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年龄并不是问题,而成了他的优势。2006年末,宋麟回国并开始了他的Opera中国之路。6年过去,他在中国建立了Opera亚太区最大的研发中心,在中国架设了Opera全球除总部外第二个独立服务器群组,主导了Opera在全球第一次成立合资公司:Opera与中国最大手机分销商天音通信共同投资1.35亿成立北界创想,出任总经理,并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全新中文浏览器品牌—欧朋。
熟悉他的朋友和同事却说,宋麟还是那个2002年大学没毕业就只身去挪威的自谓“科学家”的大男孩:好奇心浓烈,会跑到新疆找化石、用望远镜研究星星、试图认识非常多的植物;说话语速快,思维跳跃但不乏真诚;生活中会因为被说逻辑不好而大叫“我当年GRE逻辑是满分”等。
面对本刊记者,他也会在谈及技术问题时滔滔不绝,因为这是他擅长并兴趣所在。一位公司内部人士称,在公司开会时遇到技术谈论,他经常会坐到地上与大家争论。
但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没有宋麟对中国国内互联网行业情形的把握和跟总部信任感的搭建,Opera很难在中国从无到有,并成立合资公司。
在竞争残酷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宋麟显得很“另类”—更像是一个矛盾体,有着活跃好动大男孩气质的他在公务中非常严谨,他天生就知道如何去处理棘手的管理沟通问题,重视效率和目标;强调通过无为管理而增进职员的责任感和担当。
中国小子
宋麟的归国开拓之旅看似平坦,却并不容易。因为他做的是将一家以B2B为主的欧洲公司,转型为重心倾向B2C适应中国互联网环境的本土公司。让母公司认可并引领了转型方向。
在他回国的2006年,Opera的营收主要来自于B2B业务,通过预装进手机或者运营商定制机来收费。刚回国的宋麟带着4人的团队去联系华为、中兴、中移动等各方。中国客户看重本土的服务能力,所以当宋麟将Opera在亚太区的研发资源整合并组建亚太区研发中心后,客户觉得更踏实。
2010年,Opera 迎来了新任CEO包礼森(Lars Boilesen), 加快了向B2C市场的转型,希望从一个软件公司转身成为互联网公司。毕竟高用户数意味着更高的资本青睐和市场潜力,360的桌面浏览器2亿的用户就能够估值上30亿美元,Opera的全球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了2.2亿,而且数值也在不断地攀升。“我最近看数据,发现我们在尼日利亚的用户数不断地增长,都几千万了,我们在那里连Office也没有,我现在也没搞清楚为什么会增得这么快。”宋麟说。
在中国区层面。考虑到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牌照等情况,宋麟建议总部重新布局B2C领域,并通过最终跟总部沟通,决定成立合资公司,大举进军中国浏览器市场。
在挑选合作伙伴中,宋麟最终挑选了中国最大的手机分销商—天音通信。因为手机品牌厂商越来越倾向于直销,传统的手机渠道商天音通信一直在尝试互联网的业务,旗下先后开了3家做阅读、游戏和应用商店的互联网公司。最终双方在2010年下半年一次定制服务中撞出了火花,双方对彼此的团队非常的认可。同时,宋麟也看重天音通信的强大的渠道能力。
回复该发言