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人脸谱
阚治东学金融出身,也学过会计,对数字敏感,对财务报表扫一眼便知大概。
北大荒的经历,对他个性形成影响很大,坚韧不服输。
他是性情中人,每顿饭少不了酒,尤其是黄酒离不开。但他不贪杯,觉得这是待客之道,享受的是宾主之欢。
天蝎座的他,觉得人生乐事是别人真心待自己,而他也的确收获了这样的真心,比如东方汇富最早的资金来源正是朋友的仗义出手。
忙碌之余,他会抽出时间写文章,还在媒体上开设了专栏,他自嘲“不是文学青年,既不文学,也不青年”,但他善于总结,文章里一般都结合案例谈经验,妙趣横生。
聊天中,鲍博士拿出一张中国风能资源分布图,认为中国发展新能源,大规模化的只有风能。在其鼓动下,阚治东最初想办一个小型风电厂,无奈考察后发现小风电厂的规模并不符合国家关于风电建设的要求。于是朋友建议他别老盯着风电,何不看看风电设备?正是这个提醒,让东方汇富目光一转,找到了主业是风电机组制造的华锐风电。2005年开始投,2006年把最后一笔资金投完,2007年华锐风电就产生效益,去年它成功上市,是东方汇富的得意之作。
在华锐风电之后,东方汇富又陆续投资了顺风光电、华风风电、新天光电等新能源企业。不过有意思的是,阚治东并不认为新能源行业是东方汇富的一大投资主线,甚至他压根不屑创投机构常见的投资主线、产业链投资之说,“我们没有所谓的投资主线,从不给投资领域画地为牢。”他说,很多人都问过自己重点投什么,他都是一个答案,没有给东方汇富画圈,投什么为主、不投什么,关键是跟着政策看项目,早年只是在新能源上研究多点,正好碰到几个项目,就投了。
“基金不多时我们重点放在新能源,现在基金越来越多了,投资的范围非常广,没有一定的模式。”他说,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投资逻辑”,那就是只要是国家政策扶持的都是东方汇富的投资方向,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业、电动汽车、国家信息技术,“政策总体立了六大扶持行业,现在也不止六个了,其实创投公司都是按照这些方向在投。”在这个大前提下,每家则根据自己不同的基金、团队、所在区域位置不断调整。比如,东方汇富在安徽设有高新投资基金,LP包括高新园区管委会,专门做高新园区的项目,其在黑龙江的一只基金投资人对资源性项目感兴趣,此基金就重点放在资源性项目上,还有基金做文化产业方向,非常多元。
在阚治东看来,“因地制宜”调整投资方向是东方汇富的个性。
他以风电为例。“风力发电厂是我们最早有心投的,但最后我们投的却是制造业,这就是变化、调整。”他说,投资人一个方向走不成就往边上看看,或到相关联的地方看看,才会走到一条正确的路,不能一条路走到黑。“曾经最早告诉我关注风电的那位鲍博士,最后他在中国发展多年,一事无成,他太固执了,坚持搞风电,最后一直没有做成功。”
选种子般选项目
阚治东曾在黑龙江省黑河市插队10年。这段插队经历对他的性格影响很大,坚韧不服输,凡事开朗乐观,遇到再大困难也不会愁眉苦脸。对于外界关于他“几起几落”的评论,他认为只要有信念,谁也不会倒下。
事实上,除了个性影响,插队生活让阚治东还形成了务实的作风,这是他后来从事创投后一直存有的印记。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