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基金2011年年报出炉,无一只股票基金获得正收益,公司集体难堪。可以肯定的是,关于基金亏钱的声音又会重新热烈起来。
客观来看,基金本身作为一个资产管理产品,仓位、投资标的受到种种限制,暂时改变不了靠天吃饭的特质。大环境下行时,以A股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基金很难再谈绝对收益。
因而,在寒冬市场下,谁亏得少,持有人的信任感就归谁。持有人寻找的,是那些相对更为出色,更令人放心,更有可能在市场回暖后带给你满满收益的管理人。
拉取各类基金产品收益率排名,可以看到,2011年,被动指数型第一落在国投瑞银基金,债券型第一落在广发基金,货币市场第一落在招商基金,QDII第一落在国泰。而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封闭股票型基金的第一名均落在博时基金。
查阅历年数据发现,这是博时基金成立以来最好的投研成绩单,也创造了年度单一公司夺冠基金数量最多的新纪录。
2011年,博时创始人肖风退居二线,何宝接任。
在基金业,伴随大佬们的空降或离场,基金公司潮起潮落,业绩大幅震荡,这几乎已经成为业内定律。然而在2011年博时基金安全过渡。
后肖风时代的博时,顺利避免了因领军人物离开而导致投研业绩、规模走衰的怪圈。何宝这位来自中投公司的新人仅37岁,与肖风当时创办博时时年纪相近。
三只冠军基金博时主题行业、博时价值增长、博时裕隆封闭分别来自价值组、混合组、成长组,长期业绩同样骄人。在业绩优秀的背后,是博时对价值投资理念的坚持和对投研体系改革的探索。十三载风雨锐意创新,作为国内第一个推行投资风格分组的基金公司,博时在投研团队建设方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由博时的季报、年报当中可以看到,博时的研究特立独行,从不跟风参与中小板、创业板的火爆行情,不看市场看个股,投资核心认准企业。独树一帜的投资风格以及那份淡定从容,背后却是长期在外的奔波调研和摸索钻研。
投资人更为好奇的或许是,博时三只冠军基金是如何夺冠的。在这成绩单的背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博时,能够在2011年顶住压力完成平稳过渡?本期理财周报记者走近博时,多角度多层次剖析这家公司,解读制度力量支撑起来的“博时现象”。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