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网易教育频道独家约稿。
本文作者:雷泓霈
4月11日《扬子晚报》报道,4月9日上午,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时,一名高二学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该校领导称,学校认为这名同学的演讲“言论不当,用词过激”,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不会对其进行处分。详细
作为育人重地的学校从来都应“自由广阔,园地开放”,在遵纪守法的框架内,让学生放开思维,直言不讳,坦诚相待,善于质疑,发出真声。有了这种海纳百川、自由宽广的汇合,学生的思想就会更深刻,求异思维就会更犀利,创造活力就能走得更远,成就未来的“有容乃大”。
在孔子他老人家那里,早就有了自由、开放性教育模式。《论语》是孔夫子和他的学生的精彩对话。在对话中,学生的偏激、个性、质疑,包括愤懑,都得到了尽情释放和自由展示,作为导师的孔子,心平气和,娓娓而谈,高屋建瓴,旁征博引,拨云见日。不设限,不否定,多包容。课堂成为了开放的辩论会,多元智慧得到激活迸发。怨不得孔夫子的弟子“贤者如云”呢?
这位高二学生的发言虽有点偏激,“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也说明他的社会型性格、反思型性格和批评型性格,已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是个性思维的充分张扬。一个血气方刚的年青人,就应该有这种思想锐气、标新立异、人无我有的探索性思维。惟其如此,年青人蕴藏的创造性格才能得到激情点燃,打出一片新天地。难能可贵。
遗憾的是在教育现实中,质疑能力、创造性格,早就被升学率崇拜取代了。为了追求高分效应、良好的教育政绩,教师和课堂都将“听话”、“规范”、“整齐划一”,当做主要管理目标,那些锋芒毕露者往往被视为异端,甚至会受到无情打压。前段时间,一项对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和南昌这6个城市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教师的包容性堪忧,对学生奇思怪想的容忍度在6个城市中也是排最后的。教育思维越来越狭隘,眼界越来越功利,教育文化越来越封闭,怎么能愿意接纳创造活力和思想活力呢?都成奢侈品了!
最典型的就是孩子的远景发展效果。很多孩子看起来分数非常高,内在却很“面”,创造活力萎缩很多,更甘于逆来顺受,四平八稳。不愿冒尖。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中国孩子这些年,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屡屡获得各种金奖,是“获奖大户”,而这些孩子长达成人后,却都很一般。因为他们的创造活力和质疑能力已经被教育蒸发剥夺了。
这些年,屡屡有专家提到,为什么中国人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已经获奖的华人,接受的是民国以前的教育,而不是现行教育体制,比如杨振宁等。这才是未能获奖的重要的原因,现行高考(微博)制度太注重模式化训练、标准化答案,将孩子统得到太死,完全成了“绵羊”等。这种按部就班的强化训练已经将孩子的想象能力、质疑能力萌芽扼杀了。得到了成绩,失去了最应该“剩下的东西”,爱因斯坦说的,“当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接受的每一样东西,那么剩下来的才是教育”,他们都没有了,让人无限郁闷啊!
就今天的新闻而言,这个孩子的做法其实根本不够典型,可为什么还成了焦点新闻呢?因为诸如“高压打压”、“强力驯服”以及“野蛮摧残”已经成为了常态做法,绝大多数孩子都能默默接受,成为羔羊,唯有这位孩子不愿驯服,跳出了规则之外,自成一家。这种独立特行,才更是新闻的着眼点所在。也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这也才是教育的最大悲哀:监狱化,牢笼化,学生成为了“教育囚犯”都不知道挣扎和反抗。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