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I在今年7月份达到年内高点(同比上涨 6.5%)之后,已连续3个月回落,目前5.5%的水平与5月份持平。市场人士分析,CPI拐点已过,已经进入下降通道。张泽红 制图
正如市场预期,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于10月份破“6”重回“5”时代。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国内CPI同比涨5.5%,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创五个月来新低。
这已是国内CPI于今年7月份达到年内最高点之后连续第三个月回落。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7月份国内CPI为6.5%,8月份、9月份回落至6.2%和6.1%,再到10月份的5.5%,CPI同比涨幅已形成一条清晰的下行曲线,且回落幅度不断加大。
分析人士称,随着投资增速和上游产品价格继续下降,预计后期物价将继续回落,为宏观政策微调创造更多空间。
前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10月CPI同比涨幅降到5.5%,PPI增速低于预期说明宏观调控取得成果,通胀进入下行通道,后面2个月物价还将回落。”
通胀压力持续减小
分析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不难发现,翘尾因素减弱和食品价格回落,是10月CPI同比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统计局新闻稿显示,10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9%,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3.62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0.2%。非食品价格环比增速仍达到0.2%,与9月持平。
非食品中,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两类环比下降。其他五大类商品环比仍然保持上涨,其中衣着类价格环比增速加快,达到1.6%,高出9月0.7个百分点,烟酒环比增速也保持在0.5%的较高水平。 在10月5.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近1.5个百分点,远低于9月2.1个百分点的影响,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4.04个百分点。
从环比数据看,国内价格涨幅得到一定抑制。10月CPI环比增长0.1%,较9月0.5%的环比增速明显回落,而且这一增幅在今年以来也仅高于3月,与4月和5月的环比涨幅持平。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昨天表示,价格水平回落已成定局。10月份价格水平环比仅上涨0.1%,绝对价格涨幅比正常年份平均水平(0.3%)还要低,表明当前价格水平回落势头比较猛烈。这可能反映了中国当前日常消费领域供给较不稳定、波动较大的现实,也可能是预示着未来总需求回落的速度和经济增速回落速度可能超出预期。
另外,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5.0%,创一年以来低位,环比则下降0.7%,今年前10个月PPI同比上涨6.8%。
花旗集团中国高级经济学家丁爽昨天表示:“本月的CPI数字跟市场预期差不多,比我们的预期还低一点,证实了通货膨胀处于下行通道。而且从PPI数据来看,下降更超乎预期,说明以后的通货膨胀压力会继续减小。”全年CPI料为5.5%
综观各经济学家的分析,新一轮物价下行周期开启,四季度物价涨幅将继续回落,预计全年国内CPI为5.5%,这不仅远高于年初计划的年度4%通胀目标,也高于经过调整后的5%年度目标。
美林美银经济学家陆挺和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张智威均预计,11月中国CPI回落至5%下方的几率很大。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则认为,不仅今年最后两个月国内CPI涨幅将回落到5%以下,且明年3、4月份将回到4%以下。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