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如何将年轻干部“破格提拔”制度化、规范化是一项新的挑战。破格主要指的是破除“年龄”“台阶”上的格,而不是干部德才标准上的格
本刊记者/闵杰
曾经以城乡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全覆盖被推为全国样板的南京市,这个春天又在大范围探索年轻干部选拔的新模式:今年上半年,将有200名年轻干部通过市区县联动、竞争性选拔、分批分类的方式被提拔,其中包括110名30岁左右的区县中层职位。这也意味着,此次被选拔的干部中,将有半数从“80后”中产生。
“南京正在研究制定年轻干部破格提拔的相关办法,将在市级机关普遍推行竞争上岗过程中,要求留出一定比例定向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杨花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类似的动作不只在南京,据报道,4月9日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连发33名正副处级年轻干部和8名副局级干部的公开推选公告。其中正、副处级干部分别限定了35岁和32岁的最高年龄限制,直接面向“80后”。
尽管各地叫法不一、操作细则也不尽相同,但都指向相同的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的探索,为优秀年轻干部打通晋升台阶。
不过,探索中也有隐忧。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戴焰军教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何将年轻干部“破格提拔”制度化、规范化是一项新的挑战,“应该避免对‘干部队伍年轻化’的机械化理解,导致在干部年龄问题上的‘一刀切’和盲目跟风”。
中组部肯定破格选人
从2011年起到2012年上半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将集中换届。在这一时期,随着一批年轻干部尤其是“80后”干部的迅速上位,社会舆论对破格提拔的关注和争议也在持续升温。
这种关注在今年年初的“焦三牛”事件上达到了最高点。23岁、工作仅半年、清华毕业的焦三牛,被甘肃省武威市委公开选拔为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副处级),一经公示便引起热议。一夜之间,被网友封为“最牛火箭官”的焦三牛又被置于“官二代” “富二代”的“疑似背景”之下。
在众说纷纭的议论声中,2月13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仲祖文”(代指中共中央组织部文章)的署名文章——《不拘一格选人才》以示肯定,武威市超常规选拔人才的政策性探索得到了最高层的认同。而在该文发表不到二十天,“仲祖文”又以《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打开宽广之路》为题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
事实上,这种思路早就体现在中共中央文件中。2009年2月,中共中央制定了《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对新一轮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进行部署。这是中共中央首次制定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随后,中组部下发《关于加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制度化工作不断推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在2009年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也指出,要进一步克服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各种障碍,改革创新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按照常规选人用人机制,一个年轻的科员晋升到部级干部,至少要经过八个台阶:科员—副科级—科级—副处级—处级—副厅级—厅级—副部级—部级,这还不包括一些过渡性的隐形台阶。现行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使得很多优秀年轻干部因制度障碍而错过最佳使用期。
“在50年代,共产党刚刚执政的时候,有一批二十多岁的县委书记甚至市委书记。而现在如果有80后的副职,舆论就感觉很突然。80后,按年龄推算,也已经30岁上下,是该逐步往重要岗位上放的时候了。”戴焰军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应该用正常眼光看待“80后”干部的集体性上位。
回复该发言
80后干部:如何破格上位
2 回复:80后干部:如何破格上位
jayz04152012-04-30 00:11:47 发表
“80后”从基层竞争上位
近年来,竞争性选拔成为将“80后”优秀人才汇集到“接班人”队伍中来的主要方式。
“我们这次选拔,准确的说法是‘竞争性选拔’”,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杨花伟对《中国新闻周刊》强调,“和公选的区别是,所有环节都有差额,一轮一轮逐轮淘汰,以竞争择优的方式产生最后人选。”
据杨花伟介绍,南京市面向年轻干部的大范围选拔,这还是第一次,“我们还不敢保证最后选出来的一定是社会方方面面都认可的,但在程序设计上,我们尽最大努力既要符合中央的明确规定,也要结合南京的实际做一些新的探索。比如,我们这次不搞一考定终身,而是采取选拔和历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竞争选拔产生的预备人选要经历半年左右的培训与历练,经考核胜任后,方可任用”。
从各地的实践看,选拔“80后”领导干部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党政机关,而正试图把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汇集起来。有些地方面向大学生村官选拔市管干部,把大学生村官当后备干部来培养,有些地方则将诸如国企、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亦列在选拔之列。
而“选调生制度”则是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另一通道。选调生是通过高校党委组织部、团委等组织发现推荐应届毕业生中有政治觉悟的优秀青年(本科生要求是中共党员和学生干部),进入官员培养“第三梯队”,由各省委组织部牵头,下派基层培养,为挑选出一批未来党政干部做储备。
通常情况下,省委组织部会为选调生专门建立人事资料库,这在官员升迁队列里意味着“优等出身”,一旦出现上一级后备干部需要补位,选调生将是热门人选。作为清华选调生的焦三牛正是通过这一制度通道,在半年内实现了从应届毕业生到副县级干部的转身。
从今年开始,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将不再从应届生中招录,而直接面向基层的选调生在基层工作经验上又已占先。
与选调生基层培养的思路相一致,目前各地解决“80后”干部的经验不足问题,普遍采用的办法是:在提拔之前下放基层一线挂职锻炼一段时间。
2011年,逾300名来自国家部委、央企、高校、市级机关、区县等单位的80后副处级领导干部,被选拔任职于北京市街道乡镇副处级职位。这一现象被视为首次大规模地将国家部委等单位的年轻干部“下放”到基层。
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区委组织部一位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截至目前,东城区所有街道都已经配备了80后的副处级干部。北京市各区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在一些学者看来,这样的举措既利于培养年轻领导干部的思路和基层经验,也有利于基层领导结构和执政能力的提升。
破格不是破规矩
破格提拔的用人方式由来已久,但对破格提拔的制度性规定,始见于2002年7月由中共中央批准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该条例第三章第七条规定:“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破格提拔程序另行规定。”
“截至目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性文件来指导。”在江苏省淮安市委组织部长期从事县区干部工作的赵纪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由于缺乏统一明确关于“破格提拔”的指导性文件,导致各地目前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各行其政。
赵纪辉日前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当前在选拔年轻干部上的五个误区:以结构需要代替工作需要、以任务指标代替科学培养、以领导赏识代替群众公认、以破格提拔代替解放思想、以追求影响代替求真务实。
回复该发言
近年来,竞争性选拔成为将“80后”优秀人才汇集到“接班人”队伍中来的主要方式。
“我们这次选拔,准确的说法是‘竞争性选拔’”,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杨花伟对《中国新闻周刊》强调,“和公选的区别是,所有环节都有差额,一轮一轮逐轮淘汰,以竞争择优的方式产生最后人选。”
据杨花伟介绍,南京市面向年轻干部的大范围选拔,这还是第一次,“我们还不敢保证最后选出来的一定是社会方方面面都认可的,但在程序设计上,我们尽最大努力既要符合中央的明确规定,也要结合南京的实际做一些新的探索。比如,我们这次不搞一考定终身,而是采取选拔和历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竞争选拔产生的预备人选要经历半年左右的培训与历练,经考核胜任后,方可任用”。
从各地的实践看,选拔“80后”领导干部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党政机关,而正试图把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汇集起来。有些地方面向大学生村官选拔市管干部,把大学生村官当后备干部来培养,有些地方则将诸如国企、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亦列在选拔之列。
而“选调生制度”则是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另一通道。选调生是通过高校党委组织部、团委等组织发现推荐应届毕业生中有政治觉悟的优秀青年(本科生要求是中共党员和学生干部),进入官员培养“第三梯队”,由各省委组织部牵头,下派基层培养,为挑选出一批未来党政干部做储备。
通常情况下,省委组织部会为选调生专门建立人事资料库,这在官员升迁队列里意味着“优等出身”,一旦出现上一级后备干部需要补位,选调生将是热门人选。作为清华选调生的焦三牛正是通过这一制度通道,在半年内实现了从应届毕业生到副县级干部的转身。
从今年开始,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将不再从应届生中招录,而直接面向基层的选调生在基层工作经验上又已占先。
与选调生基层培养的思路相一致,目前各地解决“80后”干部的经验不足问题,普遍采用的办法是:在提拔之前下放基层一线挂职锻炼一段时间。
2011年,逾300名来自国家部委、央企、高校、市级机关、区县等单位的80后副处级领导干部,被选拔任职于北京市街道乡镇副处级职位。这一现象被视为首次大规模地将国家部委等单位的年轻干部“下放”到基层。
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区委组织部一位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截至目前,东城区所有街道都已经配备了80后的副处级干部。北京市各区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在一些学者看来,这样的举措既利于培养年轻领导干部的思路和基层经验,也有利于基层领导结构和执政能力的提升。
破格不是破规矩
破格提拔的用人方式由来已久,但对破格提拔的制度性规定,始见于2002年7月由中共中央批准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该条例第三章第七条规定:“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破格提拔程序另行规定。”
“截至目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性文件来指导。”在江苏省淮安市委组织部长期从事县区干部工作的赵纪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由于缺乏统一明确关于“破格提拔”的指导性文件,导致各地目前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各行其政。
赵纪辉日前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当前在选拔年轻干部上的五个误区:以结构需要代替工作需要、以任务指标代替科学培养、以领导赏识代替群众公认、以破格提拔代替解放思想、以追求影响代替求真务实。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80后干部:如何破格上位
jayz04152012-04-30 00:11:47 发表
“比如规定某个区县领导班子必须要有一名80后的领导干部,或者35岁左右的,但有些地方后备干部不一定充分,就要‘提着灯笼找’。如果找到了一个,但发现任职时间很短,就破格提拔了,只是为了满足结构要求,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赵纪辉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一些地方为了制造干部工作上的“亮点”,或多或少会在“破格提拔”上做文章。
“干部培养‘台阶论’在一定时候是有一定意义的,特别是针对‘文革’期间出现的‘火箭式提拔’问题。因此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干部提拔需要台阶,需要按循序渐进的规律来办,在当时是有道理的。”戴焰军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破格提拔同样需要规范化、制度化,干部德才的考核、群众基础的考核以及必要的程序要严格执行,“破格不是破规矩。破格主要指的是破除‘年龄’‘台阶’上的格,而不是干部德才标准上的格。必须要守住这条线,才能提高干部任用的公信度。” ★
回复该发言
“干部培养‘台阶论’在一定时候是有一定意义的,特别是针对‘文革’期间出现的‘火箭式提拔’问题。因此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干部提拔需要台阶,需要按循序渐进的规律来办,在当时是有道理的。”戴焰军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破格提拔同样需要规范化、制度化,干部德才的考核、群众基础的考核以及必要的程序要严格执行,“破格不是破规矩。破格主要指的是破除‘年龄’‘台阶’上的格,而不是干部德才标准上的格。必须要守住这条线,才能提高干部任用的公信度。” ★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