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世界各地的奢侈品店,都可以看到中国游客在疯狂抢购奢侈品的身影。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11年国际奢侈品展上,从几千元的墨镜到几十万元的高档手表均有人购买,连上百万、千万乃至上亿元的豪华游艇和公务机也倍受青睐。短短四天,就有14艘豪华游艇被售出。如果说豪华游艇和公务机还物有所值,那么三瓶拉菲酒庄的陈年红酒,在香港卖出每瓶23万美元的天价就不免让人觉得难以接受了。其实购买奢侈品的行为本身,并不一定构成奢侈。但出于‘炫富’心理,无节制的哄抬和追求奢侈品,就是一种非理性的奢侈行为了,而在中国,似乎奢侈行为往往是全家行为。

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CEO、世界奢侈品协会官方媒体《环球奢侈品报告》中文出版人——欧阳坤告诉记者说:中国奢侈品消费群已经越来越年轻化,据世界奢侈品协会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12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将达146亿美元以上,将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经济回归强劲增长,尤其是消费者支出的复苏,令各大国际奢侈品牌备受鼓舞。鉴于此,各大国际奢侈品牌追加了对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投资。如何尽最大可能的抢占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是目前各大知名奢侈品牌思考的重大问题。除了计划在中国开设更多的门店、推出为中国奢侈品客户区专门设计研发带有中国元素的产品、建设网络售卖店以外,各大运营商还开始从消费人群入手,培养奢侈品消费的‘童子军’。各大知名奢侈品牌对中国的消费市场的抢占已经开始从中国的娃娃入手。比如古驰就推出了给中国学生专门设计的书包,来吸引这些年幼的高端消费者。这些在欧美市场都是难以想象的。”

在我们的周围的确开始出现这样的现象,不少00后都开始追随奢侈品的脚步。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段视频,视频上一个七岁女童在跳蚤市场义卖名品二手货,其中包括绝版的芭比娃娃,Prada,LV,Gucci的包包。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反常现象,在发达国家奢侈品消费者大多是4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因为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这些人手中。而在中国这一年龄段被大大提前,奢侈品的消费主体为25岁至45岁的人群,主要是“富二代”,他们追求奢侈品,为的是炫耀个性和身份,以求的社会的关注。这些自身是“富二代”的家长,对于奢侈品耳濡目染,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孩子。“现在孩子之间的攀比风愈演愈烈,很多家长如果开的车不够档次,都不好意思去接小孩。这一现象是很讽刺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极端物质化的社会,而奢侈品牌也借机推出只针对青少年的产品来‘讨好’中国未来奢侈品消费者。如果这个孩子从10岁开始接触这个品牌,那么他至少还会用上二三十年,这对于奢侈品而言是很值得培养的客户。”欧阳坤说。“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富二代’、‘富三代’之间的攀比。在欧美,父母给孩子买奢侈性消费品的很少。而中国的富豪则不同,他们希望孩子能享受这些。中国人是否购买奢侈品并非取决于他们的收入和年龄,而是消费心理。”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