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上映第一周,票房超过5亿,打破国内首周票房纪录;影院加映,票房爆满,盛况甩下《阿凡达》、《变形金刚》一条街——《3D泰坦尼克号》注定是2012年最富传奇色彩的电影,或许这还可以称之为另一种版本的“中国梦”。
纵观全球市场,这样的场景只是中国独有。在《3D泰坦尼克号》的大本营北美票房排行榜,《3D泰坦尼克》第一周的票房仅仅为1162万美元,位列当周第三,连中国市场的零头都不到。
“作为一部15年前的电影,这样的票房已经够好。”——这是北美评论家对《3D泰坦尼克号》票房的评价。
除开文化因素以及记忆中的浓浓温情,《3D泰坦尼克号》的中国奇迹,到底又有多少的商业因素呢?
卡梅隆的票房神话
有一个新的段子:谁是中国市场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答案不是冯小刚,不是张艺谋,而是从美国好莱坞走来的国际友人、导演卡梅隆。
“根据我们的内部数据,截至4月15日,《3D泰坦尼克号》的票房数据应该是超过了5亿,或者在5亿间上下略微浮动。”4月17日,一位电影院线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这个数字,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历史中的一个新纪录,曾经的中国票房冠亚军《阿凡达》、《变形金刚3》的首周票房数据分别只有约2.7亿元和约3.94亿元。
“即便是相对保守的估计,《3D泰坦尼克号》最终的票房总量,也被认为会超过10亿。”清科资讯的分析师张亚男的观点代表了绝大多数影院以及分析人士的看法。而10亿这个数字也意味着,《3D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将进入中国电影票房史的前三,成为继《阿凡达》、《变形金刚三》之后踏入十亿票房俱乐部的成员。
如果以十亿票房来计算,这部花费1800万美元重新进行3D制作的《3D泰坦尼克号》,仅仅在中国市场就获得了900%的溢价收益!
“尽管周末过去后《3D泰坦尼克号》的每日票房出现了一定的滑坡,但是考虑到非周末的因素,预计《3D泰坦尼克号》破10亿的时间,将出现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上海一影院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后期影院的排片依然会向泰坦尼克倾斜。”
无论《3D泰坦尼克号》未来的走势如何,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是卡梅隆已经在国内“封神”。
截至目前,卡梅隆的两部影片《阿凡达》、《3D泰坦尼克号》已经在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狂卷走了近20亿的票房(《阿凡达》国内票房约14亿)。这个数字是中国2011年全年票房总数的近六分之一。
而内地公认的“吸金石”冯小刚导演,其近年来的《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2》两部影片创造了11.4亿元的票房,姜文则只有约6.74亿元的票房,且全部来自《让子弹飞》一部电影。
10亿票房如何炼成
《3D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市场中异乎寻常的火爆,几乎成了电影“中国梦”的另一个解释版本——该片在中国地区的票房,成为全球所有地区中最高。仅以首周票房进行对比,中国地区的票房甚至是美国地区票房的六倍之多!
那么,一部15年前电影的3D版本,是如何说服以勤俭节约著称的中国人,拿出口袋中的人民币,义无返顾地加入观影大潮之中?
文化因素毫无疑问是最主要的“兴奋剂”。
“我认为《3D泰坦尼克号》在中国的成功,不具备任何复制性。因为它的文化因素是独一无二的。”张亚男告诉记者。
“这部影片的发行和宣传,几乎维持了中影正常的发行水平。”上述上海影院的人士告诉记者,观众都是自发性来看片,与市场营销的关系并不大,“事实上,看《3D泰坦尼克号》的人中,既有中年人,也有80后,他们都是为了重温当年的那部电影而回到了电影院”。
本报记者甚至还了解到,在一些城市和地区,当地的机关单位甚至开始包场组织看《3D泰坦尼克号》,这一现象几乎是多年未见。
回复该发言
“泰坦尼克”的中国奇迹:10亿票房炼金术
2 回复:“泰坦尼克”的中国奇迹:10亿票房炼金术
mad3022012-04-22 20:08:12 发表
不过,商业因素在创造《3D泰坦尼克号》票房神话的过程中,也扮演着一个不易察觉却也不可或缺的角色。
电影屏幕数量的快速增加显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事实上,电影屏幕数量增加对中国电影票房的贡献,一直都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而《3D泰坦尼克号》票房的爆发,或可以被视为价值评估体系的一次“回归”。
根据国家电影总局官方披露的数据,2011全年,全国新建影院803家,新增银幕3030块,增长速度分别为近40%和近50%,较2011年票房总数从100亿增长到130亿近30%的增长速度要高出至少1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票房的高增长是通过电影屏幕数更高增长以及电影平均上座率的下降来实现的。
那么,如果一部电影,既可以保证超高的平均上座率,又生逢电影院数量大爆炸的年代,同时还有着极高的群众基础,创造票房的新神话,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此外,3D电影的高票价再一度成为屡试不爽的票房“助推器”。
根据电影票的制定原则,一部3D电影的票价,通常情况下要高于2D电影的票价30%-50%不等,而一般电影院播放3D的放映厅,通常也可以兼容播放2D电影。这也意味着在同等观影人数下,3D电影的票房要比2D电影高出近30个百分点。
这一法则,在中国市场都已经得到验证。以2011年贺岁档为例。同一时期上映的两部影片《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获得了接近的票房总数,但实际上《金陵十三钗》的上座数要高于《龙门飞甲》。归咎原因,还是因为《龙门飞甲》采用了3D技术,而大大提高了单张电影票的票价。
回复该发言
电影屏幕数量的快速增加显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事实上,电影屏幕数量增加对中国电影票房的贡献,一直都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而《3D泰坦尼克号》票房的爆发,或可以被视为价值评估体系的一次“回归”。
根据国家电影总局官方披露的数据,2011全年,全国新建影院803家,新增银幕3030块,增长速度分别为近40%和近50%,较2011年票房总数从100亿增长到130亿近30%的增长速度要高出至少1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票房的高增长是通过电影屏幕数更高增长以及电影平均上座率的下降来实现的。
那么,如果一部电影,既可以保证超高的平均上座率,又生逢电影院数量大爆炸的年代,同时还有着极高的群众基础,创造票房的新神话,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此外,3D电影的高票价再一度成为屡试不爽的票房“助推器”。
根据电影票的制定原则,一部3D电影的票价,通常情况下要高于2D电影的票价30%-50%不等,而一般电影院播放3D的放映厅,通常也可以兼容播放2D电影。这也意味着在同等观影人数下,3D电影的票房要比2D电影高出近30个百分点。
这一法则,在中国市场都已经得到验证。以2011年贺岁档为例。同一时期上映的两部影片《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获得了接近的票房总数,但实际上《金陵十三钗》的上座数要高于《龙门飞甲》。归咎原因,还是因为《龙门飞甲》采用了3D技术,而大大提高了单张电影票的票价。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