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石(网易财经配图)
“当你仰视着我,你看到的王石只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充斥着被世俗反复夸耀的成功,却跟我毫无关系。”在最新拍摄的广告片中,王石以平缓的语气讲述着一个被世人误解的自己。
不管是2008年汶川地震中当中的“捐款门”,还是留学海外之后关于其与万科总裁郁亮之间的分歧传闻,作为房地产行业明星人物的王石,总是容易被动地陷入到各种各样的传闻当中,但他鲜有回应。他有微博,但他只关注了65个人,大部分微博的内容也只关乎生活的足迹,似乎与其在万科董事长的角色毫无关系。
“我从没有特意去关注谁,一般都是朋友说你应该关注我,或者推荐我关注什么,我才会关注。”3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在上海的一家私人会所里,身着格子衬衫、黑色皮夹克的王石精神俊朗,笑谈微博、登山、公益和慈善,甚至兴致盎然地跟我们讲起了小笑话。那一刻,似乎万科年代已是他一个很遥远的从前。
当下的万科却远未有王石这般潇洒,经历年后的“毒地板”风波和精装修房质量危机事件后,万科成长的烦恼逐一显现。而让万科感到最无奈的是,坊间还流传着王石董事长与管理团队之间存在分歧的各种传闻。
这些传闻的起因有多个版本,其中之一是万科的商业地产战略。2010年之后,也即王石留学海外的第一年,万科一改以往专注住宅地产的发展模式,开始涉足商业地产领域。尽管万科管理层解释,万科的商业是为了住宅而商业,跟其他开发商是完全不同的取向,但如此重大的转型在“王石时代”显然是不可想象的事情:1995年时候的王石就曾很强硬地把万科旗下的写字楼、酒店等非住宅的产品全部改为住宅,并从此确立了万科的住宅地产模式,这种模式十几年来从未发生过变化。
对于这些似真似假的传闻,王石的回应简洁而明确。在他看来,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分歧,而在于如何对待这些分歧,“只要不是致命的,即使你认为这个决定不是你的意图,你也要尊重,这样对万科下一代管理团队的成熟、成长才有帮助。”
作为万科的董事长,王石从三个方面定义了自己的角色:把握方向、任用人选以及万科出问题的时候承担责任,“我觉得我是蛮称职的。”
随着王石将自己海外留学的时间延长至五年,万科对于他而言更多的只是代表过去的一段经历。未来几年,王石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伦敦、耶路撒冷和伊斯坦布尔,他还未想过退休。“我的个性是喜欢自由、挑战自我。”他追求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或许正如其代言的广告词所言:“经历决定了这个世界,用自己的经历定义自己。”
对万科的管与不管
一个董事长最重要的是把握什么样的事情。
《中国经营报》:今年2月下旬你回国时候曾提到,你已经将在海外留学的时间从三年延长至五年,原因是什么?
王石:我的海外留学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从我个人的人生计划来讲,50岁至60岁一直在登山,做自己非常开心的事情。2010年的上半年我接到了哈佛大学的邀请,作为访问学者到了哈佛,借这个机会填补了我的留学梦,因为我过去没有这个经历。到了哈佛之后,我发现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但觉得还没学到什么东西,所以就决定把在哈佛留学的时间延长了一年。为了保证后面到伦敦留学的时间,一共延长了两年。现在来看,五年这个时间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明年到伦敦也是待两年。后面我还会到伊斯坦布尔和耶路撒冷,加起来可能就需要这么长时间。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