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讯 第一天到达首尔时找旅馆可费了不少劲,连本地人都分辨不大清楚究竟哪里是哪里。这两个姑娘在我的询问之下研究了半天,又用手机给旅馆打了电话还是没搞清楚。这个骑摩托的小伙子主动停下来询问我需要什么帮助,最后还是在他的帮助下找到了我的旅馆。他们三个人都没问我是哪国人,只知道我是老外。我的第一印象是:韩国人对外国人还是挺热情的。

在首尔市政府附近的这个旅游咨询站里我同样得到了友好的接待。
第二页:热心的阿姨和吹萨克斯的小商贩
第三页:地铁里的热心人
第四页:餐馆里的热情招待
第五页:热心人帮忙解说

我先是用英语问路,可这位大姐却改用流利的日语回答我,当我告诉她自己是中国人听不懂日语的时候,她连忙热情地和我说了句类似你好之类的中国话,最后还是用标准的美国口音给了我满意的回答,她不大好意思地解释自己实在不会讲中文。

这个吹萨克斯的高手可不是什么音乐家,他不过是南大门市场里卖炸肉串的小贩,不过他也是语言天才,也是先对我崩出一串流利的日语,见我没反应又改说了中文,实际上他的中国话说的还满好呢。
当我打开相机准备拍照的时候,他连忙说要吹首曲子送给我,说着就连生意都不顾拿出乐器吹起了好听的曲子,只可惜他吹的不是中国歌。南大门的人似乎全都会说日语,也喜欢和看起来不象是韩国人的黄面孔说日语,由此可见日本人在这里受欢迎的程度。
这多少让我想起了在曼谷的经历。走在大街上时不时有人走过来和你可尼奇瓦一番。不过就在这个吹萨克斯老哥的附近,当四五个正在扎堆聊天的年轻小贩一边拉着我的衣服光顾他们的摊位一边滴沥呱啦地和我说着日语的时候,我用仅会的几句日语向他们解释自己不是日本人,是中国人.他们一听是中国人,就说道:中国人?那就再见吧!说着就放开了我的衣服。这个小小的插曲大概是我在首尔八天旅行期间遇到的对中国人最大的"不敬"了。如果非要把它说成不敬的话。
第三页:地铁里的热心人
第四页:餐馆里的热情招待
第五页:热心人帮忙解说

在地铁里,我向售票员问好路后还是走错了方向,这时一个中年人追上来告诉我走错了。当他知道我要换另一趟线的时候还掏出手机找到电子地图为我找了条最佳路线。

在地铁里,这个男士问我来自哪个国家,我告诉他中国,北京。这位热情的韩国老兄连忙掏出纸笔给我写下了电话号码,并告诉我说韩国人不是都会说英语,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给他打个电话。其实他哪里知道中国的手机在韩国是根本就没有信号的。尽管如此我依然要感谢他,感谢他对中国人的热情与友好。
第四页:餐馆里的热情招待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