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基金业批量发行不少遭遇“卖不动”的困扰,不断攀升的数量与持续下降的规模形成鲜明对比。业绩不理想、基金经理频繁跳槽导致信任危机成为基金话语权下降的根源所在。虽说批量发行已成为基金业常态。然而,基金批量上市并没有带动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反而令新老投资者更为“眼花缭乱”,不佳的业绩表现令有过购买经历的基民纷纷退避三舍。
基金公司所谓的“专业运作、专家理财”与一般股民的成绩单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一般股民。照样是大势好赚钱,大势不好赔钱,照样是“靠天吃饭”。基金告别“只涨不跌”无疑向基金持有人提出一个严肃的命题:基金是否可以简单地“长期持有”?而基金净值大幅缩水,更使投资者对于基金“只赚不赔”产生怀疑。
早在2007年3月中旬,连云港市民武先生投入15万元购买了三只基金,后虽然经历“5·30”大跌和七、八月涨势,都是一直“捂基不动”。可是,经过2008年股市大跌后,武先生发现,他买的这三只基金收益全部为负,即使经过2009年上半年较高级别的反弹:最好的一只基金的收益率在8%左右,第二只基金收益率为6%,而另一只基金不足2%,竟然低于银行利率。“买基金的时候,银行理财师叫我长期持有,不要像炒股那样把基金换来换去。”可武先生发现,自己购买的这三只基金在2007年10月中旬股市行情最好的时候,收益率全部超过了50%以上,最好的一只达到87%,尤其是经过2011年A股的只跌不涨,现在已缩水了一大半,他开始对“捂基不动”投资策略产生动摇。
回过头来看,从2006年初启动的上一轮牛市行情时,以股票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股票型、指数型、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都连续翻番,让广大投资者赚得盆满钵盈。如果以100%的盈利幅度为例,投资者在当年这轮牛市行情伊始时投入1万元,到2007年行情最好时就可能变成4万元。但随着股市出现急剧下滑,由于基数变大,投资者只要亏损25%,就会亏损1万元,这无疑等于当初投入的本金。由此可见,所谓的“长期持有”并不是基金投资的唯一策略。
应该说,并非所有基金都适合长期投资。要知道,不同类型的基金具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适合不同的投资者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投资。一般情况下,高风险高收益类基金产品不适合进行长期投资,低风险低收益类基金产品则可以长期持有。因此,基金投资者有必要密切关注相关信息,比如基金公司投资团队的变动、投资风格的演变等,根据这些基本面来考虑对基金的取舍。更主要的是,投资者在进行基金投资的时候,还应对市场的基本状况、发展趋势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如果市场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好,相关种类的基金就值得长期投资。
股市波动是永远难以回避的,基金投资长期持有并非简单持有。理财专家认为,基金投资理念应该是“长期投资心态+中期策略性调整”,即在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下,通过阶段性调整基金组合的方式提高投资收益率。基金投资人除了坚持买入后长期持有的理念外,更要顺应市场走势的变化来调整组合以控制风险、保存收益。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