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精品网
飞越冰封时空
壮汉自我介绍说:“我是保罗,是航空公司的前台,也是行李员,也是你今天的飞行员。”看我满头大汗,保罗咧开嘴笑了:“不用着急,你是我唯一的乘客,你不来,我是不会起飞的……”
除非是死心塌地的航海者,除了沿海的城镇再不想走进阿拉斯加一步,那或早或晚,你一定会发现你站在安卡雷奇机场大厅里。
说来有点让人不敢相信,阿拉斯加虽然偏远,安卡雷奇机场却是美国机场中最繁忙的一个。这里是飞越北极的极地航线的跳板,大量的客机和货机在这里起降补充油料。而地域广阔的阿拉斯加道路奇缺,旅行在这里的城镇乡村,大多数时候只能靠那些技术高超的飞行员驾驶小型飞机才能完成。
阿拉斯加人是美国“最能飞”的人,也是美国最会飞的人。在这里,有飞行执照的人和有驾驶执照的人一样普通。
降落在安卡雷奇的航班晚点了,离转接航班的起飞时间已经很近。拖着沉重的拍摄设备,边走边问打听机票上那家从来没听说过的航空公司,经过一番颇费口舌的问路,终于在机场最底层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航空公司的柜台。接待我的壮汉自我介绍说:“我是保罗,是航空公司的前台,也是行李员,也是你今天的飞行员。”看我满头大汗,保罗咧开嘴笑了:“不用着急,你是我唯一的乘客,你不来,我是不会起飞的……”
我的目的地是冰川湾国家公园旁的小镇加斯泰伍(Gustavus)。几年前我曾乘坐邮轮去过那儿,这次我则选择了先从空中观赏那里的冰川。加斯泰伍镇是无数年前冰川推出的一小片海角,百来户人家,没有任何道路通向那儿,飞行是唯一选择。
小飞机的旅行本身就是一次特别的经历,省去了通常的安检,需要每个乘客和所有的行李都得过一下磅秤,保证起飞时不会超重。没有登机桥,没有摆渡车,跟保罗直接走进停机坪。那是个单引擎的六座塞斯纳207,飞行员和我,后座放上行李和其他需要运进小镇的物资,机舱里塞得满满的。
起飞没多久就进入了阿拉斯加群山峻岭中,因为距离不是很远,我们的飞行高度不高,经常从高山一侧慢慢飞过。坐惯了巡航在万米高空的大客机,从小飞机上看地面,别有一番景致。阳光透过头顶的云层投在山岭上,万道霞光。快到加斯泰伍时,窗外已能见到山谷中奔涌而出的道道冰川,而夹着冰川的山脊却不时绿意盎然。巨大的山体,渺小的飞机,飘在半空,全然失去了空间的尺度感,总觉得那山、那冰川,只要打开机窗就触手可及。
冰川,冰之河,发源于高山之巅的终年积冰,被重力牵引着,一点点顺着山谷漫延而下,固体的水,气势磅礴的冰流,波澜壮阔,在时空中凝固。飞机侧过机翼,转过一个山脊,一道巨大的冰川扑面而来。保罗降低了飞行高度,冰川的细节,静止中的波浪曲折。山谷中的坚冰缓慢流淌,磨碎了两侧的山体。碎石渗入冰中,变成两条冰河中的黑线,伸展,延伸,而两道冰川会合的地方,邻近的黑线就合而为一,将各自的冰川分得泾渭分明。
回复该发言
冰封阿拉斯加 大自然的最后前沿
2 回复:冰封阿拉斯加 大自然的最后前沿
天苍月2012-04-25 18:52:42 发表
飞机沿着冰川飞行,海拔渐渐升高,到分水岭时,一望无际的冰原在眼前豁然展开。我看了眼高度表,海拔2000多米的高度,世界一片洁白,和一路所见的冰川奔腾比,山顶的冰原风平浪静。这里的年降雪量竟然足有50到70米之间,厚厚积雪压迫成冰,成了冰川的源头,慢慢沿着刚才的山谷流入海中。机翼下的冰雪里有几点小小的彩色,保罗说,那是几个野营的人,已经在这儿住一个多月了。
冰天雪地的世界里,他们,在寻找什么呢?
高山之巅的终年积冰被重力牵引顺着山谷漫延而下,飞行员贴心地降低飞行高度,冰川的细节一览无余
Tips:
去加斯泰伍(Gustavus)的小飞机对行李重量有严格限制,
请参考航空公司网站:www.wingsofalaska.com/。
机上拍摄
除非是事先的特别安排,航拍时只能通过舷窗进行。飞机的窗玻璃并非相机滤镜,对图像的质量有很大影响。拍摄时需要注意几点:尽量用大些的光圈,让窗玻璃尽可能地虚化;尽量使用窗户中间部分,镜头垂直窗面,减少窗玻璃的弧度带来的影响。数码相机白平衡可以选自动,用RAW格式拍摄,可以在后期做进一步的调整。另外,飞机的舷窗是有机玻璃做的,很不耐磨,拍摄时注意尽量不要用镜头蹭到窗户,会把窗户磨花的。
只有海鸥知晓
海鸟比我们更明白大自然的规律。它们一定是从什么我们所不明白的预兆里判断了冰崖的崩塌。冰崖坠入海中,水里总会有来不及避让的鱼儿被砸死或者震晕,成了鸟儿轻松可得的美食。
位于阿拉斯加冰川国家公园里的加斯泰伍小镇和外界没有道路来往,镇上几乎没有人家,也没有什么车辆来往。一辆绿色的校车在早晚 接送孩子上学下课,其他时间就充当了临时的交通工具。
从机场坐这辆校车到了海边,一条小型游艇泊在木栈道旁等候,登船,向冰川国家公园驶去。和加斯泰伍一样,冰川国家公园(GlacierBay Natiaonl Park)也和外界没有任何道路连接,来这里游览,只能从空中或船上远观,真是孤岛组成的世界。
交通虽不方便,但大自然冰川美景的诱惑却无限。两百多年前,当航海家乔治温哥华(没错,加拿大的温哥华就是以他命名的)第一次来到这里时,今天我们行船的水面是一片坚实的冰原。到上世纪中叶,冰原就已经完全消失,形成了此刻开阔的水面。今天,国家公园里仅剩下四道冰川还直接流入海中,其余的都在内陆终止,有的冰舌离开海湾竟有数百公里之遥。冰川以如此速度消褪,我想,不用多久,游客们就只能弃船上岸,长途旅行后,才能有机会一睹最后的冰川。
冰川湾的形成对兴致勃勃的游客们无疑是件好事。冰川湾的水域能让10万吨级的邮轮自如进出。夏天,每天都会有好几条大型邮轮进入海湾,载客数千的水上豪华宫殿,客人们端着香槟,从自己房间的阳台上就能看到大自然的奇幻。
和那些十多层楼高的邮轮比,我们的游艇就是一叶扁舟,有着足够的机动性和很浅的吃水深度,船小心翼翼地避开水面大大小小的浮冰,绕过高大的邮轮,一点点接近冰川入海处的陡峭冰崖。
回复该发言
冰天雪地的世界里,他们,在寻找什么呢?
高山之巅的终年积冰被重力牵引顺着山谷漫延而下,飞行员贴心地降低飞行高度,冰川的细节一览无余
Tips:
去加斯泰伍(Gustavus)的小飞机对行李重量有严格限制,
请参考航空公司网站:www.wingsofalaska.com/。
机上拍摄
除非是事先的特别安排,航拍时只能通过舷窗进行。飞机的窗玻璃并非相机滤镜,对图像的质量有很大影响。拍摄时需要注意几点:尽量用大些的光圈,让窗玻璃尽可能地虚化;尽量使用窗户中间部分,镜头垂直窗面,减少窗玻璃的弧度带来的影响。数码相机白平衡可以选自动,用RAW格式拍摄,可以在后期做进一步的调整。另外,飞机的舷窗是有机玻璃做的,很不耐磨,拍摄时注意尽量不要用镜头蹭到窗户,会把窗户磨花的。
只有海鸥知晓
海鸟比我们更明白大自然的规律。它们一定是从什么我们所不明白的预兆里判断了冰崖的崩塌。冰崖坠入海中,水里总会有来不及避让的鱼儿被砸死或者震晕,成了鸟儿轻松可得的美食。
位于阿拉斯加冰川国家公园里的加斯泰伍小镇和外界没有道路来往,镇上几乎没有人家,也没有什么车辆来往。一辆绿色的校车在早晚 接送孩子上学下课,其他时间就充当了临时的交通工具。
从机场坐这辆校车到了海边,一条小型游艇泊在木栈道旁等候,登船,向冰川国家公园驶去。和加斯泰伍一样,冰川国家公园(GlacierBay Natiaonl Park)也和外界没有任何道路连接,来这里游览,只能从空中或船上远观,真是孤岛组成的世界。
交通虽不方便,但大自然冰川美景的诱惑却无限。两百多年前,当航海家乔治温哥华(没错,加拿大的温哥华就是以他命名的)第一次来到这里时,今天我们行船的水面是一片坚实的冰原。到上世纪中叶,冰原就已经完全消失,形成了此刻开阔的水面。今天,国家公园里仅剩下四道冰川还直接流入海中,其余的都在内陆终止,有的冰舌离开海湾竟有数百公里之遥。冰川以如此速度消褪,我想,不用多久,游客们就只能弃船上岸,长途旅行后,才能有机会一睹最后的冰川。
冰川湾的形成对兴致勃勃的游客们无疑是件好事。冰川湾的水域能让10万吨级的邮轮自如进出。夏天,每天都会有好几条大型邮轮进入海湾,载客数千的水上豪华宫殿,客人们端着香槟,从自己房间的阳台上就能看到大自然的奇幻。
和那些十多层楼高的邮轮比,我们的游艇就是一叶扁舟,有着足够的机动性和很浅的吃水深度,船小心翼翼地避开水面大大小小的浮冰,绕过高大的邮轮,一点点接近冰川入海处的陡峭冰崖。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冰封阿拉斯加 大自然的最后前沿
天苍月2012-04-25 18:52:42 发表
从近处看冰川裸露的断面,场面更是惊人。入海处的冰川失去了大地的支持,因为自重不停崩塌,向我们展示着冰川深层的秘密。最底下的冰层形成于千万年之前,曾经经历了成百上千米的积冰重压,密度要比平时的冰紧密得多,阳光照着,竟显出蓝宝石般的色泽。冰舌断面有百米的高度,接近时就是一堵狰狞的冰崖。先前在空中所见的冰河凝固中的场景不见了,但没了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却能清楚听见上游冰层深处不停崩裂,隆隆之声,惊心动魄。
船长把发动机转速停在最慢,却不完全关闭。我们一再要求,他却坚定地不肯再往前行:“别以为冰川真的就是一条凝固不变的坚冰,冰舌入海处的冰崖随时都可能会崩塌,靠得太近,冰川连回避的机会都不会给你!”
开始了耐心的等待。仔细看着蓝色的冰面,看着天空飞行的海鸥,10分钟,半小时,一小时,一切都安静,冰川一如永恒的雕刻,再没有船长描述出半点山崩地裂的迹象。船长耸耸肩,加速发动机,准备掉头离去。我恋恋不舍地走在最后,不时回头,期望最后的奇迹。
忽然看见一群海鸟呼啸着掠过水面,往一处冰崖蜂拥而去。瞬间,巨响声中,冰崖崩裂了,慢镜头一样陷落,大大小小的冰块飞坠而下,砸在海中。时间似乎和冰川一样凝结了,停顿片刻后,从水里忽然溅起冲天的巨浪,连小船的船身也被滚滚涌来的波浪推得左右疯狂摇晃。
船长不肯接近是有道理的。海鸟比我们更明白大自然的规律。它们一定是从什么我们所不明白的预兆里判断了冰崖的崩塌。冰崖坠入海中,水里总会有来不及避让的鱼儿被砸死或者震晕,成了鸟儿轻松可得的美食。
从蓝色的冰川下缓缓驶过,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默然无语。阿拉斯加和冰川的壮美密不可分,这里是世界仅存无几的冰川区之一。从表面看,地球上处处可见的污染似乎离开这里很遥远,也唯因阿拉斯加天赋的纯净无瑕。即便偏远,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阿拉斯加地表温度上升速率竟然是地球平均值的四倍。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呢?这地球上最后的天堂。
在冰川湾,大型豪华邮轮上的客人们大可端着香槟,从自己房间的阳台上欣赏自然的奇幻
阿拉斯加天赋的纯净无瑕使之成为海洋鱼类和海鸟的天堂
tips
冰川湾国家公园
在阿拉斯加南部,只能通过从温哥华或西雅图启航的阿拉斯加内海邮轮或者从加斯泰伍出发的小游艇到达。有多家邮轮公司经营包括访问冰川湾的阿拉斯加航线。看冰川时一定要穿好足够的保暖衣服,冰川湾气温终年很低,也许舱内有暖气,但在那儿的时候,又有谁会想呆在舱内呢?
冰川拍摄心得
回复该发言
船长把发动机转速停在最慢,却不完全关闭。我们一再要求,他却坚定地不肯再往前行:“别以为冰川真的就是一条凝固不变的坚冰,冰舌入海处的冰崖随时都可能会崩塌,靠得太近,冰川连回避的机会都不会给你!”
开始了耐心的等待。仔细看着蓝色的冰面,看着天空飞行的海鸥,10分钟,半小时,一小时,一切都安静,冰川一如永恒的雕刻,再没有船长描述出半点山崩地裂的迹象。船长耸耸肩,加速发动机,准备掉头离去。我恋恋不舍地走在最后,不时回头,期望最后的奇迹。
忽然看见一群海鸟呼啸着掠过水面,往一处冰崖蜂拥而去。瞬间,巨响声中,冰崖崩裂了,慢镜头一样陷落,大大小小的冰块飞坠而下,砸在海中。时间似乎和冰川一样凝结了,停顿片刻后,从水里忽然溅起冲天的巨浪,连小船的船身也被滚滚涌来的波浪推得左右疯狂摇晃。
船长不肯接近是有道理的。海鸟比我们更明白大自然的规律。它们一定是从什么我们所不明白的预兆里判断了冰崖的崩塌。冰崖坠入海中,水里总会有来不及避让的鱼儿被砸死或者震晕,成了鸟儿轻松可得的美食。
从蓝色的冰川下缓缓驶过,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默然无语。阿拉斯加和冰川的壮美密不可分,这里是世界仅存无几的冰川区之一。从表面看,地球上处处可见的污染似乎离开这里很遥远,也唯因阿拉斯加天赋的纯净无瑕。即便偏远,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阿拉斯加地表温度上升速率竟然是地球平均值的四倍。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呢?这地球上最后的天堂。
在冰川湾,大型豪华邮轮上的客人们大可端着香槟,从自己房间的阳台上欣赏自然的奇幻
阿拉斯加天赋的纯净无瑕使之成为海洋鱼类和海鸟的天堂
tips
冰川湾国家公园
在阿拉斯加南部,只能通过从温哥华或西雅图启航的阿拉斯加内海邮轮或者从加斯泰伍出发的小游艇到达。有多家邮轮公司经营包括访问冰川湾的阿拉斯加航线。看冰川时一定要穿好足够的保暖衣服,冰川湾气温终年很低,也许舱内有暖气,但在那儿的时候,又有谁会想呆在舱内呢?
冰川拍摄心得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冰封阿拉斯加 大自然的最后前沿
天苍月2012-04-25 18:52:42 发表
拍摄冰川时除了拍下大场面的壮观外,也别忘记记录冰川的细节。根据接近距离,用中长焦镜头拍摄冰川细节时,可以让冰川尽量充满画面。冰川的崩塌并没有什么先兆,唯一的办法是时刻准备着,如果等崩塌开始再去包里拿相机,就肯定错过最佳时机。海上风大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塑料袋保护相机不受海水浪花的侵袭。
太阳回头的地方
跑道尽头是栋木板房,外墙上几个巨大的排风扇,屋里立着原木竖起的柱子,上面刻满了无数的名字和奇形怪状的记号。能到此一游,对任何人,都是件值得夸耀的事情。
作为戴顿公路上为数不多的居民点,能到寇夫一游,对任何人,都是件值得夸耀的事情
菲班城转瞬间就从视野中消失,代之而来的是无边无际的原野。
这里已经很靠近北极圈,地面很平缓,间或无数的湖面,被最后一纪冰川推铲后大地难得有什么起伏,偶尔能见到一些丘陵,估计是冰舌来回吞吐时留下的痕迹。
飞机降落在砂石铺就的跑道上,机轮带起几道飞尘。跑道尽头是栋木板房,外墙上几个巨大的排风扇,屋里立着原木竖起的柱子,上面刻满了无数的名字和奇形怪状的记号。能来这里到此一游,对任何人,都是件值得夸耀的事情。
上世纪初,不少不辞辛苦北上的淘金客终于无法忍受严寒的气候,从这里踏上南归路。这儿也因此得到了寇夫(Coldfoot,冻脚的意思)的地名。这是个典型的非村非镇的地方,严格意义上只是个居民点,人口总数不足10人,真正的屈指可数。
这里地处北极圈以北,夏日漫长,到了冬天更是长夜难熬,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寇夫的存在只有一个原因,戴顿公路。戴顿公路(Dalton Highway)北起北冰洋畔,南端到达我们起飞的菲班城,是美国最北的公路。寇夫是这条路上为数极少的几个休息站,能让司机给车加油,给自己来顿热餐。
有着室内暖暖的火炉,我们的脚丫没感觉什么寒冷,但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四驱车开上了南行的戴顿公里,路面颠簸,车后尘土飞扬。这条路本是阿拉斯加输油管线的施工路,也是为北冰洋油田运输给养的生命线,公路全长667公里,穿越了阿拉斯加极北最荒凉的地带。英国BBC拍摄的《世界最危险道路》纪录片系列中以戴顿公路为开场,除了这里危险的路况外,远离文明的寂寞大概也为这条公路的传奇添加了几分色彩。确实,除了为油田送货的卡车外,这里极少有其他什么车辆。如果非要问,走这条公路有什么目的?唯一的答案只能是,要走过这条路。
对任何第一次走戴顿公路的司机,这条极北砂土路绝对是对车技和胆量的挑战:无数的急转弯,陡峻的上下坡,和那些在错车时绝不减速的十八轮大货车。在搓板路面上颠簸前进的小车,速度稍快,车身就会左右漂移。此时还是夏天,最安全的季节,不难想象,等到冬天,当弯道和下坡路上覆满冰雪时,戴顿公路完全是通向地狱的无归路。
回复该发言
太阳回头的地方
跑道尽头是栋木板房,外墙上几个巨大的排风扇,屋里立着原木竖起的柱子,上面刻满了无数的名字和奇形怪状的记号。能到此一游,对任何人,都是件值得夸耀的事情。
作为戴顿公路上为数不多的居民点,能到寇夫一游,对任何人,都是件值得夸耀的事情
菲班城转瞬间就从视野中消失,代之而来的是无边无际的原野。
这里已经很靠近北极圈,地面很平缓,间或无数的湖面,被最后一纪冰川推铲后大地难得有什么起伏,偶尔能见到一些丘陵,估计是冰舌来回吞吐时留下的痕迹。
飞机降落在砂石铺就的跑道上,机轮带起几道飞尘。跑道尽头是栋木板房,外墙上几个巨大的排风扇,屋里立着原木竖起的柱子,上面刻满了无数的名字和奇形怪状的记号。能来这里到此一游,对任何人,都是件值得夸耀的事情。
上世纪初,不少不辞辛苦北上的淘金客终于无法忍受严寒的气候,从这里踏上南归路。这儿也因此得到了寇夫(Coldfoot,冻脚的意思)的地名。这是个典型的非村非镇的地方,严格意义上只是个居民点,人口总数不足10人,真正的屈指可数。
这里地处北极圈以北,夏日漫长,到了冬天更是长夜难熬,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寇夫的存在只有一个原因,戴顿公路。戴顿公路(Dalton Highway)北起北冰洋畔,南端到达我们起飞的菲班城,是美国最北的公路。寇夫是这条路上为数极少的几个休息站,能让司机给车加油,给自己来顿热餐。
有着室内暖暖的火炉,我们的脚丫没感觉什么寒冷,但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四驱车开上了南行的戴顿公里,路面颠簸,车后尘土飞扬。这条路本是阿拉斯加输油管线的施工路,也是为北冰洋油田运输给养的生命线,公路全长667公里,穿越了阿拉斯加极北最荒凉的地带。英国BBC拍摄的《世界最危险道路》纪录片系列中以戴顿公路为开场,除了这里危险的路况外,远离文明的寂寞大概也为这条公路的传奇添加了几分色彩。确实,除了为油田送货的卡车外,这里极少有其他什么车辆。如果非要问,走这条公路有什么目的?唯一的答案只能是,要走过这条路。
对任何第一次走戴顿公路的司机,这条极北砂土路绝对是对车技和胆量的挑战:无数的急转弯,陡峻的上下坡,和那些在错车时绝不减速的十八轮大货车。在搓板路面上颠簸前进的小车,速度稍快,车身就会左右漂移。此时还是夏天,最安全的季节,不难想象,等到冬天,当弯道和下坡路上覆满冰雪时,戴顿公路完全是通向地狱的无归路。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冰封阿拉斯加 大自然的最后前沿
天苍月2012-04-25 18:52:42 发表
阿拉斯加输油管道和公路并行延伸着。建设这条输油管线是一个工程史上的奇迹。极北的气候让这里地面下的土层冰冻,形成著名的冻土地质。随着季节的冷暖变化,冻土的深度和位置不停变化,地面起伏极大,管道只有走之字,留出足够的伸缩空间,才能避免地面移动将油管撕裂。在管道中流动的原油会因为低温变得黏滞,每隔开一段距离,还必要用特别的泵站加热才能保持管线顺畅。
在一个山口停车休息。视线所及,一条钢龙蜿蜒在山峦起伏中。大麦草在夏末秋初时节已经开始变红,偶尔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隆隆的引擎声飞快散入原野,耳边只听见极北风声的呼啸。此时此景,七分不真实加上三分诡异,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再次停车时是北极圈的位置。路边有片黑松林,树根无法穿透地下冰冷坚硬的冻土,根基不稳,树全都东倒西歪,果然就是醉林(Drunk Forest)。司机带我们走进林边的草甸,东张西望一阵,在一株灌木边刨了一会儿,居然挖出几听啤酒:“上次路过时埋的,天然冰箱!”
站在标记着北回归线的地标前,啤酒冷得沁人心肺,双脚分别踏在想象中的北极圈两侧。在路上的时候很少给自己留影,这次是个例外。要知道,这里是连太阳都会回头的地方。
tips
戴顿公路
这里路况复杂,沙土路上来往最多的是18轮大卡车,如果没有足够的驾驶经验,建议不要自驾 (租车公司也明文禁止客户开他们的车走戴顿公路)。商业旅行社提供专项服务,包括全驾车来回,单程驾车单程飞行 (推荐)。大部分行程从菲班出发到寇夫,当天来回,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财力,可以选择多日的行程去北冰洋畔。
路上拍摄心得
车里车外都会尘土飞扬,用塑料袋或者摄影包保护好你的相机。极北的大场面拍摄,可以包括戴顿公路和上面的车辆作为场景尺度的参考。石油管线是个很工业化的场面,和自然的对比也是不错的拍摄选择。
天地之间
麦金利峰在登山界的名气极大,从职业的山客到心血来潮的游人,这里每年吸引着众多的人攀登,试图将北美第一峰踏在脚下。飞行员轻轻说了句,请大家坐稳。飞机的翅膀左右摇晃了一下,随即恢复平稳:“我这是向最近在这里丧生的两位登山者致敬”。
只有飞在空中,阿拉斯加才真正展示出它的宏大
水獭正蹲在跑道的一头。
水獭是架翅膀架在机舱顶部的单发动机飞机,比先前飞过几次的塞斯纳207要稍微大些。飞行员数了数人头,大家都已经到齐。不需要机票,也不能对号入座,登机的顺序和座位由飞行员当场决定。不比沉重的大客机,乘客的体重对小飞机的平稳飞行影响很大,必须合理安排才能保证安全。好在每个人依然都有着自己的窗户,可以饱览外面的风光。
机身摇晃着起飞,又一次腾起在阿拉斯加的天空。一路旅行过来,愈发觉得阿拉斯加似乎就是为空中旅行而存在,站在大地上,你能感觉阿拉斯加的宽阔;但只有飞在空中,阿拉斯加才真正向你展示出他的宏大和深邃。
麦金利峰的绝对海拔只有6144米,远不如8848米的珠穆朗玛,但别忘了珠峰坐落在西藏高原之上,而麦金利却几乎是从海平面的高度拔地而起。如果站在山脚仰望,目光所及的麦金利垂直落差要比珠峰高出近两千米,主峰山体也因此要宏大许多!
回复该发言
在一个山口停车休息。视线所及,一条钢龙蜿蜒在山峦起伏中。大麦草在夏末秋初时节已经开始变红,偶尔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隆隆的引擎声飞快散入原野,耳边只听见极北风声的呼啸。此时此景,七分不真实加上三分诡异,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再次停车时是北极圈的位置。路边有片黑松林,树根无法穿透地下冰冷坚硬的冻土,根基不稳,树全都东倒西歪,果然就是醉林(Drunk Forest)。司机带我们走进林边的草甸,东张西望一阵,在一株灌木边刨了一会儿,居然挖出几听啤酒:“上次路过时埋的,天然冰箱!”
站在标记着北回归线的地标前,啤酒冷得沁人心肺,双脚分别踏在想象中的北极圈两侧。在路上的时候很少给自己留影,这次是个例外。要知道,这里是连太阳都会回头的地方。
tips
戴顿公路
这里路况复杂,沙土路上来往最多的是18轮大卡车,如果没有足够的驾驶经验,建议不要自驾 (租车公司也明文禁止客户开他们的车走戴顿公路)。商业旅行社提供专项服务,包括全驾车来回,单程驾车单程飞行 (推荐)。大部分行程从菲班出发到寇夫,当天来回,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财力,可以选择多日的行程去北冰洋畔。
路上拍摄心得
车里车外都会尘土飞扬,用塑料袋或者摄影包保护好你的相机。极北的大场面拍摄,可以包括戴顿公路和上面的车辆作为场景尺度的参考。石油管线是个很工业化的场面,和自然的对比也是不错的拍摄选择。
天地之间
麦金利峰在登山界的名气极大,从职业的山客到心血来潮的游人,这里每年吸引着众多的人攀登,试图将北美第一峰踏在脚下。飞行员轻轻说了句,请大家坐稳。飞机的翅膀左右摇晃了一下,随即恢复平稳:“我这是向最近在这里丧生的两位登山者致敬”。
只有飞在空中,阿拉斯加才真正展示出它的宏大
水獭正蹲在跑道的一头。
水獭是架翅膀架在机舱顶部的单发动机飞机,比先前飞过几次的塞斯纳207要稍微大些。飞行员数了数人头,大家都已经到齐。不需要机票,也不能对号入座,登机的顺序和座位由飞行员当场决定。不比沉重的大客机,乘客的体重对小飞机的平稳飞行影响很大,必须合理安排才能保证安全。好在每个人依然都有着自己的窗户,可以饱览外面的风光。
机身摇晃着起飞,又一次腾起在阿拉斯加的天空。一路旅行过来,愈发觉得阿拉斯加似乎就是为空中旅行而存在,站在大地上,你能感觉阿拉斯加的宽阔;但只有飞在空中,阿拉斯加才真正向你展示出他的宏大和深邃。
麦金利峰的绝对海拔只有6144米,远不如8848米的珠穆朗玛,但别忘了珠峰坐落在西藏高原之上,而麦金利却几乎是从海平面的高度拔地而起。如果站在山脚仰望,目光所及的麦金利垂直落差要比珠峰高出近两千米,主峰山体也因此要宏大许多!
回复该发言
6 回复:冰封阿拉斯加 大自然的最后前沿
天苍月2012-04-25 18:52:42 发表
五千米的落差,造就了麦金利从顶峰到山脚巨大的地貌变化。起飞时飞越的是宽阔的冰川河,河床遍地的碎石告诉我们这里曾经一度为坚冰所覆盖。河畔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很快消失,窗外出现只有低矮植物覆盖的色彩斑斓的山脊。白色,斑驳的积雪渐渐扩张开成漫无边际的雪原,越近群山,海拔越高,雪也越积越厚。小飞机沿着雪坡爬升,忽然从坡顶冲出,陡然而下的断壁直下千尺,裸露的岩体陡峭狰狞,如利刃刺破白色的大地。山谷里凝固着的冰川,肉眼看不见丝毫的移动,却能看见因为重力渐渐加速,冰层表面断裂出犬牙交错的冰峰和冰谷,从空中俯瞰,像是一只无形的巨手挥动锋利的大刀在冰上纵横劈裂。没有机会站在这样的冰川之上,也无法想象那些冰上的裂缝能有多深,但我知道,麦金利最厚的冰层深度超过三百米。
飞近主峰,山腰缠绕云雾,顶峰时隐时现。冰川顶部的冰原是登山者的大本营,再往上行,山势的险峻只能用惊心动魄来形容。麦金利在登山界的名气极大,从职业的山客到心血来潮的游人,这里每年吸引着众多的人攀登,试图将北美第一峰踏在脚下。飞行员轻轻说了句,请大家坐稳。飞机的翅膀左右摇晃了一下,随即恢复平稳:“我这是向最近在这里丧生的两位登山者致敬”。
以今天的科技,汽车都能开到珠峰5545米的大本营,麦金利顶峰比那儿只高了600米,又能有多大的难度?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麦金利的确比珠峰矮了两千多米,但这座矮个儿的巨人对人类的挑战却没有半点含糊。从1913年记载的第一次登顶至今,麦金利已经夺去了500多条生命,这个数字超过珠峰一倍都不止。仅2011年的登山季节里,包括两名资深高山向导的七位登山者在这儿丧命,其中一人的遗体至今依然长眠在刚才飞越的深深冰缝之中。
我们的飞机顺时针绕主峰飞行一圈后,飞行员做了个空中盘旋,开始逆时针绕行,我的座位转到了外侧。窗外高耸入云的主峰变成了机翼下连绵不断的雪峰和山谷里的道道冰川。太阳已经升起,飞机的影子投在雪原上,一个小小的黑点,随着山地起伏跳跃,努力追逐着我们前进。
tips
空中游览麦金利
只要你住在德纳里附近的旅馆,他们会在预定的时间来接你去机场。游览有多种选择,如果没有在别处去过冰川顶部,可以试一下在冰川上着陆的感受。飞行时座位的安排一定要听从飞行员的指挥,飞行会是双向的,坐在哪个位置上都有机会看到对面乘客看到的场景。
回复该发言
飞近主峰,山腰缠绕云雾,顶峰时隐时现。冰川顶部的冰原是登山者的大本营,再往上行,山势的险峻只能用惊心动魄来形容。麦金利在登山界的名气极大,从职业的山客到心血来潮的游人,这里每年吸引着众多的人攀登,试图将北美第一峰踏在脚下。飞行员轻轻说了句,请大家坐稳。飞机的翅膀左右摇晃了一下,随即恢复平稳:“我这是向最近在这里丧生的两位登山者致敬”。
以今天的科技,汽车都能开到珠峰5545米的大本营,麦金利顶峰比那儿只高了600米,又能有多大的难度?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麦金利的确比珠峰矮了两千多米,但这座矮个儿的巨人对人类的挑战却没有半点含糊。从1913年记载的第一次登顶至今,麦金利已经夺去了500多条生命,这个数字超过珠峰一倍都不止。仅2011年的登山季节里,包括两名资深高山向导的七位登山者在这儿丧命,其中一人的遗体至今依然长眠在刚才飞越的深深冰缝之中。
我们的飞机顺时针绕主峰飞行一圈后,飞行员做了个空中盘旋,开始逆时针绕行,我的座位转到了外侧。窗外高耸入云的主峰变成了机翼下连绵不断的雪峰和山谷里的道道冰川。太阳已经升起,飞机的影子投在雪原上,一个小小的黑点,随着山地起伏跳跃,努力追逐着我们前进。
tips
空中游览麦金利
只要你住在德纳里附近的旅馆,他们会在预定的时间来接你去机场。游览有多种选择,如果没有在别处去过冰川顶部,可以试一下在冰川上着陆的感受。飞行时座位的安排一定要听从飞行员的指挥,飞行会是双向的,坐在哪个位置上都有机会看到对面乘客看到的场景。
回复该发言
共有6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