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题材电视剧,总是容易被医学专业人士挑毛病,远到TVB的经典剧集《妙手仁心》,近到刚刚播出的《感动生命》,无不遭遇各种不专业的吐槽。国内首部描写医患关系题材的医疗剧《心术》,将于5月3日在安徽卫视全国首播,该剧号称要打破医疗剧逢专业必败的定势,剧中的每个专业情节都经得起推敲,编剧六六“潜伏”医院两年写剧本,海清(点击观看海清影视作品《鲜花朵朵》)(微博)透露自己三进医院“实习”,张嘉译(点击观看张嘉译影视作品《雪狼谷》、《左右》)、吴秀波(点击观看吴秀波影视作品《青盲》、《林师傅在首尔》)(微博)也称,自己背专业台词背到崩溃,对于一些简单病症已经无师自通。为检验心术“医护们”的专业成果,安徽卫视也将在开播之日起,在微博上发起“为心术找茬”的活动,欢迎广大医护人员和医学院学生来挑刺。
TVB 医生好演
医疗题材剧在国内荧屏“稀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太难拍!剧中太多的医学常识和医学术语,一个疏漏就会被专业人士看出破绽。这两年,仅有的两部医疗题材剧登上央视荧屏:谢君豪(点击观看谢君豪影视作品《青盲》、《医者仁心》)(微博)的《医者仁心》和集合了王志文(点击观看王志文影视作品《人到四十》)、张铁林等众多明星大腕的《感动生命》。前者被网友诟病“药名混淆”、“常识出错”,后者播出时也被不少学医的网友指出漏洞,比如医生给病人进行复苏心肺功能时注射的阿托品,其正常用量是0.3到0.5毫克,剧中却常常一打就是2毫克。有人甚至开玩笑说,这部剧就是给医疗界朋友找成就感用的。一向擅长拍摄行业剧的TVB,对于律师、警察等行业驾轻就熟,偏偏遇到医生题材剧就怎么拍怎么不专业,有网友甚至为《妙手仁心》等TVB的医疗大戏总结出一套通用模式:身披白大褂,嘴里就会念 “病人现在需要安静”、“子弹刚好压住了神经线”,“我也没有把握”等经典台词,若再有病人家属苦苦哀求,大夫面部表情呆板严肃,便构成了专业TVB“模范好医生”形象,观众感叹:“在TVB ,医生真好演”。
《心术》大夫难当
《心术》播出前,因六六斗小三、海清吴秀波绯闻等话题吵得热火朝天,甚至让人忽略了心术的医疗剧题材。事实上,此次《心术》打出“最专业”牌,编剧六六亲身“潜伏”医院两年,制片方也找来大量真实案例来丰富剧情,近期曝光片花中,用钢丝穿脑止痛的”钢丝男”便是制片方收集的真人真事,出演“美小护”的海清原本以为演护士只要打针、换药做样子即可,却在实际拍摄前安排“三进”医院“实习”,观看了近40台手术全过程,并从抢救到临床全程跟踪,直到对打针、换药、包扎都有了专业性认识。“医生”张嘉译、吴秀波每天要为各种病症开方抓药,剧中类似“阿斯综合征”、“脑崩”、“锥颈瘤”等病症比比皆是,也是他们第一次听闻,为清楚病理特征不仅私下花费大量时间做功课,又强记了艰涩、难懂治疗方法, 就怕被观众认为自己不像医生。比起之前《甄嬛传》台词的古味化,《心术》的专业化也给众“医护们”出了一道难题,吴秀波坦言:“看着挺口语化的句子,却加了这么多专业名词,真不知道医生是怎么炼成的?”张嘉译则开玩笑说:“演完《心术》可以直接去神经科当医生,什么病怎么治都清楚了!”有趣的是,《心术》也是一次从小恙到大病再到怪病的医学知识大普及,通过剧情观众可以了解到某些病症发生前身体会发出怎样的警告 ,某些病症日常如何护理才是正确的,难怪编剧六六放出豪言:“欢迎大家来找茬”。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