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高送转题材意外遭遇了滑铁卢,但对于一些个股来说,诱人的送转方案仍是股价上行的巨大动力。这些个股抓住了填权阶段的机会,成为了2011年高送转行情当中的“星星之火”。今年这样的情形又会否重现?
曾经,高送转是一个足以令资金疯狂的话题,“10转10”的出现往往是股价大涨的开始,山东黄金、中兵光电等一只只牛股的横空出世,让高送转被贴上了“A股永恒炒作题材”的标签。然而,当高送转的稀缺性逐渐消失之时,这一题材在2011年走进了10年的最低谷。
进入2012年4月,上市公司年报高潮正式到来,高送转预案比比皆是,但是在走势上能让人留下深刻记忆的公司屈指可数。当然,这并不代表高送转“传奇”的就此终结,陆续实施的分配方案和蠢蠢欲动的资金,让各方对填权行情的到来更加期待。
高送转题材光环渐褪
对于追逐高送转概念的资金来说,2011年无疑是一段不愿回忆的历史。在这一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慷慨程度空前,提出高送转分配方案之多,送转股份比例之高,足以令大批闯荡股市多年的老股民瞠目结舌。曾经难得一见的高送转方案,在一夜之间成了随处可见的“大路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10年年报中提出转股、送股方案的上市公司超过了500家,其中能被称为高送转的(每10股送转股在8股以上)的就有接近230家,而10转(送)15股以上的有同仁堂、迪康药业及中瑞思创等10家公司,梅花集团更是以每10股转增16.86股派5元的分配方案,成为2010年报的送转之王。而在2011年半年报中,又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提出了高送转方案。
在过去的几年中,高送转概念孵化出了一只只大牛股,是历年年报或者中报行情中的绝对主角。但是,当大批投资者按照曾经的炒作方式在去年重金布局高送转板块之时,却意外地遭遇了滑铁卢。科伦药业(10转10派5)、机器人(10送5转7派1元)等一大批个股公布的高送转方案,并没有成为大涨的导火索,反倒成为了股价毒药。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去年披露高送转方案当日遭遇“见光死”的公司并不在少数,超日太阳、三安光电、碧水源、合康变频等一大批公司均有类似的遭遇。
除了2010年年报高送转概念遭遇滑铁卢之外,去年中报高比例分配的上市公司也频频遭遇资金的冷眼,比如以10转15荣登中报送转榜单首位的庞大集团为例。去年8月29日,在公司提出惊人的分配方案当日,股价就大跌8.84%,从此股价一蹶不振,股价区间跌幅一度接近六成。
华泰证券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A股年报高送转个股在每年一季度均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平均值达15.30%,其中仅2002年、2004年和2005年低于10%,2006年一季度高送转个股平均超额收益达57.85%。但是,高送转概念股的“优良传统”在去年被无情打破。数据显示,2010年年报公布后一季度的超额收益为-6.91%,多年以来一直是赚钱法宝的高送转概念,却突然之间成为亏钱陷阱。
填权行情成亮点
2011年,高送转题材遭遇滑铁卢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一些个股来说,诱人的送转方案依旧是股价上行的巨大动力,只是在炒作阶段上与过去有着巨大的不同而已。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