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隆:我98%的工作与3D无关
1 卡梅隆:我98%的工作与3D无关
xiez20092012-04-19 23:51:50 发表
詹姆斯·卡梅隆在日落前一个小时,抓住片刻的夕阳, 拍摄了杰克与罗丝在船头接吻的经典一幕。虽然后来发现画面没有完全对焦,但卡梅隆最后还是保留了这一珍贵的镜头
3月27日傍晚,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南广场,挤满了媒体记者和观众。阿尔伯特亲王的雕塑前,十盏火焰灯正熊熊燃烧。
15年后,3D版《泰坦尼克号》在此首映。17点25分,当詹姆斯·卡梅隆携妻子苏茜出现在红毯上时,影迷用高分贝的尖叫表达了对这位导演的敬意。紧接着出现的是女主角凯特·温斯莱特,她身着一袭优雅夺目的黑色长款礼服,脸庞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红润可人。
温斯莱特给了卡梅隆一个大大的拥抱,拉着他找到当年饰演罗丝未婚夫的比利·赞恩说:“你知道吗,这个疯狂的家伙36小时前刚从海底回来!”
音乐厅内,为《泰坦尼克号》配乐的著名音乐家詹姆斯·霍纳,指挥乐队奏响《我心依旧》的旋律。卡梅隆站在台上,对着当天到场的影片主创动情说道:“十五年过去了,我现在依然觉得很不可思议,我们那时候是怎样一起创造了如此美丽动人的作品。我只想感谢你们为《泰坦尼克号》所做的一切,我为你们在电影里的表现感到非常骄傲,我相信这一切将会历久弥新。”
去年10月29日,卡梅隆在派拉蒙影业公司举办了一场3D版《泰坦尼克号》的媒体试映会,本报特约记者也应邀出席。试映会为媒体播放了长达18分钟的经典片段,曾经熟悉的画面,如今看来却不失新鲜。当罗丝潜入淹没在水中的走廊时,观众能够感受到水的深度;当杰克和罗丝在船头想象自己飞翔时,观众能感受到他们距离海面的高度。3D特效也在无意中增强了影片的紧张氛围。
在回答现场媒体提问时,卡梅隆一直强调,《泰坦尼克号》的3D转制不同于任何普通的转制。这一次,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事实上,外界对3D电影一直不乏强烈的批评声。卡梅隆希望大家知道,自从最初打算将该片转换成3D起,他就没向任何人妥协过。他也很清醒,历史上关于泰坦尼克号的隐喻之一——骄兵必败——很有可能发生在这部影片上,导致他“职业生涯的终结”。
《泰坦尼克号》制片人乔恩·兰道说:“为什么卡梅隆最终总能成功?他总是把自己逼到悬崖边上,虽然这种自信很危险。当没有退路时,他只能开足马力向前。”
“我一直都将能够重新坐在电影院里观看这部片子,看作一种社会现象。十几年前看过《泰坦尼克号》的人,现在也许已经结婚生子,对爱情与人生的看法已经改变;对于较年长的观众,也许现在在意的已不再是爱情的浪漫,而是领悟到彼此的责任,以及人生的意义。所以,无论你处于哪个年龄阶段,《泰坦尼克号》都会带给你新的思考。”卡梅隆说,“我觉得媒体报道的标题不应该是‘3D版《泰坦尼克号》’,而应该是‘《泰坦尼克号》重返银幕’,其次才是3D。”
60周和1800万美元的3D转制
让《泰坦尼克号》重返大银幕,是卡梅隆心中多年来的一个愿望。早在2006年全美广播协会举办的数字电影峰会上,他就透露,“正考虑以数字3D方式重新发布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
回复该发言
詹姆斯·卡梅隆在日落前一个小时,抓住片刻的夕阳, 拍摄了杰克与罗丝在船头接吻的经典一幕。虽然后来发现画面没有完全对焦,但卡梅隆最后还是保留了这一珍贵的镜头
3月27日傍晚,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南广场,挤满了媒体记者和观众。阿尔伯特亲王的雕塑前,十盏火焰灯正熊熊燃烧。
15年后,3D版《泰坦尼克号》在此首映。17点25分,当詹姆斯·卡梅隆携妻子苏茜出现在红毯上时,影迷用高分贝的尖叫表达了对这位导演的敬意。紧接着出现的是女主角凯特·温斯莱特,她身着一袭优雅夺目的黑色长款礼服,脸庞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红润可人。
温斯莱特给了卡梅隆一个大大的拥抱,拉着他找到当年饰演罗丝未婚夫的比利·赞恩说:“你知道吗,这个疯狂的家伙36小时前刚从海底回来!”
音乐厅内,为《泰坦尼克号》配乐的著名音乐家詹姆斯·霍纳,指挥乐队奏响《我心依旧》的旋律。卡梅隆站在台上,对着当天到场的影片主创动情说道:“十五年过去了,我现在依然觉得很不可思议,我们那时候是怎样一起创造了如此美丽动人的作品。我只想感谢你们为《泰坦尼克号》所做的一切,我为你们在电影里的表现感到非常骄傲,我相信这一切将会历久弥新。”
去年10月29日,卡梅隆在派拉蒙影业公司举办了一场3D版《泰坦尼克号》的媒体试映会,本报特约记者也应邀出席。试映会为媒体播放了长达18分钟的经典片段,曾经熟悉的画面,如今看来却不失新鲜。当罗丝潜入淹没在水中的走廊时,观众能够感受到水的深度;当杰克和罗丝在船头想象自己飞翔时,观众能感受到他们距离海面的高度。3D特效也在无意中增强了影片的紧张氛围。
在回答现场媒体提问时,卡梅隆一直强调,《泰坦尼克号》的3D转制不同于任何普通的转制。这一次,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事实上,外界对3D电影一直不乏强烈的批评声。卡梅隆希望大家知道,自从最初打算将该片转换成3D起,他就没向任何人妥协过。他也很清醒,历史上关于泰坦尼克号的隐喻之一——骄兵必败——很有可能发生在这部影片上,导致他“职业生涯的终结”。
《泰坦尼克号》制片人乔恩·兰道说:“为什么卡梅隆最终总能成功?他总是把自己逼到悬崖边上,虽然这种自信很危险。当没有退路时,他只能开足马力向前。”
“我一直都将能够重新坐在电影院里观看这部片子,看作一种社会现象。十几年前看过《泰坦尼克号》的人,现在也许已经结婚生子,对爱情与人生的看法已经改变;对于较年长的观众,也许现在在意的已不再是爱情的浪漫,而是领悟到彼此的责任,以及人生的意义。所以,无论你处于哪个年龄阶段,《泰坦尼克号》都会带给你新的思考。”卡梅隆说,“我觉得媒体报道的标题不应该是‘3D版《泰坦尼克号》’,而应该是‘《泰坦尼克号》重返银幕’,其次才是3D。”
60周和1800万美元的3D转制
让《泰坦尼克号》重返大银幕,是卡梅隆心中多年来的一个愿望。早在2006年全美广播协会举办的数字电影峰会上,他就透露,“正考虑以数字3D方式重新发布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卡梅隆:我98%的工作与3D无关
xiez20092012-04-19 23:51:50 发表
2009年初,他联系了7家提供转制技术的供应商,从《泰坦尼克号》中截取90秒片段,分别让他们进行转换,结果没有一家令他感到完全满意。卡梅隆是个完美主义者,他希望找到一家能与之发展合作关系的供应商,这样双方可以耐心地将画面处理到他想要的效果。最终,卡梅隆找到了Stereo D公司。
Stereo D是加州一家大名鼎鼎的特效制作公司,是3D数字电影制作行业的佼佼者,以不惧好莱坞导演的苛刻要求著称。
5月即将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复仇者联盟》,也是由其完成3D转制。2009年7月,卡梅隆与Stereo D合作完成了90秒的3D版片段,“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与Stereo D确立合作关系后,卡梅隆全身心投入3D版《泰坦尼克号》的制作工作。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老底片进行后期的超高清画质处理。这是一个去噪的过程,通过降低颗粒度,锐化边缘,让老版的底片变得更加清晰,以达到3D电影对画面的要求。他另外组建了一个300人的数码美工团队。这个团队的任务,就是让每一帧画面里的每个角色、每样东西、每个部分都具有景深。
因此,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在卡梅隆的光风暴娱乐制作公司,以下场景便成了常态:一名数码美工端坐在屏幕前,将片中人物的每根发丝,每行细节逐格贴合,随后将一个个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再拖动调整这个网,直到每样东西都处在正确的景深平面上。
当他们处理完景深后,还有一个查缺补漏的步骤,即手绘出丢失掉的图像信息。“当你添加景深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将物体分离成左眼看到的视图,和右眼看到的视图。”卡梅隆解释,“所以,每当我们要把15年前拍摄的平面画面里的物体进行移动的时候,就必须要将丢失的图像信息补全,而且必须做到完美无瑕。”
接下来,数码美工团队将生成的画面播放给《阿凡达》的3D技术团队看。“他们跟我一起做过所有原生3D画面的拍摄,做了很多年,因此他们知道好的3D效果是怎样的,他们对景深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卡梅隆把这一环节视为“初审”。
卡梅隆是以上所有繁琐步骤的最后把关者,《泰坦尼克号》长达3小时15分钟,他的工作是逐帧慢进,倒带,仔细检查其中的每一个镜头,确保景深正确。
由于卡梅隆当年拍摄《泰坦尼克号》时,倾向于使用广角镜头,更喜欢“将角色隐匿在场景中”,因此他认为影片很适合转换成3D。而此次转制的关键,就是加强景深的效果。然而,由于没有当时拍摄的景深信息,一旦处理不当,镜头里的对象会显得过大或过小。
《泰坦尼克号》里有这样一幕:杰克传了一张纸条给罗丝,画面的前景里有一盏台灯。在2D画面中,这盏台灯完全可以作为聚焦物体之外的一个前景,并无大碍,但在3D画面中,台灯就有了一个镜头。“很明显,我们不可能重新补拍这个镜头,所以我们得想办法弥补。”卡梅隆告诉记者,“我们压缩了景深,使台灯看起来离我们没有那么近,这样,它对观众来说也就没有那么显眼。”
由此细节展开,卡梅隆总结了自己的3D经验:“我认为导演起的作用,就是依靠电影摄影艺术,掌控观众的注意力和感知力,让观众看向这里,而不是看向那里。而3D就是把这一切复杂化,它也可以明显地加强图像效果。比如说,这里很重要,3D可以强调这一点。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你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技术来驾驭3D。”
回复该发言
Stereo D是加州一家大名鼎鼎的特效制作公司,是3D数字电影制作行业的佼佼者,以不惧好莱坞导演的苛刻要求著称。
5月即将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复仇者联盟》,也是由其完成3D转制。2009年7月,卡梅隆与Stereo D合作完成了90秒的3D版片段,“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与Stereo D确立合作关系后,卡梅隆全身心投入3D版《泰坦尼克号》的制作工作。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老底片进行后期的超高清画质处理。这是一个去噪的过程,通过降低颗粒度,锐化边缘,让老版的底片变得更加清晰,以达到3D电影对画面的要求。他另外组建了一个300人的数码美工团队。这个团队的任务,就是让每一帧画面里的每个角色、每样东西、每个部分都具有景深。
因此,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在卡梅隆的光风暴娱乐制作公司,以下场景便成了常态:一名数码美工端坐在屏幕前,将片中人物的每根发丝,每行细节逐格贴合,随后将一个个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再拖动调整这个网,直到每样东西都处在正确的景深平面上。
当他们处理完景深后,还有一个查缺补漏的步骤,即手绘出丢失掉的图像信息。“当你添加景深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将物体分离成左眼看到的视图,和右眼看到的视图。”卡梅隆解释,“所以,每当我们要把15年前拍摄的平面画面里的物体进行移动的时候,就必须要将丢失的图像信息补全,而且必须做到完美无瑕。”
接下来,数码美工团队将生成的画面播放给《阿凡达》的3D技术团队看。“他们跟我一起做过所有原生3D画面的拍摄,做了很多年,因此他们知道好的3D效果是怎样的,他们对景深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卡梅隆把这一环节视为“初审”。
卡梅隆是以上所有繁琐步骤的最后把关者,《泰坦尼克号》长达3小时15分钟,他的工作是逐帧慢进,倒带,仔细检查其中的每一个镜头,确保景深正确。
由于卡梅隆当年拍摄《泰坦尼克号》时,倾向于使用广角镜头,更喜欢“将角色隐匿在场景中”,因此他认为影片很适合转换成3D。而此次转制的关键,就是加强景深的效果。然而,由于没有当时拍摄的景深信息,一旦处理不当,镜头里的对象会显得过大或过小。
《泰坦尼克号》里有这样一幕:杰克传了一张纸条给罗丝,画面的前景里有一盏台灯。在2D画面中,这盏台灯完全可以作为聚焦物体之外的一个前景,并无大碍,但在3D画面中,台灯就有了一个镜头。“很明显,我们不可能重新补拍这个镜头,所以我们得想办法弥补。”卡梅隆告诉记者,“我们压缩了景深,使台灯看起来离我们没有那么近,这样,它对观众来说也就没有那么显眼。”
由此细节展开,卡梅隆总结了自己的3D经验:“我认为导演起的作用,就是依靠电影摄影艺术,掌控观众的注意力和感知力,让观众看向这里,而不是看向那里。而3D就是把这一切复杂化,它也可以明显地加强图像效果。比如说,这里很重要,3D可以强调这一点。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你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技术来驾驭3D。”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卡梅隆:我98%的工作与3D无关
xiez20092012-04-19 23:51:50 发表
在他眼里,制作质量是决定3D电影成败的最关键因素,而它依靠两大法宝——时间和金钱。为了让3D版《泰坦尼克号》有别于其他粗制滥造的3D转换片,卡梅隆花费了60周时间和高达1800万美元的成本。当卡梅隆把转换后的整部片子审核完毕,已是今年2月。
据制片人兰道介绍,目前好莱坞大多数电影的后期3D转换只需要6周,即卡梅隆所说的“2.4D”。区别在于,这些伪3D电影在后期转制过程中省去了《泰坦尼克号》的上述步骤,直接将2D成片交给了特效制作公司。“《泰坦尼克号》是我的宝贝,所以我一定要卷起袖子,亲身参与这次3D转制的每一个细节。”卡梅隆说。
在3D版《泰坦尼克号》里,卡梅隆只改动了原作的一个镜头。美国宇航员内尔·德格拉斯曾给卡梅隆寄了封邮件,说影片最后罗丝躺在救生筏上仰望的星空,与1912年大西洋那个位置看到的星空并不相同。他认为卡梅隆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应该事先注意到这点。
“于是我回复他,‘好吧,你这个混蛋,那你给我1912年4月15日凌晨4点20分准确的星空图,我会把它放到电影里的。”卡梅隆笑着说。
3D电影的先行者和拯救者
作为3D电影的拥趸,卡梅隆对3D技术的追求堪称苛刻。即便在《泰坦尼克号》转制过程中亲力亲为,他对最终的成品依然感到不满:“它仍不完美,这是2.99D,不是真正的3D。”
卡梅隆对3D电影的探索,始于1996年。当年,他为《终结者2》制作了一部迷你版的3D续集。这部影片时长12分钟,耗资6000万美元,被用在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内播放。虽然当初拍摄时使用的是两台连在一起的笨重摄像机——整个装置就像一台450磅重的洗衣机,但他的团队依靠一套电缆系统,仍完成了若干革命性的动态镜头。
这一项目使卡梅隆对数字时代的3D电影产生了浓厚兴趣。正如他过往电影生涯中的多次经历,卡梅隆再度忽略了主流智慧,决心自行探索3D的真正潜力。2000年,卡梅隆首次与好莱坞著名摄影师文斯·佩斯取得联系,随后两人开始研发新型3D摄影机,并在次年的3D纪录片《深渊幽灵》中得以应用。后来,卡梅隆还把该立体摄影系统用于摄制另一部IMAX版3D纪录片《深海异形》。但是,这项技术当时尚处于摇篮之中。
“如果我要推广3D化的IMAX技术,我必须拍一部无比成功以至于没有影院会拒绝的电影。”因此,卡梅隆决定在下一部他认为商业上更有潜力的科幻电影《阿凡达》中使用3D技术。
后来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阿凡达》的成功让卡梅隆成为 “3D电影大师”。每次听到外界这样称呼他,卡梅隆总会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其实我98%的工作和3D无关。我大部分时间都在选演员,写剧本,设计场景、人物、花花草草、色彩,取景,拍摄,操作仪器,处理音效。3D只是为观众提供一种更加高级的观影体验,是一种增值行为。作为一名故事叙述者,你的那些基本工作没有任何改变。”
事实上,关于3D电影的最早尝试,可追溯至19世纪末电影发明之初。当时,英国电影先驱者威廉·弗莱斯·格林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放映与观看3D电影的设备。1922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部胶片3D电影《爱情的力量》在洛杉矶大使饭店公映,这也是3D电影的第一次商业化运用。后来由于二战的原因,3D电影并没有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形成热点。
二战结束后,好莱坞为应对电视普及带来的冲击,开始大量拍摄宽银幕史诗片,这也为3D电影赢得了短暂的黄金期。1952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3D电影《非洲历险记》上映,海报上的宣传语“狮子坐在你腿上,女郎躺在你怀里!”让影片票房大卖。哥伦比亚、华纳、迪士尼、环球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等公司见状纷纷加入这股3D潮流。
回复该发言
据制片人兰道介绍,目前好莱坞大多数电影的后期3D转换只需要6周,即卡梅隆所说的“2.4D”。区别在于,这些伪3D电影在后期转制过程中省去了《泰坦尼克号》的上述步骤,直接将2D成片交给了特效制作公司。“《泰坦尼克号》是我的宝贝,所以我一定要卷起袖子,亲身参与这次3D转制的每一个细节。”卡梅隆说。
在3D版《泰坦尼克号》里,卡梅隆只改动了原作的一个镜头。美国宇航员内尔·德格拉斯曾给卡梅隆寄了封邮件,说影片最后罗丝躺在救生筏上仰望的星空,与1912年大西洋那个位置看到的星空并不相同。他认为卡梅隆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应该事先注意到这点。
“于是我回复他,‘好吧,你这个混蛋,那你给我1912年4月15日凌晨4点20分准确的星空图,我会把它放到电影里的。”卡梅隆笑着说。
3D电影的先行者和拯救者
作为3D电影的拥趸,卡梅隆对3D技术的追求堪称苛刻。即便在《泰坦尼克号》转制过程中亲力亲为,他对最终的成品依然感到不满:“它仍不完美,这是2.99D,不是真正的3D。”
卡梅隆对3D电影的探索,始于1996年。当年,他为《终结者2》制作了一部迷你版的3D续集。这部影片时长12分钟,耗资6000万美元,被用在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内播放。虽然当初拍摄时使用的是两台连在一起的笨重摄像机——整个装置就像一台450磅重的洗衣机,但他的团队依靠一套电缆系统,仍完成了若干革命性的动态镜头。
这一项目使卡梅隆对数字时代的3D电影产生了浓厚兴趣。正如他过往电影生涯中的多次经历,卡梅隆再度忽略了主流智慧,决心自行探索3D的真正潜力。2000年,卡梅隆首次与好莱坞著名摄影师文斯·佩斯取得联系,随后两人开始研发新型3D摄影机,并在次年的3D纪录片《深渊幽灵》中得以应用。后来,卡梅隆还把该立体摄影系统用于摄制另一部IMAX版3D纪录片《深海异形》。但是,这项技术当时尚处于摇篮之中。
“如果我要推广3D化的IMAX技术,我必须拍一部无比成功以至于没有影院会拒绝的电影。”因此,卡梅隆决定在下一部他认为商业上更有潜力的科幻电影《阿凡达》中使用3D技术。
后来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阿凡达》的成功让卡梅隆成为 “3D电影大师”。每次听到外界这样称呼他,卡梅隆总会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其实我98%的工作和3D无关。我大部分时间都在选演员,写剧本,设计场景、人物、花花草草、色彩,取景,拍摄,操作仪器,处理音效。3D只是为观众提供一种更加高级的观影体验,是一种增值行为。作为一名故事叙述者,你的那些基本工作没有任何改变。”
事实上,关于3D电影的最早尝试,可追溯至19世纪末电影发明之初。当时,英国电影先驱者威廉·弗莱斯·格林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放映与观看3D电影的设备。1922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部胶片3D电影《爱情的力量》在洛杉矶大使饭店公映,这也是3D电影的第一次商业化运用。后来由于二战的原因,3D电影并没有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形成热点。
二战结束后,好莱坞为应对电视普及带来的冲击,开始大量拍摄宽银幕史诗片,这也为3D电影赢得了短暂的黄金期。1952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3D电影《非洲历险记》上映,海报上的宣传语“狮子坐在你腿上,女郎躺在你怀里!”让影片票房大卖。哥伦比亚、华纳、迪士尼、环球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等公司见状纷纷加入这股3D潮流。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卡梅隆:我98%的工作与3D无关
xiez20092012-04-19 23:51:50 发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惊悚、恐怖和情色构成了3D电影的主要题材,这也招致了外界的批评和质疑,3D电影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泡沫期由此产生。
进入21世纪,伴随数字摄影技术和IMAX放映系统的发0展,3D 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卡梅隆在这一时期的立体纪录片拍摄实践,使他成为当仁不让的数字3D先行者与推动者。2004年,华纳公司推出动画大片《极地快车》,并同步发行IMAX 3D版,在全球80多家IMAX影院取得了6000多万美元票房。次年,迪士尼公司采用杜比2D转3D技术,推出动画《四眼天鸡》3D版,其票房比2D版高出近4倍。尝到甜头的好莱坞随后推出大量类似的伪3D电影,但其粗糙的画质也引来巨大争议。
“这些好莱坞工作室在前期采用2D格式拍摄,后期仓促转换成3D,宣传时再打出3D电影的旗号,这样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让观众从腰包里多掏出几块钱。”梦工厂CEO杰弗里·卡森伯格说。
而此时又是卡梅隆站了出来。《阿凡达》的横空出世标志着3D电影开始走上高投入、高产出的新道路。2009年也被业内称为新时期的“3D元年”,立体摄影技术的发展也使3D电影迈入了历史上第二个黄金期。2010年,借《阿凡达》成功的东风,好莱坞共发行了31部3D电影,这个数字相当于2005年至2008年间发行的3D电影总量。而此时,3D电影的第二次泡沫悄然出现。
回复该发言
进入21世纪,伴随数字摄影技术和IMAX放映系统的发0展,3D 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卡梅隆在这一时期的立体纪录片拍摄实践,使他成为当仁不让的数字3D先行者与推动者。2004年,华纳公司推出动画大片《极地快车》,并同步发行IMAX 3D版,在全球80多家IMAX影院取得了6000多万美元票房。次年,迪士尼公司采用杜比2D转3D技术,推出动画《四眼天鸡》3D版,其票房比2D版高出近4倍。尝到甜头的好莱坞随后推出大量类似的伪3D电影,但其粗糙的画质也引来巨大争议。
“这些好莱坞工作室在前期采用2D格式拍摄,后期仓促转换成3D,宣传时再打出3D电影的旗号,这样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让观众从腰包里多掏出几块钱。”梦工厂CEO杰弗里·卡森伯格说。
而此时又是卡梅隆站了出来。《阿凡达》的横空出世标志着3D电影开始走上高投入、高产出的新道路。2009年也被业内称为新时期的“3D元年”,立体摄影技术的发展也使3D电影迈入了历史上第二个黄金期。2010年,借《阿凡达》成功的东风,好莱坞共发行了31部3D电影,这个数字相当于2005年至2008年间发行的3D电影总量。而此时,3D电影的第二次泡沫悄然出现。
回复该发言
共有4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