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音乐诠释自然,用自然演奏音乐
--加拿大环保音乐家马修连恩专访
你或许听过他的音乐,但未必知道他的名字;你或许知道他的名字,但未必了解他的故事。
马修连恩,这位来自加拿大的环保音乐家,开创了一种狭窄但被广为传播的音乐类型。音乐家、作家、摄影家、冒险家、印第安人,与极地荒野里的驯鹿亲密接触,用音乐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他本身奇特的经历和身份同样令人着迷。
3月下旬的上海,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马修连恩带着他的环保音乐前来参加首届“绿家园论坛”,除了在现场演奏他的环保音乐,他还要和壹基金秘书长杨鹏、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深圳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绿城房地产集团总经理钱晓华等人共同参与关于生态家园的讨论。
马修连恩出生于美国,五岁父亲移居加拿大育空地区。育空位于加拿大西北边陲,约十分之一位于北极圈内,气候严寒。七岁的时候,他跟着母亲第一次去到育空,飞过西雅图、穿过阿拉斯加山脉,上溯鲸与秃鹰出没的崎岖的太平洋海岸,终于到达到了一个叫做汉思的海边小村,和住在那里的父亲碰面。然后他们在一条充满沙尘的路上驱车250公里,进入育空区。那里没有小镇,也没有人烟。从此,在他心中,纯净、自然的育空便成为“人间乐园”的代名词。
与众不同的成长经验,形塑了马修的音乐风貌与人格特质。十岁那年,马修的母亲用辛苦存下来的钱,买了一架直立式钢琴,从此,这便开启了马修的音乐人生。
受到父母的熏陶,马修连恩对于保护地球上的所有物种有着强烈的使命感。马修旅行到过许多地方,都会用音乐、照片、野地录音来记录他所感受到的这个世界。
1990年,25岁的马修连恩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Music To See By》,一鸣惊人。他用冰山、湖水等自然界美妙的声音将听众带入到一个纯净的世界中去,他的音乐取向往往包括各种自然声音。此后他推出的专辑《狼》、《驯鹿宣言》、《海角一乐园》、《美丽新世界》等专辑都获得成功。
马修连恩认为,山、水、空气、动物、植物、人类的原貌,就应该像在育空地区所呈现般的美丽平静与和谐共存。1992年育空政府展开一项灭狼计划,这一政策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于是马修参与许多保护自然环境与动物的运动,加入游说团体的工作,在数年之间来回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促使两个国家的国会议员能够立法重视自然环境与动物的生存权,正视环保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没有所谓的平衡。马修最为知名的专辑《狼》也正是在那样的时空背景下所完成的。
1997年,已经名扬天下的马修来到中国,他对神秘的东方古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乐器的造型简单,取材于大自然,有着与西方乐器显着不同的音色和感觉。马修灵感突发,把他原本陌生的亚洲乐器与已经烂熟于胸的西方乐器巧妙融合,创作了新专辑《Confluence》,这张专辑也成为马修音乐生涯里的又一高峰。
马修连恩希望能够用他的音乐唤醒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推动环保,保护我们的家园。
对话马修连恩:
用音乐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在论坛前一天,马修连恩趁着排练之余,接受了《公益时报》的独家专访,畅谈他对自然的理解。在人来人往的酒店大厅,人们或许不会注意到这位衣着朴素、谈兴正酣、会讲些许中文的老外,更不会想到自己耳机里播放的音乐也许正是出自于他的创作。
《公益时报》:您的音乐中有很多直接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您以什么样的标准、感觉,对它们进行采集?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