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家乡的印度庙宇变得破烂不堪、断壁残垣之时,阿肖克·哈德(Ashok Khade)义不容辞地站了出来,提供大量金钱,肩负起改造和重建庙宇的重任。
哈德有资格这么做。作为DAS离岸工程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兼CEO,哈德手中握有足够的资金。出身于印度极度贫困的社会最底层“达利特”家庭的哈德,凭借艰苦奋斗,终于和自己的兄弟一起在孟买创办了DAS离岸工程公司。公司专门建造海上钻井平台,后来将业务领域拓展到建造过街天桥等,拥有员工4500人,公司年销售额达2000万欧元。在商业领域不同凡响的表现,为哈德赢得了印度著名的“工业企业奖”。
哈德做出援建家乡庙宇的决定,颇具象征意义,原因很简单:在孩提时代,他甚至从没进过庙宇。为什么?因为出身于卑贱“达利特”家庭的哈德,并没有进入庙宇的资格。从当时不被允许进入庙堂的贱民,到如今承担起援建庙宇的英雄、村民眼中的救星和恩人,哈德完成了最为华丽的转身。
“我觉得自己真的成功了。”哈德微笑着说。
市场经济的冲击
在印度的贱民阶层,像哈德这样成为一名成功的达利特商人毕竟是少数,但是由达利特男人们(而非女人)创立商业公司的数量正在大肆上涨,这些新CEO也急于向外界展示自己,特别是自己所在的阶层。为此,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商业组织—印度贱民工商协会(DICCI),并在印度商业中心孟买组织了一个小型商业展览。
“我们想向外界展示,其实我们贱民阶层和其他印度公司以及社会是一个整体。”印度贱民工商协会主席米林德·坎布尔说。
被称为“贱民阶层”的达利特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商业打拼而成为百万富翁,这在印度社会是个惊人的现象。一直以来,贱民阶层在印度备受歧视,他们可以从事的工作少之又少,一般只能从事类似于耕种这样的底层工作。当然,前提是,耕种的土地并不归他们自己所有。除此之外,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也有少数贱民在公共部门工作。政府规定,公共部门里要为贱民阶层分配一定的名额。
然而现在,印度的经济正沿着自由市场路线迅猛腾飞,在全球经济中正在扮演越来越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发展,贱民所从事的耕种和公共部门的工作,却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逐渐消失。根据新德里尼赫鲁大学种姓专家苏里德·约德卡所述,很多贱民阶层因此失去工作,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尝试着开展属于自己的商业活动。“对于年轻的达利特人来说,解决生计的唯一办法通常是积攒20000卢比(约300欧元)开一家商店,或者一家药店。”约德卡说。
与此同时,印度经济的逐步现代化,也增加了贱民阶层创业的信心,印度贱民工商协会主席米林德·坎布尔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出生于一个小镇,父亲是一名教师,家里没有一点商业背景和传统,我唯一的优势是我的家庭受过教育。当我获得了工程学学士学位,父亲希望我能到政府部门寻找一份工作,但我拒绝了,为此他大为光火。”坎布尔说。
在作为雇员工作了几年后,坎布尔创建了自己的土木工程公司——未来建筑。现在,未来建筑公司年营业额达到1000万欧元。功成名就之后,坎布尔开始更多地支持达利特人,并逐步成为达利特人商业领袖的典型代表。
在坎布尔看来,贱民阶层达利特人在市场经济下翻身的武器便是资本主义对种姓制度的冲击。坎布尔相信,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印度传统的种姓制度无法继续存在下去。
“我们受到美国种族行动的启发,他们在拥有黑人总统奥巴马之前,已经有很多黑人商业领袖了。”坎布尔说。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