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前的最后一周,A股市场再现暴跌行情,直到上周五才有一股力量将上证指数撑住。业内传闻,汇金公司当日买入银行股;而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股的表现来看,当日尾盘的确有大额资金买入这几只股票,这才将市场跌势略微挽住。尽管当日汇金公司的买入额度似乎并不多,但还是提振人气,从日线上来看,总算对之前断崖式的走势进行了一定的修复。分析人士认为,汇金公司增持的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2319点时汇金公司有增持,如今在2245点左右又出手增持,或许此处又将是一定阶段的政策底。但要清楚的是,政策底并不能与市场底相提并论,去年汇金公司增持之后,市场创下2132点的新低。这一把钥匙原来也许是把万能钥匙,但经过多次使用之后,其作用正在减弱。
汇金公司可能已出手,央行似乎也在热身。近期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提出,要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有观察人士认为,与过去一年相比,这次例会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具体措辞有一定程度的改变。首先,会议对物价上涨的担忧鲜有表达;其次,会议格外强调了要引导货币信贷的平稳适度增长,这些会议措辞可能是为随后货币政策微“松”作铺垫。
其实,在2010年四季度时,引导货币信贷平衡适度增长也是当时的一个主要措辞,随后的2011年M2增速仅为13.6%,今年的目标是14%。有人认为,14%已是一个相对宽松的数字,因为M2的基数很大。不过,国民经济整体的基数也越来越大,需要花钱的地方会很多;如果考虑到外汇占款的下降,实际的M2增速会比14%要小很多。当然,这一切还要等3月份和一季度经济数据出台后,才能做一个比较完整的判断。因此,在此之前,只要外围市场变化不大,股市应该是一个弱平衡格局。央行发出的信号对股市而言,起的作用应该是“微波炉”式的作用,能不能把大餐烤熟还需要看实体经济的脸色。
经济基本面方面,如果单看国内PMI数据,实体经济的脸色应该很好看。中国3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意外上升至53.1%,高于2月份的51%,也远高于市场预期的50.5%,达到12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个可能会扭转一些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因为3月份A股市场的急杀,主要出于对经济下滑的担心。然而,3月份的先行指标却比预期的要好很多。
但值得关注的是,汇丰公布的PMI终值数据与官方公布的数据有较大差距。3月份汇丰中国PMI终值仍低于50%这一关键水平,从2月份的49.6%降至48.3%,虽然高于初值48.1%,但仍表明中国制造业仍在萎缩。从国内的贷款需求和市场利率的走势来看,3月份贷款需求并未有强劲增长,市场利率则持续走低,显示资金需求并不强劲,这意味着经济活跃度并不高。在这种比较之下,投资者会更倾向于相信哪个数据值得关注。而单就国内PMI数据的增速来看,据道琼斯测算,过去几年,3月份PMI的平均反弹幅度要略高于3个百分点,远高于今年3月的升幅。从港股本周一的表现来看,资金对于PMI数据的反应并不强烈,当日恒指依然下跌33点。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