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6日电(记者俞菀、仇逸)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生源竞争“考验”高校招生制度。一方面,高水平大学年初自主招生“抱团联考”,年末又现“聚散离合”。另一方面,“洋大学”抢滩中国,使得国内高校面临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高考(微博)不再是唯一出路,本质上有利于打破垄断、促进大学与考生双向选择。
与此同时,围绕高考的教育公平问题依然受人关注:高校自主招生能否摆脱“抢生源”的质疑?如何确保农村边远地区考生的权益?高考加分如何阳光操作、真正体现素质选材?
联考阵营“震动”,自主招生改革仍需深入探索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2011年初,全国多所“985”高校、“211”高校结成自主招生“联考”阵营。有北大、港大等“北约”13校,清华、人大等“华约”7校和同济、哈工大等“卓越联盟”9校。
社会普遍认为,在“联考”学校内达成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的共识、形成科学多元的招生选才方式,尊重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是高校尝试“联考”的一个重要进步。
但是,不少考生和家长却觉得负担并没有明显减轻。2011年2月,全国有近20万高中生“密集赶考”,高强度、高难度的测试内容让人觉得“联考”俨然成了“小高考”,“集中录取”也令学生感到选择权受限。
2011年12月,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先后宣布退出自主招生“联考”阵营。这是“联考”实施以来首次有联盟成员退出,似乎释放了一个信号:“高校获得更多招生自主权,学生减负并获得更多选择权”的改革初衷,并未像设想的那样一马平川。
绝大多数联盟高校选择坚持探索自主招生联考。“北约”除复旦、南开大学之外的其余高校发布2012年“联考”公告,“华约”、“卓越联盟”的组成高校也联合公布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
教育专家认为,自主招生乃至联考,有利于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一把尺子量天下”的传统做法,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进一步创新,体现大学人才选拔和培养的特色理念,减轻学生的应试负担、充分保障考生选择的权利,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才能摆脱“抱团抢生源”的质疑,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支持,发挥引导和鼓励素质教育的重任。
!
“洋大学”来袭,助推国内高校“内涵”建设
2011年,“洋大学”吸引了众多国内高中毕业生的眼光。升学路径多元化,客观上使过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降温。
今年3月,由华东师范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共同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落户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这所学校将兼顾美国纽约大学的“特色”和中国及上海的元素。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外国大学的生活,还省下了一笔出国开销,“本土留学”将给考生更多的选择。
越来越多的国际著名高等学府看好并落户中国。在上海纽约大学之前,国内已有西交利物浦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分校等本土“洋大学”,还有哈佛大学上海中心、复旦早稻田大学中国办事处、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等数以千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
与此同时,“出国读大学”不再是高考失利后的无奈之举,国外高校、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对中国优质生源的热情持续高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约933万,比2008年减少了近117万。越来越多的优秀高中生主动放弃高考,美国“常春藤”高校等世界顶尖名校也将招生的目光和丰厚的奖学金投向他们。
回复该发言
2011年终特稿:生源竞争“考验”中国高考
2 回复:2011年终特稿:生源竞争“考验”中国高考
天苍月2011-12-08 06:05:34 发表
从短期来看,海外名校将招生的“触角”伸向中国教育市场,会使部分优质生源流失,对国内高校产生不利影响。但专家们普遍认为,从长远来看,“洋大学”掐尖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将引发“鲶鱼效应”,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助力;使得国内高校能静下心来,从内部管理和学术建设入手,提升办学水平,缩短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差距,用实力来提升吸引力和影响力。
倾向农村,清理加分,期待高等教育更加公平
无论是自主招生还是海外留学,在选择更多元化的同时都没有改变高考主通道的优势地位。人们普遍认为,“高考”制度存在有其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教育公平最有力的一重制度保障。
近年来,多重因素致使高校中的农村生比例持续“缩水”,一则“寒门难出贵子”的热帖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今年以来,在持续对农村、贫困生进行补助扶持的同时,不少高校在新一轮的招生改革中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进行“特殊照顾”。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圆梦计划”对上述地区中学排名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只要达到当地高考一本线即予录取。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大、中科大四校结成“自强计划”联盟,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敞开接受高等教育的大门。
为了在考前获得加分因素,考生和家长纷纷“求特长”:航模、体育、爵士鼓……在不规范操作下,高考加分成为某些人的“红利”。2011年高考加分乱象正在得到有效治理。教育部门高考前表示重点加强加分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国多地严查高招加分作假行为,违者取消录取资格和学籍。多个省市出台政策调整加分办法,清理取消一些加分项目。
走过2011,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人们期待,在全球化的竞争态势下,通过积极探索自主招生与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人才多元化评价、多样化选拔录取模式等积极举措,能进一步保障教育公平、回应社会关切,全面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回复该发言
倾向农村,清理加分,期待高等教育更加公平
无论是自主招生还是海外留学,在选择更多元化的同时都没有改变高考主通道的优势地位。人们普遍认为,“高考”制度存在有其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教育公平最有力的一重制度保障。
近年来,多重因素致使高校中的农村生比例持续“缩水”,一则“寒门难出贵子”的热帖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今年以来,在持续对农村、贫困生进行补助扶持的同时,不少高校在新一轮的招生改革中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进行“特殊照顾”。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圆梦计划”对上述地区中学排名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只要达到当地高考一本线即予录取。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大、中科大四校结成“自强计划”联盟,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敞开接受高等教育的大门。
为了在考前获得加分因素,考生和家长纷纷“求特长”:航模、体育、爵士鼓……在不规范操作下,高考加分成为某些人的“红利”。2011年高考加分乱象正在得到有效治理。教育部门高考前表示重点加强加分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国多地严查高招加分作假行为,违者取消录取资格和学籍。多个省市出台政策调整加分办法,清理取消一些加分项目。
走过2011,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人们期待,在全球化的竞争态势下,通过积极探索自主招生与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人才多元化评价、多样化选拔录取模式等积极举措,能进一步保障教育公平、回应社会关切,全面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