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恩怨,兄弟之争,一场有如TVB大戏般的剧情在掌管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00016.HK,下称“新鸿基”)的郭氏家族中上演。
3月29日晚间,新鸿基联席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江和郭炳联,因涉嫌贿赂政府官员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涉案官员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前司长许仕仁也一同被带走。这是香港特区成立以来,被拘捕的最高级别官员。
涉案三人分别为政商界巨子名流,香港廉署的高姿态拘捕也实属罕见,消息一时间震动整个香港。
3月30日,复牌后新鸿基地产股价暴跌13.14%至96.5港元,创下这个重磅蓝筹股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就在这一天,资金纷纷洗仓,新鸿基的市值蒸发超过380亿港元。该事件引发的市场恐慌由此可见一般。
目前,廉政公署尚未对郭氏兄弟两人提起指控。更多的细节,廉政公署与新鸿基公司均没有再作进一步的透露。
有港媒报道指,此次涉贪案件系2008年被两位胞弟踢出董事局的大哥郭炳湘所举报,实为兄弟内斗升级所牵扯出的官商利益纠葛。
新鸿基的三位核心高层卷入其中,另一名执行董事陈铭刚刚去世。尽管新鸿基董事局决定仍让郭炳江和郭炳联兄弟继续担任联席主席职务,稳定军心。但高层动荡,已有呼吁老大郭炳湘“出山”的声音。
眼下事态远未明朗,郭氏兄弟面临的是个人和公司经营的双重危机。被罢免出局的郭氏老大是否能够趁此重新执掌,郭氏兄弟之母、年过八旬的邝肖卿是否会再次出来主持大局?这个庞大的地产家族,此时已经面临“内忧外患”,未来由谁执掌将是一个变数。
郭氏兄弟遭双重危机
“放心,一切如常。”这是郭氏兄弟向新鸿基全体员工发送的电子邮件中首先强调的。
3月31日,获得保释后的郭氏兄弟,如常到位于港湾道的新鸿基中心上班。为稳定公司上下的军心,郭氏兄弟连向内派“定心丸”, 同时分别向员工、证券分析员和媒体等发出消息,强调公司如常运作。
据了解,除了向全体员工发信安抚外,郭氏兄弟还特别与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主管开会,指公司有管理制度,要求无论是前线还是后勤的同事如同往日般工作即可,同时希望“群策群力度过这个风浪”。
这封给员工的邮件全文300余字,简短而感性。以“天色虽不会常蓝,眼前确有不少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信念,做好本分,今日的难关,他日回头一看,也只是个让我们未来走得更健壮的考验。”作为结尾。
事发前已有预兆。早在3月19日,新鸿基对外公告称,执行董事陈钜源因怀疑涉及触犯《防止贿赂条例》的调查而被廉政公署拘留。新鸿基董事局因此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由执行董事黄植荣、非执行董事黄奕鉴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王于渐组成,主要处理一些因该调查可能产生的有关事宜。
陈钜源是新鸿基地产最核心的高管之一,是“老臣子”,曾为郭氏兄弟之父郭得胜的秘书。陈钜源在新鸿基工作近40年,任执行董事亦有20余年,主要负责收购土地以及工程策划。
尽管新鸿基向外强调一切如常,但市场“不放心”,机构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
“目前这起涉贪案件透露出来的信息很有限,还很难判断新鸿基的管理层是否有潜在变动的可能。”一位中资投行的分析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因此资金洗仓后会继续观望,短期内会避免进入。
有港媒指,事件发生后已经引起一些银行对新鸿基公司进行贷款排查。近年,新鸿基为维持加快的发展步伐,进行动辄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银团贷款获得融资。
从业绩报告可得知,新鸿基大部分借贷主要用于内地项目的开发。内地房地产调控,高端物业资金回笼慢,是增添新鸿基财务风险的因素。
回复该发言
新鸿基再续豪门恩怨 郭炳湘疑谋重掌大局
2 回复:新鸿基再续豪门恩怨 郭炳湘疑谋重掌大局
DRYADDRYAD2012-04-06 01:51:14 发表
“新鸿基是香港老牌企业,作风一向稳健,旗下自持物业所获得的租金收入较为稳定,现金流方面也还算充足。”一位港股评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事件对公司品牌形象的影响大于对财务风险的担忧。
评级机构穆迪认为,短期内涉贪事件对新鸿基的品牌、决策过程以及融资渠道会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而这些影响可能会导致未来融资成本的上升。
花旗在针对此起事件的公司研究报告中指出,新鸿基郭氏兄弟被廉署拘捕,事件调查存在的不明确性会持续升温。因此,对新鸿基股票评级,由“买入”降至“中性”,并将目标股价调低30%。
董事局或生变数
此起涉贪事件,也是郭氏兄弟间长期内讧升级所引发的“外患”。一旦郭氏兄弟被起诉定罪,可能会引起新鸿基管理层剧变。
港媒报道中,援引一则廉署人员的话耐人寻味。“即使涉及很大利益冲突,未必有人即时举报,廉署未必够证据调查,除非有人发生纠纷,有关资料才会被抖出来。”这位廉署人员指,很多大型贪污案件在事发一段时间后,直到有商业纠纷才会被揭发。
由此,大部分港媒倾向于认为,该案件的揭发与几年前郭氏兄弟纷争中的“失权者”郭氏老大郭炳湘的举报有关。
据资料显示,2008年在郭氏三兄弟争夺新鸿基执掌权中,郭炳湘曾向法院上诉,质疑执行董事陈钜源处理一幅新界地皮的方式存在问题。即陈钜源通过第三方收购的地皮价格,要高于原本地皮拥有者有意直接出让给新鸿基的价格,由此怀疑其中有利益输送。
港媒报道指,廉署在2008年接获郭炳湘举报便开始介入调查,也由此牵出港府高官许仕仁,怀疑其曾经为新鸿基提供过顾问服务,收取巨额费用。此外,许仕仁入住新鸿基旗下楼盘住宅,涉嫌“免租金”收受利益。此后,许仕仁在新鸿基多个竞标项目出现活动的身影。
2000年,许仕仁离开政府并出任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以下简称“积金局” )行政总裁。2003年8月许离开积金局,自组私人顾问公司“德福企业有限公司”,并为新鸿基公司提供顾问服务。2005年,许仕仁重返政府,出任政务司司长直至2007年卸任。
一位不愿具名的香港政治评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香港政府官员离任后,都需经历一段“冷冻期”。 许仕仁在政商两界中穿行,与新鸿基过往密切不避嫌,也是引起廉署注意的一个原因。
许仕仁与郭氏家族有较深渊源,与郭氏三兄弟是自小玩伴。在2008年的郭氏兄弟之争中,就有报道指这位人称“桥王”(意指点子多)的许仕仁曾为郭母出谋划策,踢走老大郭炳湘。
众所周知,郭氏家族通过家族信托持有新鸿基地产42.3%的股权,系香港第二富有的家族。老大郭炳湘不顾家族企业品牌形象受损,自揭家丑,亦源于其在家族纷争中的斗败出局。
据香港财经观察人士蔡清伟介绍,2008年争产风波之前,新鸿基由郭氏三兄弟掌管,同心守业更被外界称为“三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之所以被踢出局,当时的媒体舆论倾向为三个原因:“一是,郭炳湘在外自己注册公司,有另起炉灶之疑;二是,郭炳湘曾经遭受过绑架,之后便性情大变与人难相处,在企业管理上也常与两位胞弟意见相左;三是,与有夫之妇传出绯闻,这位红颜被指安排进入新鸿基工作,过多干预公司管理。”蔡清伟认为,多个原因促使郭老太反感,出面支持老二与老三,而踢老大出局。
2008年的争产风波之后,郭氏家族信托基金的受托人也进行了重组,三兄弟均分家族新鸿基42%的股权。但查阅回当时刊发的声明,郭炳湘的家人是1/3股权权益的受益人,而郭炳湘本人并不在有关家庭信托受益人的名单之列。
回复该发言
评级机构穆迪认为,短期内涉贪事件对新鸿基的品牌、决策过程以及融资渠道会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而这些影响可能会导致未来融资成本的上升。
花旗在针对此起事件的公司研究报告中指出,新鸿基郭氏兄弟被廉署拘捕,事件调查存在的不明确性会持续升温。因此,对新鸿基股票评级,由“买入”降至“中性”,并将目标股价调低30%。
董事局或生变数
此起涉贪事件,也是郭氏兄弟间长期内讧升级所引发的“外患”。一旦郭氏兄弟被起诉定罪,可能会引起新鸿基管理层剧变。
港媒报道中,援引一则廉署人员的话耐人寻味。“即使涉及很大利益冲突,未必有人即时举报,廉署未必够证据调查,除非有人发生纠纷,有关资料才会被抖出来。”这位廉署人员指,很多大型贪污案件在事发一段时间后,直到有商业纠纷才会被揭发。
由此,大部分港媒倾向于认为,该案件的揭发与几年前郭氏兄弟纷争中的“失权者”郭氏老大郭炳湘的举报有关。
据资料显示,2008年在郭氏三兄弟争夺新鸿基执掌权中,郭炳湘曾向法院上诉,质疑执行董事陈钜源处理一幅新界地皮的方式存在问题。即陈钜源通过第三方收购的地皮价格,要高于原本地皮拥有者有意直接出让给新鸿基的价格,由此怀疑其中有利益输送。
港媒报道指,廉署在2008年接获郭炳湘举报便开始介入调查,也由此牵出港府高官许仕仁,怀疑其曾经为新鸿基提供过顾问服务,收取巨额费用。此外,许仕仁入住新鸿基旗下楼盘住宅,涉嫌“免租金”收受利益。此后,许仕仁在新鸿基多个竞标项目出现活动的身影。
2000年,许仕仁离开政府并出任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以下简称“积金局” )行政总裁。2003年8月许离开积金局,自组私人顾问公司“德福企业有限公司”,并为新鸿基公司提供顾问服务。2005年,许仕仁重返政府,出任政务司司长直至2007年卸任。
一位不愿具名的香港政治评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香港政府官员离任后,都需经历一段“冷冻期”。 许仕仁在政商两界中穿行,与新鸿基过往密切不避嫌,也是引起廉署注意的一个原因。
许仕仁与郭氏家族有较深渊源,与郭氏三兄弟是自小玩伴。在2008年的郭氏兄弟之争中,就有报道指这位人称“桥王”(意指点子多)的许仕仁曾为郭母出谋划策,踢走老大郭炳湘。
众所周知,郭氏家族通过家族信托持有新鸿基地产42.3%的股权,系香港第二富有的家族。老大郭炳湘不顾家族企业品牌形象受损,自揭家丑,亦源于其在家族纷争中的斗败出局。
据香港财经观察人士蔡清伟介绍,2008年争产风波之前,新鸿基由郭氏三兄弟掌管,同心守业更被外界称为“三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之所以被踢出局,当时的媒体舆论倾向为三个原因:“一是,郭炳湘在外自己注册公司,有另起炉灶之疑;二是,郭炳湘曾经遭受过绑架,之后便性情大变与人难相处,在企业管理上也常与两位胞弟意见相左;三是,与有夫之妇传出绯闻,这位红颜被指安排进入新鸿基工作,过多干预公司管理。”蔡清伟认为,多个原因促使郭老太反感,出面支持老二与老三,而踢老大出局。
2008年的争产风波之后,郭氏家族信托基金的受托人也进行了重组,三兄弟均分家族新鸿基42%的股权。但查阅回当时刊发的声明,郭炳湘的家人是1/3股权权益的受益人,而郭炳湘本人并不在有关家庭信托受益人的名单之列。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新鸿基再续豪门恩怨 郭炳湘疑谋重掌大局
DRYADDRYAD2012-04-06 01:51:14 发表
“郭炳湘想借机回归董事局是显而易见的,但仍需过他母亲这道难关。”上述评论人士表示,此事件再次涉及三兄弟之争,如果事态持续严重,郭老太应会再次出面主持大局。
近年内地攻略趋保守
一向以齐心形象示人的新鸿基,在争产风波兄弟失和后,企业品牌形象一度受损。上位后的郭氏两兄弟,也在不断修正郭炳湘执掌时作出的业务决策。
郭炳湘曾在递给法院的入禀状中表示不满, 称三兄弟在新鸿基业务以及改善新鸿基企业管治方面出现分歧,两位弟弟经常反对他的意见。
而这两位弟弟则称郭炳湘所作的投资决策不理智,一些项目和投资,未与董事局商榷便做出商业决策,引起董事会成员的不满,同时对公司管治造成负面影响。
郭氏兄弟之间,在经营理念上是保守与激进之争。市场多认为,郭炳湘在公司的业务决断上多为激进,而郭炳江和郭炳联则相对保守稳健。
由此可见,经营理念不一致,是郭炳江和郭炳联联手将大哥郭炳湘踢出局的内在诱因。近两年来,上位后的郭氏兄弟,也在不断纠正老大郭炳湘作出的业务决策,尤其是在内地业务的决策上。
2008年郭氏家族争产风波之后,新鸿基撤出深圳龙岗旧改项目、广州西塔项目,更出让成都项目。但随即新鸿基转战广州林和村改造及佛山澜石片区两个旧改项目。其中,资料显示,佛山旧改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280万平方米,是迄今新鸿基在内地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个项目。
在内地业务上,郭氏兄弟表现得更为谨慎进取。新鸿基在2009年以前,内地的土地储备增长水平偏低。2007-2009年,内地土地储备分别为4580万平方呎、5060万平方呎、5530万平方呎。但近两年,新鸿基在内地的土地储备则出现大幅增长。截至2011年底,新鸿基在内地拥有的土地储备达到8610万平方呎。
新鸿基的内地物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及珠三角区域。其中,上海的物业绝大多数用于出租,销售物业多处在广州及珠三角区域。新鸿基的物业品质在业界一直有口皆碑,在内地的项目,其中超过75%为高端物业。受内地调控影响,新鸿基眼下面临巨大的预售压力。
3月23日,新鸿基的价值200亿元的滨江凯旋门(资料、团购、论坛)[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项目的开盘引起市场高度关注。该项目开盘均价为16万元,而个别顶层复式单位的单价超过26万元/平方米,开启上海豪宅价格的新时代。
新鸿基中国公司董事长邓维聪表示,“以这个项目可售总量和预期销售价格计算,顺利销售回笼资金量巨大,对新鸿基很重要。”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高端物业策略使得新鸿基的资金回笼时间较长,但高端物业的毛利润远远高于普通住宅。此外,国内调控主要针对中低端市场,对于豪宅的销售影响较小。
此外,“新鸿基在内地租赁业务贡献比例逐渐加大,同时实现租售并举的策略,是保证其财务稳健的重要举措”。这位人士说道,此次涉贪案件对在建在售业务影响不大,但对于买地、并购等重大新投资决策,则会因为管理层的动荡受到阻滞。
回复该发言
近年内地攻略趋保守
一向以齐心形象示人的新鸿基,在争产风波兄弟失和后,企业品牌形象一度受损。上位后的郭氏两兄弟,也在不断修正郭炳湘执掌时作出的业务决策。
郭炳湘曾在递给法院的入禀状中表示不满, 称三兄弟在新鸿基业务以及改善新鸿基企业管治方面出现分歧,两位弟弟经常反对他的意见。
而这两位弟弟则称郭炳湘所作的投资决策不理智,一些项目和投资,未与董事局商榷便做出商业决策,引起董事会成员的不满,同时对公司管治造成负面影响。
郭氏兄弟之间,在经营理念上是保守与激进之争。市场多认为,郭炳湘在公司的业务决断上多为激进,而郭炳江和郭炳联则相对保守稳健。
由此可见,经营理念不一致,是郭炳江和郭炳联联手将大哥郭炳湘踢出局的内在诱因。近两年来,上位后的郭氏兄弟,也在不断纠正老大郭炳湘作出的业务决策,尤其是在内地业务的决策上。
2008年郭氏家族争产风波之后,新鸿基撤出深圳龙岗旧改项目、广州西塔项目,更出让成都项目。但随即新鸿基转战广州林和村改造及佛山澜石片区两个旧改项目。其中,资料显示,佛山旧改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280万平方米,是迄今新鸿基在内地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个项目。
在内地业务上,郭氏兄弟表现得更为谨慎进取。新鸿基在2009年以前,内地的土地储备增长水平偏低。2007-2009年,内地土地储备分别为4580万平方呎、5060万平方呎、5530万平方呎。但近两年,新鸿基在内地的土地储备则出现大幅增长。截至2011年底,新鸿基在内地拥有的土地储备达到8610万平方呎。
新鸿基的内地物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及珠三角区域。其中,上海的物业绝大多数用于出租,销售物业多处在广州及珠三角区域。新鸿基的物业品质在业界一直有口皆碑,在内地的项目,其中超过75%为高端物业。受内地调控影响,新鸿基眼下面临巨大的预售压力。
3月23日,新鸿基的价值200亿元的滨江凯旋门(资料、团购、论坛)[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项目的开盘引起市场高度关注。该项目开盘均价为16万元,而个别顶层复式单位的单价超过26万元/平方米,开启上海豪宅价格的新时代。
新鸿基中国公司董事长邓维聪表示,“以这个项目可售总量和预期销售价格计算,顺利销售回笼资金量巨大,对新鸿基很重要。”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高端物业策略使得新鸿基的资金回笼时间较长,但高端物业的毛利润远远高于普通住宅。此外,国内调控主要针对中低端市场,对于豪宅的销售影响较小。
此外,“新鸿基在内地租赁业务贡献比例逐渐加大,同时实现租售并举的策略,是保证其财务稳健的重要举措”。这位人士说道,此次涉贪案件对在建在售业务影响不大,但对于买地、并购等重大新投资决策,则会因为管理层的动荡受到阻滞。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