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来看,创业板的硬性条件一定是越来越宽,一些行业特色鲜明、行业地位突出、业务模式清晰且又高速成长的互联网企业,未来在小规模盈利的状态下登陆创业板依然有可能,但要做到像美国市场一样在亏本状态下上市尚不现实。
就国内监管层来看,其实面临很大压力。尤其是2007年,中石油海外上市后又回归A股,业界探讨比较多的是为什么优秀的公司都到海外市场上市?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为什么本国投资人却无缘分享上市带来的丰厚回报?证监会出于分享经济果实,聚拢优质企业资源等各方面的考虑,也有着越来越强的动力鼓励互联网企业在境内上市。
之前,国家也出台一系列境内上市的利好政策。现在又出现很多未广泛公布但流行于投行圈的说法,即要求本土的公司到国内上市。据称,监管层在行业培训和内部交流时都会表示,希望这些企业留在国内上市。
据国内投行人士介绍,在承销过程中,投资人对互联网企业兴趣度较高,但苦于找不到高成长的投资标的,不得不听很多高估值、高成长的故事。
中国互联网企业如何迎接境内上市?
仍未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在设计投资架构的时候做成双向型构架,既符合海外上市的条件,又符合中国上市的条件。这样便于将来灵活操作,哪个市场好就去哪里上市,对投资人来说也是多重选择。比如增加中国元素,更多地往中国的上市标准靠拢。
假如海外上市不行,便考虑在国内上市的可能性。要考虑到公司架构对融资的影响,国内注册的股份制有限公司就很容易融资,单纯的海外架构没法拿到人民币基金。不过目前做双向架构的企业不是很多,企业达到一定量级,符合资本市场条件的企业,再去做双向架构。
此外,互联网公司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也要更加中国化,改变纯粹“赌”的模式,就要求互联网业务跟传统业务紧密结合,做实实在在而非很虚的业务,毕竟国内的上市标准更多偏向于实体业务。比如卖酒的电商企业可增加线下的专卖店、连锁店,将线上线下业务嫁接起来的商业模式比较饱满。
互联网企业的成长不同于传统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互联网企业属于非线性增长模式,越过盈亏平衡点以后,可能边际成本很低,收益率非常高。所以要求投行和审计师向证监会详细地解释清楚企业未来业务的成长性和爆发点,以及资产负债率、货币资金、存货等相关情况。
现在,没融资的企业或者正在融资的企业应该认真考虑将来如何选择上市道路。不排除未来国内的资本市场成为互联网企业最好的融资渠道。企业融资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未来发展慎重选择拿美元还是人民币,选择设计什么样的投资架构。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