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产生奇迹的时代。
投资仅890万元的国产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上映7天票房突破2亿元,超过和它同期上映的三部好莱坞大片——《猩球崛起》、《铁甲钢拳》和《惊天战神》的票房总和。截至目前,《失恋33天》票房已突破3.3亿元。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华语论坛上,几乎所有与会嘉宾都不约而同地对这部小成本电影的票房奇迹发出这样的感叹。官、产、学、研各界代表对小成本电影票房奇迹的热烈讨论,似乎正预示着大片不再是丈量市场的唯一试金石。
相对于投资动辄过亿元、用大明星、请大导演的所谓“大片”而言,“中小成本电影”的投资一般在1000万元左右,甚至数百万元;从内涵上,其接近“独立电影”,在资金投入和制作上不隶属于任何电影集团,主要依靠制片人或导演个人出资制作影片。
我国年产故事片500多部,其中90%都是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中小成本影片。如果说大片是中国电影的“脸面”,那么大量中小成本电影则是中国电影的“身躯”。
2006年,《疯狂的石头》用300万元的投资,创造了2300万元的票房奇迹,为中小成本电影开辟了道路。
此后5年,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接受度不断提高。《李米的猜想》、《疯狂的赛车》、《杜拉拉升职记》、《观音山》等投资1500万元以内的影片分别获得了5000万元到1亿元的票房佳绩。
在逐渐被市场认可的同时,中小成本电影在国内外电影节上也不断有所斩获,比如《孔雀》在第55届柏林电影节上获银熊奖,《李米的猜想》获第1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投资仅600万元的《钢的琴》男主角荣膺第23届东京电影节影帝、并入围第2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有20多部中小成本电影获得国际大奖,而且在柏林、戛纳、东京等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国产片中小成本电影比重越来越大。
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关注:今年举办的第20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史无前例地设置了“中小成本影片奖”,专门奖励“制作成本低于800万元的优秀数字、胶片电影”。在大片当道的电影市场,“中小成本影片奖”的设立,与其说是对中小成本电影创作的鼓励,毋宁说是对中小成本电影这些年摸爬滚打所取得成绩的认可。该届电影节评奖结果也证实了这点。统计显示,本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参展影片共52部,除了《唐山大地震》、《十月围城》等少数几部影片有一定知名度外,其他不少影片,如获最佳故事片提名的《额吉》、《岁岁清明》等影片,都是中小成本电影。
当然,中小成本电影目前也存在不少困难。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说,一个普遍的问题是,许多中小成本电影由于受预算限制,无法进行大力度、大规模的营销和发行,结果往往很难为观众所知晓,商业价值不能得到应有的挖掘;一部分中小成本电影内容上还存在粗制滥造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影片叫好不叫座,如投资600万元的《钢的琴》票房仅700多万元,不免让人遗憾。
“不过,相比较传统商业大片,中小成本电影仍有独特优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研究员戴锦华认为,在市场和资本意义上,中小成本电影可塑性强,风险性低。
“未来的电影市场在大陆,而大陆电影的希望在于新人的独立电影。我非常看好中小成本电影未来的发展。”著名香港电影人关锦鹏对中小成本电影的未来也持乐观态度。
戴锦华说:“提高中国中小成本电影的整体素质是中国电影业亟须成长的必要环节。”人们期待着中小成本电影的厚积薄发。作为新生力量,中小成本电影在稳定电影质量,平衡商业、艺术关系,为大众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作品等方面,正显示着巨大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