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以来,中国私募行业的日子非常难过。继赵笑云清盘旗下私募基金之后,业内大佬级人物常士杉旗下两只产品也于近期清仓,并且面临被清盘的命运。
上述两例并不是私募界的个案,行业整体性、大幅度亏损已成事实。对于A股私募操盘手而言,其心中或有说不尽的苦衷。除了对宏观经济整体不济的无奈之外,不少从业人士还会将亏损归咎于市场的不成熟——风险对冲手段缺乏、市场投机之风盛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等等。
在私募界,有一部分“异类”,他们远遁A股,将自己的组合分散到全世界——很多人眼中更为成熟、美好的市场。其实,海外市场并不比A股赚钱更容易,中国私募的海外之路,同样艰辛、坎坷。
/扫描/
“找不到既符合我们标准又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2008年年初赵丹阳宣布退出A股,旗下的信托产品果断清盘,随后沪深两市暴跌,此举让赵丹阳名声大振。
四年之后,赵丹阳再一次成为焦点,一封给其客户的信近日被曝光。
在这份名为 《2012年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赵丹阳回顾了其管理的“赤子之心”基金在2011年的表现称去年遭遇 “基金成立以来最大幅度的账面损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获悉,去年这两只基金净值分别下跌28.67%、24.79%。
而让这位有着“私募教父”、“中国阳光私募第一人”折戟的不是A股,而是印度股市。从赵丹阳的例子看,国内私募的海外投资之路似乎并不顺利。
一封信引发关注
尽管已离开A股四年,但一封信曝光却再次让市场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赵丹阳身上。本周一封名为《赵丹阳2012年致投资者的一封信》在业内广为流传。
“赤子之心在2011年表现并不理想。”赤子之心是赵丹阳旗下基金的名字,该基金共有两只产品,分别是赤子之心价值投资基金和赤子之心自然选择基金。在2011年分别下跌了28.67%和24.79%。这是这两只基金成立以来最大幅度的损失,“对于这样的业绩,我们深感歉意”。
“我们相信,欧洲、日本的衰退不可避免。中国、印度是未来几十年全球最精彩的国家……赤子之心未来将会紧紧抓住中印这两个大型的新兴经济体,寻找最具垄断性,又有高成长的进攻型企业,分享中国和印度的未来高速成长。”
他透露,“随着阅历的积累,我们发现,我们懂的东西真的很有限,世界很精彩,我们只能呆在我们所明白和理解的产业和公司里。”
信的最后一部分,赵丹阳着重介绍了对中国股市和经济的判断。
“中国股市在2007年11月达到高点。经过2009年的反弹,一路慢慢走熊。2007年股市泡沫太重,现在实际上是一个去泡沫的过程。”
他还认为,未来中国会在一些本国的新兴产业上崛起新的英雄,同时透露会抛售印度治理结构不好的公司,逐步买入中国公司。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进入转型时期,一些产业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人口红利的转折点也悄然出现,Easymoney(容易钱)的年代已过去。目前中国人均GDP只有4260美金,相比美国还有较大增长空间,未来中国会在一些本国的新兴产业上崛起新的英雄。随着股市的下跌,泡沫的释放,我们的注意力逐渐回归中国,目前已经寻找到一些可以投资的公司。我们在印度抛售治理结构不好的公司后,逐渐买入这些中国公司。”
私募海外投资众生相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海外基金共有26只产品。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