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讯 在日前南京财经大学举行的全国地方财经类院校招生工作研讨会上,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正在尝试的招生录取新办法——“按学科大类招生”,引起一片争议。
按学科大类招生的基本做法是: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多个专业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按大类填报志愿,入学后前1~2年打通培养,大二或大三年级时再按照一定程序和标准具体选择专业、分流培养。这一新举措推出后,不同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一些招生专家认为,其利弊得失颇费思量。
首先,这一做法人为地将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满足了一部分,得罪了一大批”。有高校代表提出,按学科大类招生后,大二或大三时按照怎样的程序和标准将学生分流到相关专业呢?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做法都是按照入学后1~2年的学习成绩(学分)排名,设定一定比例进行分流。这样做的结果是,成绩排名靠前的“优秀学生”聚集到“热门专业”,其他学生则分流到“冷门专业”。“这貌似公平,但必然导致‘冷门专业’越来越冷,学生没兴趣、老师没干劲,形成恶性循环。”一所高校的学生处长这样评判。
专业分流中的“拼爹”也让学校不堪重压。“按大类招生以后,每到专业分流的时候,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全都来了!”广东某高校招生就业处处长介绍说,“一些学生家长能量很大,他们的孩子入学后学习不算努力,但也能够转入理想的专业”,正因为如此,这位处长从按学科大类招生的“最早支持者”变成现在“最大的反对者”。广西某高校还因专业分流中的“暗箱操作”引发激烈矛盾,被学生“告”到教育部。
“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与会代表纷纷坦言,就财经类高校而言,在按学科大类招生后进行专业分流时,几乎所有学生都热衷于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审计学等少数优势专业,而这些专业的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资源与设施等,都与“蜂拥而至”的学生不相匹配,教学质量难免“偷工减料”。
围绕按学科大类招生的是是非非,哈尔滨某高校的学生处长建议,“要么实行完全学分制、彻底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要么高考(微博)录取时直接‘一竿子到底’排定专业。”
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徐从才却认为,“虽然困难很多,但高等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扩大学生选择空间的办学大方向是没错的。”他认为,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必须由“我教什么你学什么”的“卖方市场”,向“你学什么我教什么”的“买方市场”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按学科大类招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本质上是社会在倒逼高校深化改革。“如果高校不能顺应甚至漠视这种需求,继续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考生和用人单位就会选择‘用脚投票’。”
回复该发言
高校大类招生惹争议 倒逼改革还是吸引眼球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