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9日“出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如期继续走低。
基于对CPI“见顶”的共识,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环境改善的预期愈加强烈。在“估值底”“政策底”或相继而至的背景下,A股能否就此摆脱低迷的纠缠,重回理性波动的轨道?
CPI逐月回落 A股或现“政策底”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10月份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其中,当月CPI同比增幅为5.5%,延续了前两个月的下行势头,且下降速度呈现加快趋势。
对于通胀数据继续走低,A股市场反应积极。当日沪深股指小幅高开,上证综指盘中跌破2500点后震荡回升,收盘报2524.92点,涨幅为0.84%。深证成指涨幅为0.80%。
在财通基金投资部副总监、财通价值动量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吴松凯看来,伴随中央稳定物价系列措施逐步见效,持续了一年多的货币紧缩政策有望“到底”。
大摩深证300指数增强拟任基金经理赵立松表示,从宏观指标和经济运行周期看,经济、库存可能面临最后一跌。随着经济阶段性剧烈收缩、去库存至极限,通胀压力会快速释放,尤其是生产环节的通胀压力会迅速下跌,而终端通胀即CPI涨幅下行预期将进一步增强。就经济增速而言,“接近于底部的可能性”非常大。
来自国泰基金吴晨的观点也认为,目前可见的信贷逐步放松迹象,将逐步转变为货币放松。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开市场发行量萎缩、发行利率下降,甚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等或将依次展开,以保证综合性的货币政策放松状态。
事实上,近期央行停发3年期央票、央票发行利率下调、票据贴现利率下降等信号频出,已经令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见底、总体紧缩下信贷“定向宽松”形成了基本共识。而对于深受紧缩困扰的A股市场而言,“政策见底”意味着“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流动性改善或引领其走出持续已久的低迷。
A股震荡筑底 “估值底”隐藏回报机会
在“政策底”明朗之前,投资者对于A股“估值底”的预期,已经伴随近期市场的反弹而逐渐显现。
进入10月份以来,沪深股市一度出现大幅缩量回调行情。上证综指10月24日创下2307.15点的31个月盘中新低,较3067.46点的年内高点大跌近四分之一。而10月21日周末收盘数据显示,当时沪深两市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4.03倍和25.28倍,较4月份出现的约23倍和34倍年内高位大幅回落。
根据摩根斯坦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测算,若按2011年全部上市公司盈利增速20%的悲观预计,其对应的上证综指区间应为2300点至2500点。
“可见,目前的指数运行已经在底部区域。”大摩深证300指数增强拟任基金经理赵立松说。
财通基金投资部副总监吴松凯也表示,目前股市波动在底部加剧,股价指数和净资产指数偏离幅度较大。“相对于货币政策见底,我们更看重目前市场的低估值。因为从历史上来看,低估值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回报机会。”吴松凯说。
股市“反转”仍赖“双底”进一步确认
伴随“一顶双底”预期日渐强烈,近期A股市场情绪明显趋于乐观。11月3日沪深两市成交一度大幅放大至2700亿元,即使有短期获利盘回吐的因素,市场人气显著回升也显而易见。
人气重聚的同时,内地市场也迎来一波基金发行“小高峰”。目前处于发行期的新基金超过20只,还有约40只基金等候发售,其中标准股票型基金、指数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占了相当比例。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