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白领的其他话题……

返回白领……


我收藏的爽吧……


欧阳坤:中国奢侈品消费已从娃娃抓起

1 欧阳坤:中国奢侈品消费已从娃娃抓起
mad3022012-04-22 17:53:04 发表
有位著名的财经学家说过“中国奢侈品市场是3代人的市场,一个人有钱,全家购买”,根据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形态来看,似乎是这个状况,与国外的富人相比,中国的富人对奢侈品似乎更加情有独钟。
几乎在世界各地的奢侈品店,都可以看到中国游客在疯狂抢购奢侈品的身影。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11年国际奢侈品展上,从几千元的墨镜到几十万元的高档手表均有人购买,连上百万、千万乃至上亿元的豪华游艇和公务机也倍受青睐。短短四天,就有14艘豪华游艇被售出。如果说豪华游艇和公务机还物有所值,那么三瓶拉菲酒庄的陈年红酒,在香港卖出每瓶23万美元的天价就不免让人觉得难以接受了。其实购买奢侈品的行为本身,并不一定构成奢侈。但出于‘炫富’心理,无节制的哄抬和追求奢侈品,就是一种非理性的奢侈行为了,而在中国,似乎奢侈行为往往是全家行为。


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CEO、世界奢侈品协会官方媒体《环球奢侈品报告》中文出版人——欧阳坤告诉记者说:中国奢侈品消费群已经越来越年轻化,据世界奢侈品协会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12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将达146亿美元以上,将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经济回归强劲增长,尤其是消费者支出的复苏,令各大国际奢侈品牌备受鼓舞。鉴于此,各大国际奢侈品牌追加了对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投资。如何尽最大可能的抢占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是目前各大知名奢侈品牌思考的重大问题。除了计划在中国开设更多的门店、推出为中国奢侈品客户区专门设计研发带有中国元素的产品、建设网络售卖店以外,各大运营商还开始从消费人群入手,培养奢侈品消费的‘童子军’。各大知名奢侈品牌对中国的消费市场的抢占已经开始从中国的娃娃入手。比如古驰就推出了给中国学生专门设计的书包,来吸引这些年幼的高端消费者。这些在欧美市场都是难以想象的。”


在我们的周围的确开始出现这样的现象,不少00后都开始追随奢侈品的脚步。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段视频,视频上一个七岁女童在跳蚤市场义卖名品二手货,其中包括绝版的芭比娃娃,Prada,LV,Gucci的包包。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反常现象,在发达国家奢侈品消费者大多是4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因为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这些人手中。而在中国这一年龄段被大大提前,奢侈品的消费主体为25岁至45岁的人群,主要是“富二代”,他们追求奢侈品,为的是炫耀个性和身份,以求的社会的关注。这些自身是“富二代”的家长,对于奢侈品耳濡目染,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孩子。“现在孩子之间的攀比风愈演愈烈,很多家长如果开的车不够档次,都不好意思去接小孩。这一现象是很讽刺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极端物质化的社会,而奢侈品牌也借机推出只针对青少年的产品来‘讨好’中国未来奢侈品消费者。如果这个孩子从10岁开始接触这个品牌,那么他至少还会用上二三十年,这对于奢侈品而言是很值得培养的客户。”欧阳坤说。“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富二代’、‘富三代’之间的攀比。在欧美,父母给孩子买奢侈性消费品的很少。而中国的富豪则不同,他们希望孩子能享受这些。中国人是否购买奢侈品并非取决于他们的收入和年龄,而是消费心理。”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欧阳坤:中国奢侈品消费已从娃娃抓起
mad3022012-04-22 17:53:04 发表
孩子的行为是最为无知的,他们善于模仿他们的父母,他们容易受周遭环境的影响。孩子们所呈现出对奢侈品的追求、攀比等行为正是他们所处周遭环境的一个缩影和反映。不可否认,由于内心缺乏稳定的价值观支撑,中国人消费奢侈品确实更多的处于一种模仿、跟风的状态中,不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目的只要还是为了攀比和炫富。而在发达的欧美国家,奢侈品消费主要是因其实用型,而非炫富,在他们看来奢侈品不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奢侈品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优雅的气质,他们更注重奢侈品的文化和艺术设计内涵,而不是认为你拥有了普通消费者没法拥有的品牌,你就可以被人另眼相看。但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就是为了拥有一件奢侈品,品牌文化不重要,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它是奢侈品就行,最大的卖点就是“必须是圈子里公认的奢侈品。
虽然这些畸形的奢侈品消费观不代表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流,但其负面的引导作用不可小看。奢侈品可以有,奢侈之风不可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通过消费带来的心理愉悦度是递减的。我们应通过引导,让我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特别是对孩子的奢侈品消费观的正确引导,让他们从小树立健康向上的消费观念。把奢侈引导到积极正面的消费上,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
在中国买奢侈品的都是 “富二代”吗?其实不然,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收入不高,甚至没有收入(学生人群或啃老族),但他们会利用超前消费方式(信用卡透支)或借贷款,还会用省吃俭用几个月后攒下的薪水去名牌专卖店购买成千上万元的名牌包包,然后提着这个包去挤公交车。再比如,一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白领每月花几千元去买名牌化妆品,难有余额作为积蓄。还有的消费者会购买一些相对便宜的配件寻找感觉,例如领带、钱包、腰带等,从而暗示自己也是顶级消费阶级中的一员,中国消费者市场上不乏入不敷出的“月光族”。
没钱还要打肿脸充胖子,这完全是一种畸形消费。我还不算太老,身边不乏那些追求名牌的年轻朋友,但我并不觉得我不穿名牌有什么丢脸的,也不觉得那些用奢侈品的人就高人一等。我也认识一些比较有实力的朋友,他们并不追求名牌,穿得舒适就行,非重要场合着装简约大方就行。我想,很多有钱人正因为已经够自信了,不怕别人误认为自己没钱。相反,那些内心不够强大的,需要用名牌来装点自己的人,其实也是虚荣心作祟。滑稽的是即使他们买了真的名牌包,去挤公交车的话,别人也会以为是淘宝上买的仿冒品。
年轻人消费奢侈品是好事还是坏事?象征身份的奢侈品也许会成为年轻人奋斗的动力,鞭策他们努力工作。但不想踏实工作,却想图捷径,不劳而获,难免会铤而走险,付出代价。向父母不断索取无疑也加重了家庭的负担,超前消费,负债累累,往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欧阳坤表示:“引导奢侈品需求发展有两个重要需求——标榜个性的需求和善待自我的体验需求。”欧阳坤告诉记者说,“对奢侈品我们应该更加加注重创造性及个性。并不是紧俏的、稀有的、昂贵的就是奢侈品,就是值得疯狂追求的,一个国际奢侈品牌的产品除了价格昂贵,少有人拥有以外,它的品牌文化、历史、理念、个性、艺术设计等方面才是它本身超越制作成本的附加价值,它身上不可多的的个性、文化理念等才是它的奢侈之处,这是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的地方。而不是它有没有硕大的LOGO或者跟了一长串零的价格标签。另外,奢侈品带来的尊贵体验,无微不至的服务也是我们应该考虑和关心的。对于中国来说,普及奢侈品的真正意义及精神还要经历很长的阶段。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他们对奢侈品的狂热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从盲目到理性消费,他们还需要成长而奢侈品的存在意义也将从炫富转向更丰富的内涵。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欧阳坤:中国奢侈品消费已从娃娃抓起
mad3022012-04-22 17:53:04 发表
我们应该学会去领略奢侈品中所带来的心灵提升。从孩子抓起,引领中国奢侈品消费观逐渐完成非理性向理性的过渡。”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