免去了充电、巡航里程的限制,操控性能比传统能源车得以提升,操作方便,技术在国际范围内已经比较成熟,仅丰田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接近400万辆。可是,我们先前对混合动力车的补助只有区区3000元,不到车价的1/100,怎么能刺激消费者的购车欲望呢?也许相关部门担心,丰田在混合动力领域一股独大,而丰田又不幸属于日系车。换句话说,日系车对中国不开放技术,难道德系车、韩系车对中国更为OPEN?不见得。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在混合动力领域,中国车企也只能靠自身努力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混合动力车拥有两套动力系统,在技术上比传统能源车和纯电动车更为复杂,堪称为高精尖的技术,这不正是中国人所喜欢的吗?
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堪称是新能源车的两个儿子,大儿子纯电动车养得白白胖胖,总不能让二儿子混合动力忍饥挨饿吧!这样,做父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也过意不去吧?!
其实,混合动力也没有啥特别要求,只希望能得到稍微公平一点的待遇,新政策出炉后,能比现有的支持多一点点,不要被纯电动落下太多就行了。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